农村留守儿童家校共育策略研究

2020-08-06 14:29王曦民
考试周刊 2020年68期
关键词:家校共育留守儿童农村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正在不断地提升,因此对于教育也做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整个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同时还应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成为一个棘手问题,因为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无法给儿童正确的教育指导,严重影响儿童健康发展。文章从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家校共育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更好地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家校共育

一直以来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都备受我们的关注。因为这些儿童的父母长时间在外打工,无法给他们生活上的关心和学习上的指导,很容易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一些不良影响。另外也导致家校沟通变得相对困难。为此作为学校应该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找出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家校共育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能够从这些问题出发找到解决的办法,实现农村留守儿童高质量的家校共育,让家长和学校能够形成强有力的合力,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一、 农村留守儿童家校共育存在的阻碍分析

(一)家庭观念偏差,监督权缺失

在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家园共育模式中最大的阻碍就是家庭教育观念方面存在的偏差。很多的农村留守儿童家长文化水平不高,觉得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了学校,自己不在孩子的身边,所以没有办法对孩子进行教育,孩子的健康就应该由学校负责,所以会完全依赖学校,也会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学校。在这样的观念下家庭教育在留守儿童的教育中明显缺位,不能有效发挥出自己应尽的职责,使得儿童在成长和发展中受到了不良的影响。另外一些父母外出打工基本就是把自己的孩子托付给了家中的长辈或者亲朋好友,虽然他们能够给儿童生活上面的帮助和照顾,但是在教育上并不能够很好地指导,监护人也错误地把自己的监督权认为是对儿童生活的照顾,所以忽视了对于他们的教育指导。而且即便是儿童犯了一些错误也一般就是视而不见或者忍让和放松。这种监督权的明显缺失也给儿童发展带来了负面的影响,甚至还会导致留守儿童在心理上产生一些缺陷。

(二)学校对留守儿童缺乏有效管理

农村留守儿童因为父母不在身边,也就缺少了家庭必要的教育指导。而且学校想要和家长取得比较密切的联系也相对困难,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所以使学校在管理学生方面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农村学校的资金有限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使学生无法和家长及时地进行联系,一些学校会选择对一些表现比较差的学生放任不管,这些问题肯定严重影响了家校共育的发展。使留守儿童在发展中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很容易误入歧途。另外学校在教育指导上面的不重视和家庭教育的缺失也很容易让学生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很多农村学校没有建立一定的心理教学机构和部门,所以留守儿童缺少倾诉和吐露心声的对象,在生活中遇到了问题常常不知道向谁可以寻求帮助,久而久之憋在心里的不良情绪越来越多,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在家庭教育中亲子互动是非常有必要的一种形式。但是目前很多农村学校并不能够很好地发挥出亲子互动作用,无法有效地组织亲子互动活动。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说亲子互动是非常缺乏的,家长和孩子在一起的机会少之又少,儿童不能够深刻地体会家庭的温暖,家长在遇到了问题的时候也无法得到学校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三)政府缺乏必要的支持

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上政府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有很多,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在一些方面和政府教育职能的缺失有关系。一些政府部门缺少了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政策上和资金上的支持,使留守儿童家校共育模式建设中遇到了一些障碍。政府也会因为各种原因在留守儿童家校共育建设上选择逃避或者推卸责任,无法為家校合作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给家校合作模式构建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四)社会对留守儿童关注度不高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目前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应该受到社会高度的关注和重视。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对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并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这也导致一些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未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目前农村地区仍旧存在着较多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生活和学习现状仍旧存在很多不利的因素。社会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帮助并改善目前留守儿童问题,为留守儿童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 农村留守儿童家校共育的意义

(一)通过家校共育,了解儿童家庭经验,做好因材施教

通过家校共育能够让农村学校的教师更加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基本情况。这也是我们认识和了解每一位留守儿童最基本的途径。这样我们才能够有效地认识到留守儿童在校外真实的样子,而不仅仅是在学校呈现出来的单一的形象。那么学校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留守儿童,便于教师能够在对留守儿童教育指导中逐渐地转变自己一些片面的思想和认识,能够调整对学生的看法和态度,让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变得更加得细心和富有耐心。另外通过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经验,学校还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有效地提升儿童智力发展水平。如果家校之间不能够形成很好的合作,会使家庭经验和学校经验无法达到良好的结合,会各自生长,有的时候还会产生冲突。所以作为学校应该充分去了解儿童的生活环境,在儿童生活经验上还可以设计校本课程。

