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香中成长

2020-08-10 09:24王晓英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教育价值班级管理课外阅读

王晓英

[摘要]一本好书,除了有它的文学价值外,还有其精神价值、教育价值。教师在班级管理中,以书为“媒”,让每个学生从书中明白道理,引导学生去做一个正直善良、品德高尚、团结合作的人,以此完善班级管理。

[关键词]课外阅读 班级管理 教育价值

“读书可以治愚”“读书可以明理”都告诉我们“知书达礼”的道理。书可以给我们流浪的精神营造一个栖息的家园,可以启智宽慧,锻造人性,塑造人生。有益的书除能教会学生知识外,还能教育他们怎样做人。常想起许多作家谈起自己小时候的经历,也有过淘气,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因为阅读,懂得了责任,懂得了做人,并从此走上创作的道路。一本好书,除了它的文学价值外,本身就有它的教育价值。如果一个班级以书作为班级管理的引领者,让每个学生都以书为伴,从书中明白道理,以书中的人来引导他怎么去做一个正直善良、品德高尚、团结合作的人,达到自律教育的目的,那么这个班级管理上的许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一、以阅读来充实课间活动

学生的课间是他们自由活动的时间,特别是中午时间较长,经过观察,他们没有一定的安排,活动如一盘散沙。追跑的,玩游戏的,也有几个看书的,教室、走廊人声鼎沸,还有一些不健康的活动方式悄悄形成。一些同学间的矛盾,不小心伤害事故等往往会在这期间发生,给班主任管理带来许多麻烦。

1.创建“书吧”,好书共读

针对学生无意义的课外活动,教师在班级一角创建了一个“书吧”。利用课桌椅当书架,铺上漂亮的台布,把一本本精美的童书摆成各种可爱的造型,用各种小饰品布置墙面。教师发动每个学生把自己喜欢的、看过的、优秀的书捐给班级,然后教师对这些书的阅读价值进行审阅,分类分层摆放……小小的书吧就这样诞生了。课间、午后,学生窝在书吧旁,自由阅读。这样的书吧,简单易施,同时阅读的书籍质量有保证。教室是学生学习、交流、活动最主要的地方,学生的很多阅读活动都在教室里进行。班级书香、班级文化带给学生的影响是最为直接、最为深远的。一个小小的书吧承载的是一个个心灵的成长。

2.“好书漂流”,以书为友

班主任定期推荐一些好书,或学生相互推荐好书,利用家长会,进行“好书漂流”。如这学期班级出资购买了获国际大奖小说,共59本,学生围绕这套书展开课外阅读,他们一起读书、聊书,课间时间健康有益。

以阅读为主题的课间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使他们学到更多的知识。每天午后,走进教室,不再听见刺耳的“尖叫”,不再看到满怀乱撞,更不见流行的“三国杀”“植物大战僵尸”等卡片大战,而是健康、活泼、向上的读书活动。受益最大的是一部分顽皮好动的学生,他们在书中慢慢安静下来,摒弃了心中的那份浮躁,徜徉于书海之中。

二、以书中故事来代替日常谈话教育

当班级出现这样那样的事时,一般情况下班主任会说一些教育的大道理,可年复一年,发现这样的事总在重复出现,教师在重复教育,学生也在重复中失去听的耐心。班主任不妨改变这种“说教式”的教育方式,让我们的教育有新意,让学生愿意接受道理教育。《小故事,大智慧》这本书许多人已经不陌生,我们的教育者也可以学习书中的方法,指导学生的行为,生动我们的日常教育。这比滔滔不绝说理教育更有效。

1.晨间谈话,阅读小故事代替大道理

班级管理中必不可少的是每天的“晨间谈话”。虽然就那么短短十几分钟时间,但一般班级的大事小事,班主任都会在这段时间里解决。

[案例1]随着年龄增长,班上有的学生开始斤斤计较,因为一点小事闹矛盾,互相不理人。利用《爱的教育》书中的《争吵》故事,教育学生人与人之间有意见是正常的,关键是要替别人想想,懂得谅解,什么事情就都能解决了。

[案例2]打扫卫生时,轮到扫地的一个学生忘记打扫,一放学就回家了,结果那一组同学把他扫的地方留着不打扫。值日班长告诉我这一情况,当时我什么也没有说,而是请组里其他同学一起帮忙打扫干净。

晨会上,我读了美国留学生刊载在《读者》上的一篇文章和一個小故事。文章中写到美国人对一个男子汉优秀品质的评价:(1)有责任感。(2)会团结合作。然后我再分析“值日”的事:第一,打扫卫生是值日生应该做的,应该有责任做好,当同学偶尔忘记了,组里其他同学应该担起这个责任,而作为忘记打扫的同学以后要尽量做到及时打扫。第二,这是“值日”这个小组应该做的事,如果一个同学疏忽了,那么其他同学应该团结起来帮助他完成任务。这样才算圆满完成值日工作。

