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动车运用所配套设施的优化研究

2020-08-11 09:19邓兴建
科学技术创新 2020年25期
关键词:吊顶潮州动车

邓兴建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 广州动车段,广东 广州510000)

潮州动车运用所主要承担厦深和梅汕客专动车组的存放、检修和运用任务,潮州动车所位于潮州市潮安区浮洋镇,距潮汕站8km,总占地面积1050 亩,设有检修库6 线12 列位(预留4 线8 列位)、临修镟轮线各1 条、存车线22 条(预留24 条)。动车所内还设有2 条轮对故障检测和受电弓检测线、2 条通过式洗车机、大配件库、污水处理站和给水加压站等配套设施。

潮州动车运用所作为广州局梅汕客专配套建设的动车所,全局上下给予了高度关注和重视,经过多次规划设计和调整,总体平面布局趋于稳定。但通过吸取三亚、深圳、长沙等管内动车所建设使用情况,加之我们考察的北京南、南京南、上海虹桥等动车所运营情况,潮州动车运用所原设计方案暴露出一些问题。随着梅汕客专线通车在即,筹备组的重点工作是对潮州动车所检修设施总体布局和房间布置进行优化,同时深度介入施工建设,提前开展站场景观和五大间设计规划,确保一次建成标准化动车所[2]。

1 原设计方案

1.1 设计方案

潮州动车所位于潮州市潮安区浮洋镇,距潮汕站8km,总平面布局按两级三场布置:南侧为存车1 场和存车2 场共22 条存车线,北侧为临修镟轮作业区、检查库作业区、存车3 场(6 条存车线)和生活区。临修库和镟轮库分开建设,分别利用两条牵出线同时提供临修作业和镟轮作业。检查库作业区分设6 线12列位的标准检修库和办公用的边跨,在检修库的东侧预留4 线8 列位和8 条存车线。生活区自北向南分别是机师公寓、食堂、存车场、篮球场、足球场和单身宿舍。潮州动车运用所原平面布局设计如图1 所示。

图1 潮州动车运用所原平面布局设计

1.2 存在问题

1.2.1 临修库、镟轮库分开建设,不利于协同作业。临修库、镟轮库一端距道岔小于420 米,存在作业压道岔问题,轨道尽头离所大门太近导致大门狭小及道路转弯半径过小,增加了所内交通的安全隐患。

1.2.2 洗车机至检修库股道动车组通过能力低。原设计咽喉区设置了两台通过式洗车机,但靠临修库侧的洗车机只能进入检修库内两条道,另一台对应四条道,制约了动车组出入检修库效率。

1.2.3 配套辅助设施布局不合理。原设计污水处理站、卸污泵房分开建设,紧邻人员密集场所,占地面积大,影响潮州所土地使用率。

1.2.4 上水吸污能力不足。原设计仅在检修库内布置了三条上水吸污线,存车场没有上水吸污设备,过夜动车组上水吸污需进入检修库,将占用有限的检修股道和库前咽喉区,导致库内生产压力较大。

1.2.5 检修库内配套的设备设施不能满足检修整备需求。诸如:a.检修库原设计3 条股道共6 个CRH1 型动车组外接电源箱的配置难以满足需求,且走线方式为地面预埋,存在容易进水、维护不便等问题;b.原设计检修库内各种灯具均为卤素灯,防水等级为IP56,故障率高容易进水;c、没有隔离开关操作间,降低了检修作业中联控效率。

1.2.6 生活区域布局不合理。原设计宿舍、机师公寓、停车场及足球场、篮球场紧密布置,没有中心活动场所,绿化较少。

1.2.7 所内部房间布置不合理,不能满足办公和生活需求。a.边跨一楼调度室设置在检修库入口处且面积不能满足合署指挥中心需求,没有设计安检厅,半数以上房间没有贴地砖、吊顶及设置空调,电瓶车存放间没有考虑充电设施,二楼设计为中间过道导致房间细长狭小;b.检修库与边跨间未设置照明设备、挡雨棚;c、原设计的备品存放间使用率不高;d、宿舍阳台不具备洗衣机条件,空调、插座不合理。

2 优化设计原则

2.1 满足所内各部门的生产生活需求

潮州动车运用所计划投入使用后配属40 组CRH1 型动车组,考虑到后期会陆续承担厦深线上运行的其他型号的动车组20 多组,人员预计达到500 人,因此检修库的结构设计方面需充分考虑到动车组的多样性和兼容性。在计算未来几年内的饱和配属车组数量后,检修作业库、临修库、办公边跨、配套辅助设施和生活区的总体布局应该相辅相成,最大限度地满足动车所检修运用作业的需求。除此之外,还需考虑到潮汕地区气候潮湿、地面不稳定等因素,减少不必要的自然损害。