(二)学校教育以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经验为出发点,培养儿童科学精神

随着科技的进步,很多科技产品在我们的生活中也逐渐应用起来,比如电视机、电冰箱、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等。那么儿童在使用这些电子设备的过程中也会发出自己的一些疑问,这个其实就是培养儿童智力的一个很好的资源。所以学校教育如果能够很好地把握学生这些生活经验展开教学则能够提升儿童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了解更多的内容,促进科学精神的培养。

(三)通过学校净化学生不良的家庭经验

作为学校应该努力建设一个净化的活动环境。儿童虽然参与了家庭生活,获得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其实也会受到一些不良的风气的影响。通过家校合作能够让家长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能够以身作则,同时也可以借助学校的力量帮助学生把一些不良的生活经验给澄清和过滤掉。

三、 农村留守儿童家校共育策略

(一)做好家长教育,帮助提升家长教育意识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素质和修养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时间在外打工,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往往会忽视孩子的感受,错过了孩子成长的过程。而且作为农村留守儿童他们最缺乏的就是父母的关爱,这些孩子基本都是和家中的长辈生活在一起,只能够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但是在情感方面严重缺失,当遇到了成长中一些问题的时候找不到倾诉的对象,时间久了也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负面的影响。所以这些学生更需要得到家长的关心,家长必须了解孩子真实的想法和内心的感受。作为学校应该给家长一些意识和方法上面的指导,能够做好家长的工作,虽然平时不能够时常陪伴孩子但是也要借助微信视频或者电话多和孩子保持联系,既要关心他们的学习也要关注他们的生活,能够多倾听孩子的心声。这样才能够有效地解决孩子心理上产生的一些问题,在满足孩子经济生活的基础上真正地让孩子体会到爱,满足他们心理上的需求。

(二)注重家校共育中教师能力

家校共育不仅仅只依靠家长的努力,更需要教师的配合,也是对教师能力的一种考验。教师作为孩子成长中重要的角色,自然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素质水平和教学能力的高低至关重要。农村地区本身条件不高,学生接触到的知识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教师素质水平较低,那么学生收获的东西就会更少,这肯定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另外,作为农村留守儿童教师不仅仅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文化素质,同时还应该掌握一定的心理辅导的知识,当学生在心理上遇到了一些问题的时候能够给孩子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帮助他们尽可能地改掉自私、自卑等不良的情绪。多给这些儿童关心和爱,让他们能够感受到温暖,消除他们的孤独感。教师平时还应该和留守儿童的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能够定期地交流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共同去纠正孩子行为上的偏差,促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三)政府加大支持力度

家校共育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领域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所以政府需要给予一定的支持来推进家校共育模式的构建,能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家校共育氛围。能够借助一切有用的力量去减少家校共育中遇到的阻碍。比如对于一些农村寄宿制学校可以安装远程视频设备,让家长可以通过远程视频和孩子进行定期的沟通。另外也可以发放一些家长和孩子探望的补贴,减少家长探望孩子的成本,总之政府需要加大支持的力度,也有义务帮助学校更好地开展家校共育工作。

(四)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群体需求

作为农村留守儿童,他们的需求还是较多的,这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主要问题。很多留守儿童在精神上明显的缺失,无法了解更多的知识,对于外界接触甚少。为此,家长和学校应该做好配合,给孩子更多的机会去了解外部的世界,也能够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想法。比如,学校应该建立心理咨询室,为他们提供倾诉场地与对象,利用心理疏导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及身心健康,帮助纠正思想和行为方面出现的偏差。学校也可以设立专门的帮扶教师,教师要及时了解这些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和他们的思想情况,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能够让这些孩子感受到关爱,认识到自己有了困难有人帮助,从而通过爱让留守儿童能够更加健康发展。

四、 结束语

总而言之,農村留守儿童的家校共育问题需要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孩子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当然学校也应该投入更多的师资力量,更多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内心世界,充分参与学生的成长过程,另外借助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儿童家校共育问题的帮助,更好地推进家校共育建设。

参考文献:

[1]曹君.家校共育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对策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19(31).

[2]孙强.基于家校共育微课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学业的思考[J].新课程,2019(2).

[3]潘兆明.谢海芳.农村留守儿童联动共育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农村教育,2018(11).

作者简介:王曦民,甘肃省庆阳市,甘肃省环县芦家湾学区小学部。

猜你喜欢
家校共育留守儿童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