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中欣赏能力的培养剖析

2020-08-12 09:01芦晓娜
学周刊 2020年27期
关键词:欣赏能力小学音乐培养策略

摘 要:音乐本身就是一门重要的艺术。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主张积极地关注对学生欣赏能力的培养,采取科学的手段让小学生对音乐拥有新的理解。文章重点探讨小学音乐教学中欣赏能力的培养对策,并结合当前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情况,探究提升小学生欣赏能力的意义,为保证教学质量稳步的提升,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小学音乐;欣赏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27-015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7.078

在现阶段的教育教学中,十分重视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以符合国家提倡的素质教育要求[1]。欣赏能力就是艺术素质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只有懂得欣赏,才能更好地追求。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主张积极地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这也是现阶段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任务,需要音乐教师对其给予高度的关注,并采取科学的手段落实相应的细节。

一、欣赏能力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定位

对于小学生来说,提升音乐欣赏能力意义重大,需要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地配合教师的指导,专注地学习每一章节的内容,以良好的心态正视学习中的问题,积极地认识到提升音乐素养的方式方法,保证在强化自身欣赏能力的过程中,让音乐知识的影响更加深刻。

(一)含义

作为一种传达感情的艺术,人们的情绪可以借助于音乐这种手段加以传达,通过提供优美的旋律和节奏,使听觉上感受到愉悦。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对音乐情感有一个正确的解读,还需要积极落实相应的教育。只有通过正确的教育与引导,才能让人学会对音乐的欣赏,并由此分析音乐所富含的情感魅力。欣赏能力在音乐学习中非常重要,属于一种基本能力。在音乐教学中的欣赏能力,就是指学生可以通过听觉聆听音乐,然后精神上获取美的感受。所谓的欣赏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就是一种审美教育活动,主要是将教育实践中的音乐视为重要的审美对象,通过聆听和分析,让学生对其进行评价,并由此形成一种审美观。

(二)目的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积极开展欣赏能力的培养活动,能够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意识,同时还能使其更好地认识到学习音乐的重要意义。在社会稳步发展的今天,教育改革的步伐逐步加快,美育教育工作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小学音乐教育更加看重对学生欣赏能力的培养,主张学生在具备了基本的音乐欣赏能力之后,与音乐作品实现情感上的共鸣,由此更好地达到陶冶情操和提升素养的理想目标。

(三)作用

音乐欣赏能力就是人们听觉能力的直观反映,同时也是感知能力和联想能力的具体表现,表现的过程象征着多种能力的相互融合和升华。在具体的音乐教学中,如果能够积极地引导学生提升对于音乐的欣赏能力,可以让其形成良好的品行品德,同时也能陶冶其情操,保证其身心得以健康的发展。学生通过接受欣赏能力的培养,会让精神处于一种相对愉悦的状态中,由此更好地表现出较为积极且健康的心境[2]。对于小学生来说,音乐欣赏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拓宽艺术视野,使他们在接触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时,能更及时地获取专业的知识,点燃他们的思维能力,使其充分地发挥出想象力。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欣赏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激发想象力

1.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从心理学的角度加以分析,发现人只要是在特定的氛围中,就可以让自身的思维活跃起来,同时激发想象力,让智慧得以升华。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重视教学氛围的合理营造,建立起良好的学习空间,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相关的实践活动,以此提升其欣赏能力。在具体的学习实践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入故事,为学生阐述关于音乐的故事、情感故事,可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渲染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自在地学习和想象。还可以适当地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一些故事的情景,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有着极大的帮助。