2.2 满足文件规范要求

潮州动车运用所在优化设计过程中,在满足所内各部门的生产生活需求的情况下,严格遵守铁路总公司下发的文件通知:铁总运【2017】238 号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印发《铁路动车组运用维修规则》的通知[3];运装管验[2010]815 号文件 关于印发《动车组运用检修设施建设及设备配置标准》的通知[4];铁总运〔2015〕154 号《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明确铁路动车段(所)内工作场所设置方式的通知》[5];《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明确动车组运用检修 设施及设备配置标准的通知》铁总运[2015]185 号[6]。优化设计过程中,筹备组除了执行上述铁总下发文件规定外,还结合了管内各动车所、上海局各动车所的建设和运用情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因此潮州动车运用所配套设施的优化设计完全符合铁路动车所建设的相关文件要求。

3 优化设计方案

3.1 总体布局调整

根据原方案存在的问题,在满足环境保护、防火、安全等要求的前提下,调整总布局,提高检修运用作业的效率[7]。

3.1.1 增设道岔,提高动车组通过能力。靠临修库侧通过式洗车机入检修库方向加装一组道岔接入D44 道,两台洗车机路径对称,分别对应检修库三条轨道,这样经过洗车机至检修库的动车组通过能力提高了25%。

3.1.2 将污水处理站和卸污泵房合二为一,移至两条洗车机线至检查库中间区域位置,充分利用了轨道间夹心地块,提高了潮州所站场的土地使用率。

3.1.3 将足球场、篮球场挪至原污水处理站位置,以边跨中心点(安检门)为界,对称设置中心广场、停车场,两端分别布置公寓、宿舍并考虑端部绿化用地。

3.1.4 增设存车场上水吸污设备。在D39 道、D40 道以及D40 道、D41 道间各设置了一条上水卸污线,缓解了库内上水吸污的能力,间接提高了夜间一级检修作业能力。

3.1.5 增设人工补洗线。在存车场3 增设2 条人工补洗线,并配备了路灯、插座箱和外接风源,便于夜间动车组洗车安排,同时可以满足动车组设备舱深度除尘需求,大大节省了检修库作业的空间,同时有效地降低了除尘对库内环境的污染。优化后的潮州动车运用所平面布局如图2 所示。

图2 优化后的潮州动车运用所平面布局

3.2 检修库配套设施优化

检修库主要用来完成动车组的上水吸污、检查、故障处理、整治保养、联检出库,涉及车辆、机务、通信、电务、供电、客运、保洁等多个部门,人员之多,交叉作业。

因此,检查库配套设施的布局和调整直接影响整个动车运用所的生产效率。

3.2.1 优化外接电源箱数量及安装方式。优化后CRH1 型动车组外接电源箱调整为12 个,走线方式变更为架空走线,并加装3 厘米基座防止进水腐蚀。

3.2.2 优化照明设备。原设计检修库内各种灯具均为卤素灯,防水等级为IP56,故障率高容易进水。优化调整所有灯具为IP65 的LED 灯。

3.2.3 增设隔离开关操作间。原设计没有隔离开关操作间,优化后在检修库南北两头增加隔离开关操作间并配置空调,提高了检修作业时的联控效率。

3.3 临修库的布局调整及内部房间优化

为了增大临修库和镟轮库的作业能力,临修库调整到与镟轮库并排位置,调整道岔位置和轨道长度,满足两库前后距离大于450 米和大门狭小及道路转弯半径过小等问题,同时调整大部件存放库位置到临修库附近,解决了距离远取料耗时问题。临修库内原设计的备品存放间使用率不高,优化后调整为公铁两用车、头车平台、叉车等车辆停放区,并在停放区内安装插座,供车辆充电,图3 为笔者利用3Dmax 软件建立并渲染的临修镟轮库的内外部模型。

图3 临修镟轮库的内外部模型

3.4 优化检修库边跨房间布置

原设计边跨一楼调度室设置在检修库入口处且面积不能满足合署指挥中心需求,没有设计安检厅,半数以上房间没有贴地砖、吊顶及设置空调,电瓶车存放间没有考虑充电设施;二楼设计为中间过道导致房间细长狭小;检修库与边跨间未设置照明设备、挡雨棚。

优化设计后的房间配置如下:

(1)将调度室(合署办公指挥中心)调整至边跨中部位置,增加面积至529 平;(2)边跨中心位置设置安检门,将五大间(探伤间、合署办公指挥中心、乘务派班室、工具配送中心、物料配送中心)围绕安检厅集中设置。

3.4.1 合署指挥中心建设

潮州动车所合署指挥中心面积529 平,充分考虑了动车、车站、机务、电务、客运、通信、供电段等一体化办公及大屏投屏需求,装修风格、办公家具、生活设施统一并同步配置到位,真正实现一体化合署办公。依次设置会议区、机务派班区、乘务派班区、调度指挥区、行车指挥区、电务客运办公区。两端设置玻璃感应大门,吊顶采用石膏板装饰吊顶,入门口和墙面设计文化背景墙,地面采用瓷质静电地板,工作台安装大理石台面,大屏包边装饰,设置封闭管理出入刷卡口。

