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服务在降低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中的运用研究

2020-08-12 09:14李玉碧
关键词:预防接种个性化疫苗

李玉碧

(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石垭中心卫生院,四川 广安 638300)

预防接种是国家计划免疫工作的核心,是通过接种疫苗预防一些传染性疾病的工作。考虑到很多传染病在儿童阶段高发,所以从儿童出生之日起,就有详细的免疫规划,需要按照规定进行预防接种。但是在接种过程中,因为儿童体质因素、环境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影响接种质量,甚至带来严重后果。基于此,我们提出在接种过程中应用个性化服务的模式,对接种工作进行干预,以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个性化服务是针对患者的个性特点以及多元化需求为前提建立的服务模式,充分考虑患者的个性化需求,满足患者的不同要求,提供针对性服务。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卫生院在2019年1月~2019年6月进行预防接种的患者170例,按照一定标准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85例。对照组中有男49例,女36例,年龄0.5~5.4岁,平均(2.37±0.22)岁;研究组中有男48例,女37例,年龄0.5~6.0岁,平均(2.51±0.37)岁。所有儿童进行基础资料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同意进行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均进行接种。

排除标准:对疫苗过敏;存在严重器官功能性疾病;存在严重皮肤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接种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配合接种操作,进行接种护理。

研究组:给予个性化服务。(1)针对疫苗的管理。规范卫生院采购疫苗的渠道,一般一类疫苗是省级疾控中心从有资质的机构采购,然后派发给当地的疾控中心,再由当地疾控中心按需派发各自的接种单位;二类疫苗是省疾控中心统一采购后,有疫苗厂家向各个单位派送,并做好冷链保障和温度监控。对于卫生院来说,主要是在疫苗入库时检查疫苗的质量是否合格,是否有合格证明,并抽样检测疫苗的接种质量。

(2)针对疫苗操作的管理。要求安排有相关经验,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的接种人员进行接种;要求熟知免疫程序,知晓各类疫苗的形状,掌握最佳的接种途径、部位和剂量;严格落实无菌操作,使用无菌器材,对操作台面和空气进行消毒、手消毒等;按照接种对象的年龄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对接种部位进行严格消毒,控制好注射深度和方法,尽量保证无痛注射。

(3)针对患者的管理。对患者进行全面体检,详细了解患者在一个月时间内的身体情况,了解是否存在禁忌症和过敏史,要求患者在接种前一天进行清洗,保持接种部位干燥,禁止食用刺激性食物;向患者说明预防接种的重要性,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次接种的疫苗情况以及作用情况等,增加他们对此了解,解除忧虑心理。在接种过程中,指导家属配合接种人员,固定患者的体位,并注意与患者和家属沟通,消除紧张、焦虑的情绪;检查患者和需要接种的疫苗之间信息是否对应,严格进行核对,同时检查疫苗质量、有效期、适应症等;对接种部位进行消毒,同时接种人员做好自身消毒工作,选择一次性注射器进行无菌操作。接种完成后,告知患者和家属需要按压接种部位一段时间,保证局部血液循环;给出下次接种的时间安排,让患者和家属签字;要求患者在接待室观察半小时,没有其他不良反应发生后允许离开;指导家属监督患者回去之后多喝水、多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对家属和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对于理解能力较差的患者进行一对一宣教,使他们了解接种后可能的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怎么科学应对不良反应的发生。

(4)特殊人群的预防接种。对于特殊群体的接种工作,要特别慎重。①癫痫、脑病等神经系统疾患儿童,不应接种乙脑疫苗、A群流脑多糖疫苗和含有百日咳抗原的制剂。病情稳定后可以考虑接种风疹疫苗、腮腺炎疫苗等。接种时选择灭活疫苗,其他疫苗种类不予考虑。②妊娠妇女,一般不建议接种疫苗,但被疯动物Ⅱ级咬伤的情况下可注射狂犬病疫苗和抗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怀孕前3个月可以接种风疹疫苗。③早产儿,体重达2500 g及以上,生理功能正常的可正常进行疫苗接种,其他注意事项与健康儿童一致。④先天性心脏病儿童,一般不接种。⑤血友病及进行抗凝血制剂治疗人群,需要选择细小针头注射,在容易压迫的部位接种,接种完后按压至少10 min,避免出血。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红肿、疼痛、发热、皮疹)的情况,并评估护理满意度情况。满意度评价标准分为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三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版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的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护理满意度情况对比

研究组总满意度达到95.29%,远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n,%)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对照组出现红肿3例,疼痛2例,发热2例,皮疹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6%。而研究组出现发热1例,皮疹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5%。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预防接种是我国实施的有效控制传染病发生的手段,并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良好成效。尤其是对于儿童来说,因此很多传染病在幼儿阶段高发,所以卫生部门为此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接种计划。但是近年来,因为疫苗质量的因素,疫苗使用因素,或者患者体质因素等的影响,预防接种过程中和之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比较普遍,甚至出现一些严重后果,比如小儿麻痹等。基于此,如何有效控制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提出个性化服务模式的应用。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提升,对于各方面的需求呈现多元化特点,为了尽量满足人们的这些需求,产生个性化服务理念,属于新型护理模式,针对患者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对应的服务,转变过去的被动式服务为主动化服务。在提供服务过程中,重视患者的需求收集,注意与患者换位思考,并能积极与患者沟通,充分体现出人文关怀的原则。因为预防接种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比较复杂,情况也比较复杂,所以实施个性化服务模式,到目前来说取得良好效果,有效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总满意度达到95.29%,远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红肿3例,疼痛2例,发热2例,皮疹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6%。而研究组出现发热1例,皮疹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5%。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结 语

在预防接种过程中提供个性化服务,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可有效提高接种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猜你喜欢
预防接种个性化疫苗
加强预防接种管理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影响
一种融合PageRank和PersonalRank的多层个性化推荐算法
关注!新冠病毒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问答
“妈妈班”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HPV疫苗,打不打,怎么打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Vaccination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