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资讯

2020-08-10 03:31
科技传播 2020年12期
关键词:图像识别纸条病原

全球首个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试剂盒诞生

日前,从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与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新加坡科技研究局下属医疗诊断发展中心共同研发成功全球首个新冠病毒中和抗体检测试剂盒,无需用真病毒开展实验,也不用在P3 实验室进行检测,一小时就能出结果。

当病原微生物侵入时,机体会产生相应的抗体。病原微生物入侵细胞时需要依赖病原体自身表达的特定分子与细胞上的受体结合,才能感染细胞,并进一步扩增。中和抗体是B 淋巴细胞产生的某些抗体,能够与病原微生物表面的抗原结合,从而阻止该病原微生物黏附靶细胞受体,防止侵入细胞。

目前,基于新冠病毒的中和实验,需要活病毒、细胞以及熟练的操作人员,实验室程序复杂,实验的灵敏度较低,而且需要2—3 天才能出结果。相比之下,这个试剂盒可在大多数研究中或临床实验室中一小时内完成快速检测,且还可进行高通量和全自动检测。

(张晔)

来源:《科技日报》

科学家实现体内3D打印人耳

3D 打印技术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定制人体的新“零件”,比如颌骨、肋骨和脊柱。但这些组织或器官必须要在体外打印,然后通过手术植入体内,这就带来了感染的风险。

日前,《科学进展》刊登的最新研究指出,中国四川大学苟马玲及其同事已经证明,这些身体组织可以在体内进行3D 打印——至少在老鼠身上是这样,因而不需要进行外科手术。这项技术有可能在不需要手术的情况下制造新的耳朵或人体的其他部位。

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首先将一种由水凝胶颗粒和软骨细胞组成的“生物墨水”注射到老鼠背部。接下来,他们用近红外光在墨水上投射出耳朵形状。光使水凝胶颗粒粘在一起,层层发展成耳状结构。

研究人员希望这项新技术可以用来为那些患有先天性小耳畸形的人重建新的耳朵,这种疾病会阻碍耳朵的正常发育。“我们正在努力改进这项技术,以便将来治疗人耳缺陷。”苟马玲表示。

(刁雯蕙)

来源:《中国科学报》

中国农科院研发成功一项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

中国农业科学院一个科研团队日前在农业污染物快速检测技术上获得新突破。科研人员研发成功一套快速检测系统,5 分钟左右即可检出农产品中的多种农药残留。

据这项研究的牵头人、中国农科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教授王静介绍,这一技术集成了免疫检测、图像识别、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试纸条经微信小程序拍照后上传、后台对数据进行分析后,检测结果即可显示在手机上。科研人员已研制出吡虫啉、啶虫脒、毒死蜱等农药的快速检测试纸条,研制出可用于图像识别的多通道试纸条搭载平台。标准化试纸条和配套的多通道搭载平台设计已获国家专利授权。

科研人员还开发了一套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算法系统,可同时进行图像识别、截取、纠偏、分析和结果判定。这套系统能兼容所有胶体金试纸条的定性和半定量判读,除农药残留检测外,还可广泛应用于兽药残留、真菌毒素、违禁添加物、环境污染物检测,以及过敏原检测、病毒和疾病靶标筛查诊断等方面。

(董峻)

来源:新华网

猜你喜欢
图像识别纸条病原
两张纸条儿(上)
纸条大侦探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五张纸条
基于Resnet-50的猫狗图像识别
高速公路图像识别技术应用探讨
图像识别在物联网上的应用
图像识别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鹅病毒性传染病病原的采集和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