3.4.2 安检门厅建设

安检厅建设了遮雨玻璃门廊,采用玻璃透明感应大门,上方安装高清LED 显示屏。采用装饰吊顶,地面铺设地板砖。设置人脸识别道闸、安检门、安检机、监控系统。

3.4.3 工具配送中心建设

工具配送中心办公区与存放区应采用玻璃隔断分隔,吊顶、照明风格区分,办公区采用石膏板装饰吊顶,地面铺设防滑耐磨瓷砖,工具收发台安装大理石台面。设置办公区、充电区、力矩校验区、通用工具区、计量工具区、力矩扳手区、厂家工具区、一级修工具区、专项修临修工具区等分区布置。配备智能扭力校验台,设置显示器投屏。对配属车型二级修、临修工具等工具通过工具小车、工具箱进行辆份制配送。图4 为利用3Dmax 建立的工具配送中心内部模型。

图4 工具配送中心内部模型

3.4.4 物料配送中心建设

物料配送中心主要为厂家物料管理及配送场所,地面铺设防滑耐磨瓷砖,办公区、物流存放配送区吊顶、照明风格区分,办公区采用石膏板装饰吊顶。物料收发台安装大理石台面,设置封闭管理出入刷卡口。物料辆份制配送摆放制作分区标识,货架进行分区摆放,每个区料盒粘贴黄底黑字标签、注明物料编号、名称、规格型号。

3.4.5 标准化探伤间建设

标准化探伤间办公区与存放区采用玻璃隔断分隔,地面铺设防滑耐磨瓷砖或地板胶,办公区、设备交验存放区吊顶、照明风格区分,办公区采用石膏板装饰吊顶。房间配置冷暖空调,安装遮阳窗帘。配备空心轴探伤机、试样轴、探伤探头、便携式空心轴探伤设备、便携式轮辐轮辋探伤设备、在线探伤用转轮器。(1)边跨房屋除立体仓库、电瓶车存放间、变电所、楼梯间等房外均吊顶、铺设瓷砖并设置空调;(2)二楼中间过道调整到靠检修库侧边;(3)检修库与边跨间设置照明设备、挡雨棚、地面铺设水磨石。

3.5 优化单身宿舍房间设置

原宿舍阳台不具备洗衣机条件,空调、插座不合理。优化后宿舍阳台做防水处理,预留洗衣机安装条件。空调内机均安装于侧面,蹲便器选用按压式。活动平台规划为职工活动中心,预留空调、娱乐设备插座。

3.6 增建存车场待乘室

原存车场没有工作场所,影响动车组随车机械师及司机工作效率,优化后在存车场道路边新建4 间随车机械师及司机待乘室。

3.7 潮州动车所站场景观规划

3.7.1 动车所大门规划设计

潮州所大门依据具有潮州民居建筑特色的潮汕门楼风格设计,灰白为主色,瓦缘、窗雕融入其中。配置了车号自动识别系统、人脸识别门禁、监控系统、反恐防暴等设施,可实现对入所车辆、人员的自动识别及安全管控。

3.7.2 动车所中心广场规划设计

潮州别称凤城,潮州所中心广场以“潮凤飞翔”为整体构图,寓意潮州所欣欣向荣,人才辈出。广场主要构成元素为中心升旗台和展示动车所文化的绿雕,大王椰为主要树种,两侧分别设置了开放性休息座椅和半私密性的特色廊架,结合景观灯,营造休憩、放松氛围。中心广场的3D 渲染模型如图5 所示。

图5 中心广场的3D 渲染模型

3.7.3 动车所停车场规划设计

在中心广场两侧各设置了30 个汽车停车位(各含15 个充电桩),在宿舍后面、食堂侧面设置了100 个两轮车停车位,带卡车位,每个卡位安装防水充电插座。

3.7.4 运动场地规划设计

在空压机房旁边规划设计了全封闭围网篮球场、足球场,采用全封闭6 米高围网,设置遮阳观众座。公寓端部设计为健身活动场地,单身宿舍13 个活动平台设置为职工活动场所,摆放台球桌、乒乓球桌等设施。

3.7.5 静态标识规划

在检修库、镟轮库、临修库、大部件存放库等库房端墙及侧墙处加装动车组CRH 标识及库房名称,并配备LED 夜间辅助照明。在检修库边跨楼顶制作宣传文字“安全是生命线、安全是政治责任”、“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等。

结束语

动车所检修配套设施科学合理、实用好用,除梳理吸取各动车所好的经验和不足之外,还需加强与集团业务处室、建设指挥部、设计院以及施工单位的沟通、协调,争取大力支持。同时深度介入施工现场,及时发现并协调解决问题。潮州所筹备时建立了《动车所标准化建设推进计划表》和问题库,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一次达标。

猜你喜欢
吊顶潮州动车
潮州乐调的音阶流变梳理与分析
客厅的中央空调装在哪个位置更合适
山西11个地级市实现动车全覆盖
坐上动车去西藏
双金属低温罐内罐吊顶水浮法安装技术
动车过桥
寻找潮州
蔡焕松作品选
乐!乘动车,看桂林
简洁杉木装饰吊顶 打造高雅自然居室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