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区分部分标点符号在汉英使用上的异同

2020-08-10 03:31廖锡庆
科技传播 2020年12期
关键词:书名号顿号输入法

廖锡庆

国内出版界如今对英语版面越来越重视,如许多期刊给更多的栏目文章增加英语摘要,甚至推出英语专刊,然而笔者多年来在对英语摘要进行审稿和编辑加工时发现,不少作者、编者对于部分英语标点符号不太注意和理解,没有区分其在汉英使用上的异同,导致汉英乱入,格式混乱。标点符号看似一个小问题,但有时使用不当会影响读者对文章的理解,在英语编校工作中因不规范使用标点符号而导致误用、混用的现象也屡见不鲜[1-2]。本文通过错误例句分析和搜集相关文献调查归纳,总结出英语表述中不存在的汉语标点符号、汉语中没有的英语标点符号,并全面概括了汉语标点符号在英语表述中常见的误用情况。随着国内出版界英语版面更加广泛的使用,在英语编辑出版校对中应更注意汉英标点符号使用上的异同,使英语表达准确和规范,才能保证与国际接轨,体现编辑出版的细节美。

1 部分汉语标点符号不应在英语表述中出现

某些标点符号如顿号、书名号、间隔号和着重号为汉语专有,英语词典中并未列入,不应在英语表达中使用,但往往作者、编者常常在实际应用中混淆不清。这种滥用现象相信不只笔者本人能常常在期刊阅读中见到,稍微用点心的读者就能发现此种不规范用法已经屡见不鲜了。下面一一列出。

1)顿号(、):顿号是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在汉语中用来分隔同类的并列的事,通常是单字、词语或短句。英语没有顿号[3-4],也没有相对应的英语单词。但是,笔者常常在本编辑部收稿中的英语摘要中,甚至是已经出版见刊的文章中见到这个不应出现的顿号(、)。那么在英语里是用什么符号来分割句子中的并列成分呢?是逗号(,comma)。笔者曾特意找了一堆期刊随意翻查,发现还是能较容易地发现有不少的顿号“、”躺在英语摘要里,因为它们本不属于英语界,显得如此格格不入。诚然,也许因为很多作者本身英语水平是不怎么好的,但这个确确实实是不应该犯的低级错误呢。下面,笔者将通过列举一些实际应用的正误例子来说明问题。

例1:

中:凯特高兴、耐心、仔细地教她的学生。

英(误):Kate happily、patiently、carefully teaches her students.

英(正):Kate happily,patiently,carefully teaches her students.

例2:

中:40.00、80.00、120.00 mg/L TDI-HSA组中TDI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44、0.89、1.33 mg/L。

英(误):The mass concentrations of TDI in 40.00、80.00、120.00 mg/L TDI-HSAgroups were 0.44、0.89、1.33 mg/L respectively.

英(正):The mass concentrations of TDI in 40.00,80.00 and 120.00 mg/L TDI-HSAgroups were 0.44,0.89 and 1.33 mg/L respectively.

注意:一般在有多个并列项目的时候,最后一个逗号后面可加and,也可把这个逗号省略掉,即:Kate happily,patiently(,) and carefully teaches her students.

2)书名号(《》和〈〉):英语里面也没有汉语专有的书名号[5],文章标题、书名、刊物名、报纸名称、电影作品名等通常用斜体或者下划线表示。

例3:

中:《了不起的盖茨比》;《纽约时报》;《新闻周刊》;《罗马假日》

英(误):《The Great Gatsby》;《The New York Times》;《Newsweek》;《Roman Holiday》

英(正):The Great Gatsby;The New York Times;Newsweek;RomanHoliday

另外,英语中诗歌、戏剧、音乐、绘画、电视、计算机软件等作品名和交通工具、航天器等的专有名词也都常用斜体来表示。在当今的英语编辑出版实践中,个别编译工作者仍不清楚汉语中使用的书名号,若在英语中该用什么代替。

3)间隔号(·):英语中也没有汉语的间隔号,汉语的间隔号主要用途有:①以月、日为标志的事件或节日,如“一·二八”事变、“9·11”恐怖袭击事件;②标示书名与篇(章、卷)名之间的分界,如《新史记·郭美美列传》;③标示外国人名或少数民族人名内部的分界,如克里斯蒂娜·罗塞蒂,阿依古丽·买买提。英语表述中需要间隔时多用逗号[6]。

4)着重号:汉语的着重号,用以标示语段中某些重要的或需要指明的文字,在需要表示强调的文字、词语下点实心小圆点,这些实心点就是着重号。而英语中需强调某些成分时可使用斜体、某些强调性词汇、特殊句型、标点停顿等多种方法,并没有着重号这个符号。

