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膝关节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2020-08-12 09:14江莉萍
关键词:膝关节骨折康复

江莉萍

(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江苏 南京 211300)

膝关节骨折在临床较为常见,临床以膝关节肿胀、膝关节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手术是临床治疗膝关节骨折的主要方法,能够较好地控制患者病情,但是患者若术后处理不当,可导致膝关节僵硬、畸形愈合等并发症,给患者生活质量造成较大影响[1]。本文就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在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7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90例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研究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21~57岁,平均(41.8±3.6)岁。对照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23~58岁,平均(42.1±3.5)岁。研究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及时与患者沟通,告知患者及家属康复训练的必要性,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术后指导患者进行脚趾、踝关节、膝关节等部位的主、被动训练,根据膝关节屈曲程度,选择合适的牵伸方法,包括机械牵伸、手法和自我牵伸等。在膝关节活动范围内完成摆动、旋转、等运动,鼓励患者多进行主动运动。根据患者具体恢复情况,可适当给予冷疗、超短波等物理治疗,以消除患者的软组织水肿。

1.3 观察指标

(1)患者膝关节功能应用HSS量表进行评定,主要包括疼痛、肌力、稳定性、活动度、屈曲畸形和功能等方面,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越好[2]。(2)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录入SPSS 23.0处理,HSS评分行t检验,并发症发生情况行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膝关节功能对比

两组治疗前H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HSS评分均明显提升,但研究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H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HSS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HSS评分比较(±s)

分组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研究组 45 48.75±4.62 79.64±6.59 98.35±8.47对照组 45 48.79±4.64 60.83±5.77 81.64±7.13 t- 0.041 14.406 10.125 P- 0.967 0.000 0.000

2.2 并发症情况对比

研究组术后2例发生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异显著,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 论

膝关节是人体极为重要的关节,一旦该关节受到损伤,会降低患者的行走能力,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膝关节骨折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由于局部组织充血肿胀,很容易导致关节炎和关节僵硬等情况,影响患者康复[3]。有研究表明,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能够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改善[4]。

本研究中,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的研究组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其术后关节僵硬、畸形愈合和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且两组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的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早期综合康复治疗不仅能够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风险,而且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膝关节骨折术后对患者实施常规处理的同时,结合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恢复膝关节功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膝关节骨折康复
王阿姨骨折康复记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中长跑运动员膝关节常见损伤及其致因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