那事后,再也没有发生值日班长向我汇报说值日工作没有完成的事,不是从那以后没有人忘记做值日卫生工作而回家,而是他们学会了怎样互相帮助去做好一件事。

2.个别谈话,以课外阅读中故事引导学生

班主任找学生个别谈话是教育学生必不可少的环节。可有没有发现,随着学生们的长大,他们越来越有自己的思想,当你找他谈话的时候,也有许多阳奉阴违的现象出现,有的哪怕确实他错了,迫于压力表面“屈服”,但心中不服;有的还可能正面顶撞;有的当时觉得确实教师说得对,可转身就忘了。更可气的是,在你的面前仿佛一副“我错了,以后再也不会了”样子,可走出办公室,又是另一副不屑的样子。这些形形色色的反应,说明我们有许多说教式的教育并没有真正打动学生的心灵。但在谈话中,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中的故事,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案例1]班上有个特别调皮捣蛋的小男生,还是因为在另一个学校待不下而转到我们学校的。他个子小小的,总喜欢捉弄别人,但别人一还手,他就耍无赖,而且他还有一个“难搞”的父亲撑腰。同学对他都是采取“惹不起,躲得起”的态度,因此他也是孤独的。但还是麻烦事不断,当然班主任头疼事也不断,苦口婆心的教育当然无效。但他有一个很大的优点,爱看书。一日刚好想到《周处除三害》的故事,我叫他回家阅读这个故事,第二天一起帮他分析:为什么你那么孤独,没有朋友?怎样才能有许多朋友?他从故事中受到心灵触动,决定学习周处,改变自己的行为,在同学和教师帮助下,尽管不能完全改变,但他学会了怎样努力和别人相处,特别是不再做无赖事了。

[案例2]班上还有一个博学好学的学生,整天捧着一本书看,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但只沉浸在书海里,对班级的事不闻不问。我多次有意识给他锻炼机会,可他还是我行我素。一次学校诗歌比赛,我们班级全班都参加。那天早晨同学们都穿着雪白的衬衫来了,只有他,又若无其事穿着平时的衣服。面对这样的他,我心中又气又失望。但生气不是办法,我给了他一本“团结合作”的书,书中讲了一些国家的人谈论自己国家什么最了不起的故事,其中美国人说:“我们在世界上什么都不是最厉害的,但我们能利用每个国家最厉害的方面,所以我们成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最后我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何况世界上有很多的‘诸葛亮,你一个人是创造不了一个世界的。”

故事的影响力是无穷的,从此他改變了自己,努力融入集体,为集体出力。

三、阅读好书,丰富班队活动

班队活动是学生在具体活动中逐渐掌握知识、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

把阅读和班队活动结合起来,阅读给了活动以题材,在这结合中达到更好的教育目的,也促进了学生进一步阅读。

1.活动中故事教育

故事本身就有教育意义,在班会上,学生通过讲故事、听故事的活动,学会了知识,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养成了好习惯。这些故事也可以结合语文单元特色,如五年级一个单元学习了以毛泽东为主题的文章,展开课外阅读毛泽东的故事活动,班会课上举行故事会,从而学习毛泽东的优秀品质。六年级一个单元学习了以鲁迅为主题的文章,展开有关鲁迅作品的阅读,在班会课开展“走近鲁迅”主题活动。

2.读书会中教育

选择一些既有文学性又有教育意义的书一起阅读,利用班会课开展读书会。如《爱的教育》,通过读、聊、谈等形式,教育和启发学生。这个学期,我和学生们一同制订了读书计划,希望能从书本中获取更多的东西。

又如《夏洛的网》,阅读后在班会课上聊书中的主人公,聊书的情节,聊书的描写,等等,从而学会奉献、帮助、团结,从而创造奇迹。一本本书的阅读、讨论,就是对学生一次次心灵的洗礼,一次次思想的教育,这比空洞的说教和讲大道理更有效。

正如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所说:文学就像一扇窗,长在学生美好的心灵中,推开它,心灵变得敞亮许多,如同看到人生的鲜花扑面,阳光普照,远离庸常,走向高尚。而学生心中的这扇窗,如果不及早推开,层层尘封,年深月久,便越来越紧。课外阅读的开展,使好动的学生们静下心来,并在书中学到了做人、做事的道理。课外阅读,打造了一个书香的班级,也打造了一个个知书达理的学生。

猜你喜欢
教育价值班级管理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论教育价值与教育目的的关系
从教育价值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初中语文教材中情感元素的教育价值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儿童读经热”对当代语文教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