2 汉语中没有的某些英语标点符号

1)撇号:Apostrophe(')。该符号在英语中主要表示:①所有格,如students' book;②数字、符号、字母本身的复数,如There are only five A's in this class.;③省略了字母、数字或单词的缩写形式或缩略语,如let's(=let us)/I've(=I have)。

2)连字号:Hyphen(-)。该符号主要用于以下几种情况:①构成复合词,如readingroom、good-looking;②用于某些前缀,如exgirlfriend、co-operate和brand-new等;③单词移行,在书写、打字、排版时,一个英语单词于一行末尾排不下,需将这个单词的剩余部分排到下一行开头,其间用连字号相连,但是要注意单音节词不可断开移行。

3)斜线号:Virgule或Slash(/)。该符号一般用于单词之间的分割。

例4:What would you like for lunch?Fried chicken and/or hamburger?

同时,它也可以用于标音,如red/red/。

3 部分符号汉英表达形式不同

1)汉语的句号是一个空心圈,即“。”,而在英语里,句号是一个实心点“.”(period)。

2)省略号在英语中是三个点“...”,置于行底;汉语的省略号则为六个点“……”,居于行中。在美国英语中,若省略号恰巧在句尾,就是四个点,如He’s dreaming that he can fly like the iron man....

3)英文的破折号是“—”,中文的是“——”。

为便于理解和对照,本文将一些典型较常见的英语标点符号误用示例以表格列出,结合中英文对照,以期更直观地阐述这些标点符号中英文使用上的异同。见表1。

另外,我们在英语摘要等表述中还要注意一点,中英不同输入法状态下的标点符号是有很大不同的,比如中文输入法下的分号是“;”,而英文状态下应该是“;”,虽然它们大小形状等是比较相似的,但稍微仔细一分辨,还是能觉察出来,中文状态下的分号“;”,外形较英文的粗一点,且后面自带空格;我们在编辑的时候要注意适时切换到相应的输入法状态下,在撰写英语时,应提前将输入法切换至英语状态,书写汉语时也要记得切换回中文状态。再比如:中英状态下的逗号也是不同的,英语输入法状态下,一般是Times New Roman字体的“,”,而中文输入法状态下是“,”(宋体),在实际使用中,英语下的逗号后面一般需空一格再接下一句,而中文的逗号在输入后,后面就自动留空了。

表1 汉语标点符号在英语中常见误用示例

4 讨论

我国科技期刊的英语摘要在部分标点符号的使用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当然,相当一部分的高水平科技期刊,因其编委会较为重视,专门配有英语编辑或聘请母语为英语的外籍专家进行英语编辑校对把关,其英语摘要已经是相当标准和高质量了。

总而言之,尤其要注意汉语里有但英语中不存在的标点符号(如顿号、书名号、间隔号和着重号),英语中特有而汉语中没有的标点符号(撇号、连字号和斜线号),以及部分符号(句号、省略号、破折号和浪纹线)在中英使用上的区别。

国内某些科技期刊英语摘要中标点符号误用频繁的现象产生的原因,个人认为,有以下两点。

首先,由于作者本身英语水平有限,很多时候都是直接通过翻译工具将中文摘要直接翻译成英语,这样直接就丢给编辑部,可想而知,什么语法、标点符号等差错率自然就高了。

其次,到了编辑部这里,即使是具有一定英语基础的编辑部编辑或聘请的外籍专家,绝大多数都停留在对英语摘要中的语法、词句、逻辑和专业术语的核对上,而对特定的标点符号在中英使用上的区别往往不够了解、概念不清或模棱两可,导致缺乏正确的判断,任由错误滋生而不自知。笔者多年前曾与一些编辑同行讨论过有关英语标点符号的使用问题,发现许多人(包括笔者本人)真的不太确定诸如英语中到底有没有顿号、书名号等,而当时我们中的许多人自认为英语过了四六级了,英语水平还是可以的,殊不知,对英语标点符号还是了解得太少。

以上是笔者在英语标点符号使用实践上结合具体案例和相关规则、知识点总结出来的经验,希望能给广大作者、编辑同行提供实用的参考,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错误。随着国内现代出版界英语版面更加广泛的使用,为增强科技期刊在日趋频繁的国际交流中的竞争力,我们在英语编辑出版校对实践中更应注意汉英标点符号在外形、功能和用法使用上的异同,以期全面提高国内科技期刊的英文表达质量。

猜你喜欢
书名号顿号输入法
要命的输入法
引号和书名号
不能省略顿号
百度被诉侵犯商标权和不正当竞争
小知识:书名号的用法
标有引号或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不要使用顿号
你最想要的输入法—QQ输入法
"书名号"让我挑起了责任
糊涂的顿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