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2020-08-06 14:29吴唐莲
考试周刊 2020年68期
关键词:学科素养高中历史素质教育

摘要:当前实施素质教育体制改革之后,学校教育关于学生的培养更加注重学生自身的发展,尤其是强调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我看来可以分为知识素养、学习能力和道德素养三个方面,文章中针对高中历史教学从这三个方面展开探究,具体谈如何构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素质教育;高中历史;学科素养;探究

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是当前素质教育教学改革之下,国家对于各阶段、各学科的教学实践所提出的一项基础且重要的要求。因为从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来看,未来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行业领域需要的人才相对于以往来说要求更为严格,不论是在专业素养还是单纯地个人能力、道德等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越。所以秉承着哲学所讲的,政治经济的发展决定文化发展,且文化发展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政治经济发展的理论来看,学校教育必须要跟随时代的潮流前景,尤其是结合市场经济的人才需求去创新对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从而让人才培养出来之后真正地能应用到各行各业的发展实践中,而不是呈现以往的部分高校“毕业就失业”的改革状况。当然,文章中我们所谈及的教学阶段属于高中教育,相对于以上所讲的高等教育还有一定的时间距离,但是从各个国家教育的等级设置来看,人才的培养都是秉承着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原则,尤其是对于高中教育来说,连接着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基本定位于学生未来人生道路准备选择的路口,甚至直接决定着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决定着学生最佳的能力和潜力能否做到最高效的开发和最广泛的应用。所以,文章中我将专门站在高中教育阶段内去谈学生学科素养的构建。

文章中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的探究,我以高中历史这门学科作为范例。之所以选择高中历史,一方面就是因为上文中所分析的高中阶段处于教育的过渡阶段,也是教育的分水岭,高考制度所带来的淘汰选拔的人才培养模式,注定为高等教育选拔出最为合适的人才,并且伴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现阶段的高考制度虽然依旧是以学生理论考试成绩作为学生质量的衡量基础标准,但在此基础上通过例题设置、考试形式创新等方式,将考察的范围进行了更广的拓展,并且更针对学生的基本素养和能力,如举一反三能力等。而另一方面,则是高中历史在学科设置中有着较为特殊的意义,个人认为语文、历史和政治学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素养的培养要求更为全面,就以历史为例子,不仅和其他学科一样具备知识教学、能力培养两项基本任务,还相对于大多数学科来说具备德育的优势,所以作为历史教师我们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下所担负的教学责任也就更加重要。总之,综合以上两点来看,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是整个高中历史教学的核心任务,以下我们就立足素质教育所提出的以人为本教学理念,深入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一、 学科知识素养培养方面:学科思维和知识拓展

对于学校教育来说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教授知识,尤其是对于高中教育来说,学生任务重、压力大,教学最直观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以最高的成绩通过高考,进入更高的学府实现专业深造,从而成为高素质、专业型人才。所以,素质教育所提出的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短期目标基本都需要以学生在各学科学习过程中学到知识,并形成对应的学科思维为核心。

(一)夯实基础与有效拓展相结合

作为教师,从学科特性上我们能够看出,相对于理科来说,文科的各项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课本内容的重视和依赖程度更甚,同时对于拓展的要求也相对更高。就以高中历史来说,基本的考点,原话都在课本中明确的标注出来,但是考试过程中涉及材料、问题又是千变万化的,需要学生具备足够的知识储备做支撑,所以历史学科知识素养的构建我们要从课本出发,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的同时,进一步实现知识拓展。

首先,从高中历史的教学实际来看,对于大多数单纯性的知识点基本不存在对应的技巧,需要的就是学生反复的记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针对课本上显露出来的知识点做好精细化的讲解,让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就能够尽可能多的弄懂、记住,然后结合课下复习将课本上要求记住的知识点掌握牢固。

其次则是从对历年高考历史卷子的研究,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中要以课本基础为圆心,进行有方向的知识拓展,如课本中选取的不同时代典型人物、变法、政策等,给学生将背景和系统性的内容补充全面,从而让学生脑海中形成对应的知识网络体系,逐步为高效的、程序性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培养学生学科思维

对于历史学科来说,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我们就要从基础的记忆思维和发散思维入手,去培养学生针对理论性知识点记忆的能力,以及面对各类问题即兴分析、理解并且实现知识横向和纵向链接的思维。

首先,学生历史思维基础是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先从课本大纲中明确要求记忆的知识点入手,在课堂教学中就让学生进行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从而实现短期记忆过渡到长期的记忆,教师所起到的作用就是教学中针对重难点知识进行不断地提及、重复,让学生多听,处于对应的知识环境中,并且结合课下记忆作业的布置、间接性的抽查等,让学生实现知识点不断重复,也在此过程中让学生记忆力在锻炼中不断增强,从而记憶效率越来越高。

