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成绩与学生性别差异的相关性研究

2020-08-06 14:29赵竹梅
考试周刊 2020年68期

摘要:为检验小学语文成绩是否与学生性别具有相关性,特选取成绩稳定的被试者进行数据分析,最终形成调查报告,旨在促进语文学科教学的科学性,杜绝传统固有偏见。

关键词:语文成绩;性别;SPSS

一、 问题的提出

传统的观念中语文需要很强的“感性思维”,感性思维是指以感官感受为基础的思维方式。感性思维活动包括:感觉、知觉、本能思维倾向、习惯性思维、联想、情感活动、直觉、模糊的范畴思维、创造性思维等。上述这些思维特质被普遍认为是女生与生俱来的。所以绝大多数人认为:性别与语文成绩具有很强的差异性,且女生更擅长。为了验证这一观点,笔者多性别和语文成绩做了相关性分析如下。

二、 实践研究过程

(一)研究对象

小学语文成绩与学生性别差异的研究决定了研究对象为学生,必须以学生语文成绩和学生的性别进行相关性研究。通过对干扰因素的排查最终确定笔者所在的罗玉中学5年级1班和2班各40人为研究对象,被试者共80人的语文成绩和性别为数据样本。

(二)研究方法

被试80人中男样本与女样本比例为1∶1。制定完研究计划后,对被试2019—2020整学年的语文成绩进行长期观察和整理,最终绘制成数据表格,再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进行数据分析。一般来讲,SPSS中的独立样本T检验非常适合性别与成绩的差异性研究。

(三)研究过程

依据统计学方法标准,该研究中需对男女性别进行描述统计、成绩做信度分析、成绩生成正态分布以及对性别和成绩做独立T样本检验。

1. 描述统计

如表1所示,排除因请假缺席某一次考试等原因的影响,最终男生、女生各选取40人整学年4次考试的成绩做研究。

2. 可靠性分析

为确保数据分析的可行性,对4次考试成绩做了如表2所示的信度分析。目前最常用的是Alpha信度系数,Alpha系数区间范围再0~1之间,如果信度系数在0.9以上,表示信度非常好;如果信度系数在0.8~0.9之间,表示信度很好;如果信度系数在0.7~0.8之间,表示信度较好;若信度系数在0.7以下,则表明某些项需要更换。从本次信度检验结果来看,4次成绩的可靠性为0.882,信度很好,非常适合做进一步分析。

3. 正太分布图

最终检验性别和成绩是否具有关联之前,需要对整学年的4次成绩的密切程度进行检验。相关性的元素之间需要存在一定规律和联系是数据相关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看成绩的正态分布图。如图1所示,本次研究中采用正态Q-Q图,通过检验发现4次成绩成正太分布,具有密切相关性。

4. 独立样本T检验

衡量性别“男”和“女”对成绩影响的程度最好的方式是SPSS软件的“独立样本T检验”,该检验衡量两组相关样本被试所获得的数据的差异性。

如表3输出结果来看,140个“男”样本成绩的平均值为90.3571,标准差为34.77162,同样140个“女”样本成绩的平均值为91.7929,标准差为37.46355。

如表4独立样本检验输出结果来看,成绩对于“男”“女”性别假定等方差,其F值为5.736,相伴概率sig值为0.017,小于显著水平0.05,在统计学上认为:小概率事件永远不会发生,所以假设不成立。若不假设等方差,发现sig之为0.740,可达到74%,所以综上结果来看,男生和女生在数学成绩上存在显著差异,且女生整体水平优于男生整体水平。

三、 结论与分析

(一)结论

从数据分析结果来看,男生和女生在语文成绩上的确存在差异性,且差异性较为显著,能明显看出这一阶段的小学生女生更擅长语文。

(二)分析

这一结论并不适合所有阶段的学生,不具有普适性。另外反思整个研究过程,数据样本仅有五年级整学年数据,样本还不够大。本研究还需进一步扩大数据采集样本,例如对整个小学阶段的语文成绩和性别进行追踪研究。

1. 男女生生理差异产生的影响

女生和男生在生理上产生的差异是与生俱来的,站在生理学的角度,女生小学阶段发育普遍早于男生,且女生左脑普遍较发达,所以女性在学习的早期对听觉为主导的语言直觉更为敏感,特别是在语言表达、限时记忆等方面表现突出。其中语言表达能力就包括与语文相关性很大的阅读理解、写作、词汇、拼写等。例如表5所示,以整学年语文学科考试能力得分统计可知,各项能力的掌握情況女生都由于男生。

2. 非智力因素差异性产生的影响

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学生的意志、品格、态度和兴趣,一般情况下,非智力因素不参与学习过程,但对于学习产生不可见的影响。例如,态度是支撑学生学习的一项关键因素,如果学生对某种事物不感兴趣,则低效、态度不积极,这一方面女生要显著优于男生,女生的态度普遍要积极一些,课堂上更专注听讲,违纪者较少,而男生在这一方面却做得很差。又比如意志,男生的意志力比女生强,但自我约束能力却很差,综合来看,非智力因素上的差异会造成在语文学科上的学习投入和分配不同,最终在学业成绩上体现出较大的不同。

3. 男女生教育方式差异性产生的影响

男女生教育方式的差异性也是产生成绩差异的关键因素。一方面家庭教育的差异,父母对不同性别的子女主要表现在言传身教、教育方式、家庭氛围和教育力度等方面,对待女生的教育普遍比较细腻和无微不至,从而学生会受教育方式的影响对文字比较敏感细腻。另一方面是来自学校教育的差异,学校教师对男女生教育差异性也很明显,大多数女生普遍比男生更能赢得老师的鼓励和表扬,因此教师会对女生的期望值比较高。教师的信任、鼓励、任务安排在男女性别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再者就是社会教育因素的差异,大多数这一阶段男生更具好奇心,对来自社会的诱导因素充满兴趣,例如暴力、血腥、色情等,但是女生在这一方面的自制力要优于男生,女生更能杜绝外界干扰,积极投身学习活动。

参考文献:

[1]李美娟,郝懿,王家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成绩性别差异的元分析:基于大规模学业质量监测数据的实证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19(11):34-42.

[2]王雪.学业负担对小学生语文学科能力的影响水平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8.

[3]李东芳.男女生语文学习成绩的差异及对策[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7(4):21-24.

[4]汪青兰.初中男女生语文学习差异分析与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4.

作者简介:赵竹梅,甘肃省天水市,甘肃省天水市罗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