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论研究综述

2020-08-10 03:31高枫桦
科技传播 2020年12期
关键词:发文舆情舆论

高枫桦,祁 凯,郑 瑞

1 研究概述

1.1 研究对象

本次实验以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数据库(CNKI)收录的文献论文进行检索。由于网民对负面新闻关注度明显高于正面新闻,引发网络舆论的大多是负面的公共危机事件。所以设定检索公式为(主题=网络舆论或含网络舆情)+(高校)检索时间为2019年7月。共检索到844篇文献,去除短评、会议公告、无关报道,最终获得有效研究数据827篇。

1.2 研究方法

选取Excel、对检索结果进行统计,以文献计量学对年载文量、核心作者、期刊来源、研究机构、高频关键词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2 研究过程

2.1 高校网络舆论阶段划分

对于有关高校网络舆论文献按年代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反应出这一时期内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轨迹和所获得的学术关注度。从图1可以看出,2005—2010年,在这一阶段发表的文章总和数为133篇,在这一阶段关于高校的网络舆论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这一阶段主要研究的是局限于校园这一特殊的民间舆论场的网络舆论引导策略以及网络舆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领域的探索,如许益锋的《网络舆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领域》就从网络舆情的特点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角度出发,谈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这时候学者们开始认识到网络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2010年是高校网络舆论的一个拐点,这一年微博、微信等一系列社交App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开始流行起来,高校学生由于自身教育背景的特点,成为了社交媒体的主要支撑力量。文献数量骤然上升至52篇,随着微博微信的进一步普及高校网络舆论这一领域也逐渐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近年来有关高校的的网络舆论事件发生时总是迅速通过互联网平台扩散开来。蔡晓平以广东省高校为具体研究案例探讨高校网络舆论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划分类型完善引导机制。周静则是从舆论引导的角度出发舆论防控机制缺失的原因。在之后的几年中有关高校网路舆论方面的研究数量连年上升,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研究成果大幅度增加,尤其是2014—2015年增幅明显。从2016年开始进入了稳定发展时期,文献数量有线性下降的趋势,但总体波动不大,可以认为还呈一个上升趋势。

综上所述,我国关于高校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论方面的研究目前正处于稳定发展阶段。

2.2 核心高产作者分析

图1 我国高校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论文献数量变化趋势图

本次实验在确定核心高产作者时,没用采用传统的普赖斯定律单一计算最少发文量。而是综合发文量以及被引频次,通过普赖斯定律计算最低发文量以及最低被引频次。2005—2018年核心作者最少发文量应为:T=0.749√tmax,其中tmax是发文数最多的作者论文数。对第一作者发文量统计得知,发文最多的作者为陈玉,总发文量为4篇。得到T≈2,即发文两篇以上的可以视为核心作者。2005-2018年作者发文被引频次最高频次为170次,通过普莱斯定律计算核心作者被引频次T=0.749√tmax.。其中tmax是发文被引频次最高频次。得到T≈10。综合最低被引频次和最低发文数通过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数据库(CNKI)检索,对符合以上两个标准的作者进行统计并查重。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我国高校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论核心作者发文量以及最高被引频次

通过分析核心作者,可以确定高校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核心发展趋势,明确在该领域有较强影响力的学者。通过对中国知网数据库查询的论文进行发文量和被引频次的双重筛选,我们可以得出核心作者11名,占比27.5%。其中发文量4篇的核心作者有1名,占比2.5%,发文量3篇的核心作者有1名,占比2.5%,发文量2篇的核心作者有1名,占比22.5%。共计发文23篇。根据普拉斯定理核心作者群的形成条件(核心作者的发文总量应为总文献量的50%)。而又根据洛特卡定律,某领域写一篇论文作者的数量占所有作者数量的60%,其核心作者群便会形成,从统计数据上看同样说明有关高校网络舆论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另外,统计核心作者发文年份得知,上述11位作者中有8位,研究延续性不强,发文时间集中在一年至两年之内,之后便无该领域的学术研究论文发表。

通过上述对核心作者的发文的分析,我国高校网络舆论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数量有所欠缺,大部分作者研究不够深入,延续性不强后续没有更多的研究成果,研究成果的水平可能遭到一些怀疑,核心作者群暂时没有形成。

2.3 发表期刊分布分析

关于我国高校网络舆论研究领域的期刊来源,由于篇幅有限,这里只列举了刊载论文数为7篇以上的9种期刊,共刊载了99篇文章,如表2所示。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位居榜首,刊载了21篇相关论文,远高于其他期刊;《才智》次之,有18篇;《新闻导刊》位居第三,有13篇。

从表2所列期刊来源,主要集中于传播类、党建类、教育类、综合类刊物。党建类刊物包括《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思想教育研究》《学理论》,综合类刊物包括《才智》《科技信息》传播类刊物包括《新闻导刊》《中国报业》等。

从表2可以看出,党建类、传播类为主要来源。这两类期刊是产出该研究领域高水平论文的主要文献来源,也是学者的主要研究方向[7]。

表2 核心期刊来源

2.4 高频关键词分析

学术论文的关键词是对文献主旨思想的高度概括,对关键词的词频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相应的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和预测未来研究趋势。关键词种类繁杂,同一个关键词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阐述,在统计前需要进筛选、语义的转化。

我们列出频次为15次以上的高频关键词。根据数据显示,高校作为网民群体集中的一个特殊民间舆论场,属于网络舆论高频爆发场所,容易通过微博、自媒体爆发网络舆论危机。由于高校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容易被误导。所以在接下来针对高校的舆论引导和治理方面的研究当中,需要重视“意见领袖”的舆论引导作用。

排在前三位的高频关键词依次为舆论引导、数据分析、舆情预警。下面就针对这几个高频关键词进行分析:

1)舆论引导是网络舆论爆发后的一种治理措施,目的是最大限度上减轻公共危机事件所造成的网络舆论对现实社会造成的影响,维护校园环境的安定。作为高频关键词,共出现86次,位居第一。许多学者认为舆论引导是预防事件二次爆发的直接途径。

2)数据分析技术作为舆情分析中关键一步,受到了传播类、情报类学者的关注。通过对论文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结果,学者们常用的数据分析技术主要有数学建模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和系统仿真分析以及演化博弈等。

3)舆情预警是在舆情爆发之前,针对舆情特点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第一时间进行处理,预防事件进一步酝酿扩散。

3 试验研究结论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我国高校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论方面的研究目前处于稳定发展阶段,但还没有形成其具体的核心作者群。高等院校是研究这一领域的核心力量,但是大部分学者在研究时不够深入,后续的研究成果较少,延续性不强。

新闻传播方向和思想政治教育方向学者作为是核心高产论文的主要来源,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类。但网络舆论的研究涉及领域广泛,涉及情报学、新闻学、传播学、管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多个领域。但通过分析样本,对比同类的论文数据,发现管理类的核心期刊还没有高水平的核心论文涉及这一领域。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这一学术领域的发展,我们应该从交叉学科的角度出发,采用数据挖掘和柔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寻找创新突破点。通过数据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在这一研究领域我们责任重大但同时也有广阔的发挥空间,学者们可以积极研究,为推动高校网络舆论治理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发文舆情舆论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舆情
舆情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舆情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