其次,则是重点针对高考中的应试,培养学生的材料分析和问题思维。当前高考更多的倾向于考查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所以通过材料题让学生自主确定答题方向,灵活组合知识是重点。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结合材料,教给学生具体的分析方法,找到对应的答题角度,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思维的发散,将问题进行归类然后掌握问题思路的大方向,进而逐步形成对应的分析和理解思维。

二、 能力素养方面:以人为本和因材施教

构建学生的知识素养仅仅是高中教育的基础,更进一步也可以说会对学生产生终身影响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素养,而在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核心教学理念下,我们必须看到不同的学生都是具备不同思想和个性的个体,所以实际教学过程中还要选择和历史学科特性、学生需要相对应的教学模式,最终从学生主动学这一途径中,逐步实现培养学生能力素养的这一目标。

(一)以人为本:讨论和探究相结合

当前素质教育强调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但是这一教学理论应用于不同的教学阶段所呈现的具体状态有所不同。高中阶段的教学中,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自主学习能力,并且有一定的目标性,所以在学生能力素养的构建方面,我们要将课堂交还给学生,那么讨论和探究的教学模式也就更为契合。

高中历史本身就是一门纯理论性的学科,就如上文所讲学生学习的主要过程就是背诵和记忆,所以知识点的学习上学生具备很强的自主性和独立掌控性。并且高中阶段我们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我们可以将课堂角色实现对调,即学生充当课堂的主体,结合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和探究主题以小组讨论或者个体探究的方式展开探讨式学习,然后给出具体的探讨结果,通过提交探究结构,或者派代表直接站上讲台进行“讲解”。这一教学角色的互换,不但能够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和自由,还能够实现学生之间个性和能力的取长补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因材施教:做好分层次教学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必定会因为环境、遗传、个体能动性等多个因素影响而形成学习上的差异性。所以学生能力的构建要建立在“求同存异”的基础理念之上,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我在高中历史的教学实际中发现,学生在历史学科学习能力上所呈现的差异性体现在两个方面:思维和努力。对于前者往往体现出理性思维、记忆效率的差异等,而对于后者则是兴趣和自制力的差异。那么针对这些差异,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基于不同的差异表现,采取综合性考量的方式分成不同的层次,通常我会按照成绩为主、努力为辅的方式将学生分成三层,然后针对每一层在设置课堂互动问题、课下作业时都有一定的不同侧重,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基于自身的能力范围获得最佳的能力塑造效果。

三、 道德素养方面:爱国主义和人格品质

历史学科作为文科的一类,结合其内容特质,在针对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方面更具有优势,并且高中阶段的教育中更加关注学生的道德和品质的构建,所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过程中,我们还要充分发挥历史的学科优势,做好爱国主义教育和人格品质的塑造。

(一)爱国情怀

历史,顾名思义就是对一个民族和国家以往所发生的典型性事件以及杰出的人物进行的记载。所以历史学科设置的意义中也包括了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民族的过往。那么从学校教育来说,我们要首先发挥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一方面结合书中中华民族五千年与文明,让学生更加了解民族和国家的辉煌和苦难,从曾经的辉煌和如今的复兴中感受到民族和国家的强大,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另一方面从国家的苦难和斗争中,明确落后就要挨打的事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并且珍惜当前民族复兴的既有成果,为中华民族之兴旺而树立奋斗的信念。

(二)人格和品质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能够在个人成长过程中提供思想和行动上的动力。而历史这门学科中所选取的人物、历史事件都带有很强的典型性,并且传达出不同的信念,而这些过去的故事,能够对学生的人格发展和意志品质的建立提供更多的参照。如优秀历史人物身上所呈现的创新求变、坚强不屈、无私奉献等等,都能够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塑造其对应的精神氛围,让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偶像”,进而形成更为健全的人格,以及优秀的意志品质。

总之,培养学生的知识素养、能力素养、道德素养是当前素质教育教学改革之后人才培养的三大基本要求,作为教师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根据学科特性进行灵活的掌控。以上是我针对高中历史的学科特性,和教学實际中学生所呈现的能力培养需要,所呈现的教学设计,大部分观点具有针对历史这门学科的独特性,希望对其他教师在完善教学工作方面提供一定的参照。

参考文献:

[1]程改琴.浅谈高中历史学科素养及培养途径[J].数字化用户,2017,23(39).

[2]屠俊杰.新课程改革深入中的高中历史学科素养培养策略[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5(6).

[3]张德辉,张玉梅.基于实践的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思路[J].时代教育,2017(20).

作者简介:吴唐莲,四川省南充市,四川省营山县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学科素养高中历史素质教育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教师学科素养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学科素养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实践教学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