2.丰富学生的知识面。音乐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其拥有久远的发展历史,在给小学生教授音乐知识的时候,还应该重点关注对其多种能力的培养。音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对学生的知识面进行拓展,这对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有着较大的帮助。通过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其可以正视自身存在的不足,由此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求知欲,更好地在获取丰富的知识后内心得以满足。比如,在学习到《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一课时,应该从这个乐曲标题展开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的乐器。在音乐课之上,教师应该带领大家去了解有名的乐器,可以是国内的,也可以是国外的,让学生畅所欲言。在学生争先恐后的回答中,教时可以适时对他们的答案加以总结。虽然学生举例说明了钢琴、吉他等,但是他们并不懂得分类,教师可以对其展开适当的引导,让他们明白民族乐器、古典乐器的不同之处[3]。学生在了解到不同种类的乐器之后,会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而表述自己对于这些乐器的认识。虽然他们的表达差异显著,但是印证了他们对于本课程的认识到位,能够在教师的带动之下真正参与到活动中,这对于欣赏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影响。

(二)借助于煽情手段

在李斯特的观点中,音乐并不会借助于任何的外力,但其可以通過最为直接的手段点燃人们心中那种最纯的感情火焰,它就像是从口中吸入的空气,是一种流淌的血液,彰显出无尽的生命力。虽然音乐属于一种相对抽象的文化,但是其还是存在优美、细腻等特点,通过音乐可以表现出蕴藏其中的真情实感,因为人们多是运用音乐去传递感情的。音乐教师在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时,可以适当地运用煽情的方式让课堂氛围变得富有内涵,带领学生进入到升华之后的主题中,激发他们的欣赏热情,让其欣赏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比如,在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此首歌曲的创作背景。由于这首歌曲是在抗战时期根据真实事件创作的,可以带领着学生去想象那种战争激烈的画面,使学生体会抗战时期人们的艰辛,再结合着王二小的英雄事迹对学生加以熏陶,使他们的学习热情得到有效的激发。在本堂课中,氛围渲染得当,能够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对故事情节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也能产生一种情感上的共鸣。当学生了解到王二小的感人事迹后,会发出感叹。王二小与他们年纪相差不大,却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拯救了一个村庄的人,而现在他们的生活是多么自由自在,他们的内心会油然而生一种敬佩之情,同时能对当下的生活倍加珍惜。这种强有力的氛围渲染,可以为课堂的学习做好铺垫。在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时,通过这样的环境氛围也可以发挥良好的促进效果,保证学生的欣赏能力能够不断提高,同时也能保持更为热情的姿态欣赏音乐[4]。

(三)在演唱中体验

想要让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稳步提升,就需要关注他们的具体实践,可以督促学生参与演唱活动,这对于强化欣赏水平有着较大的帮助。音乐的主题就是乐曲的核心所在,也就是彰显音乐价值的关键点,因此需要格外重视作品的情绪和形象等。学生对于作品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对主题的理解,只有真正地把握好主题,才能让体验更加到位。对于小学生来说,鼓励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演唱活动中,能够让他们切实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同时又能保证学生参与音乐的积极性得到有效的提升。在演唱实践中,应该重视演唱的歌曲的主题旋律,这是保证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积极性的关键。在演唱歌曲的过程中,需要分析其基本的主题旋律,这将对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有较大的帮助,可以使其注意力和记忆力得到有效的强化。在学习音乐作品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学会欣赏歌曲中所蕴含的情绪,在课堂教学开始的阶段,就应该积极地为学生展示主题旋律,要求学生跟唱。当学生学会了一些歌词之后,可以让他们获取较为真实的体验。通过演唱的过程,学生能够亲自体验音乐富有的美感,这对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有着较大的帮助,能够使其树立起自信心。在其蕴藏着真情实感的演唱中,学生能够体会到音乐的美感,同时受到熏陶,对学习产生较为浓厚的兴趣。学生在具体的演唱实践中,头脑中可以产生一定的联想,然后将这种创造性想象展示出来。

(四)通过活动加以感受

音乐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如果没有实践活动的参与,学生的欣赏能力也就无法提升。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多种实践机会,在学习一些音乐作品的时候,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表演,只有表演和演唱相互结合,才能促使学生获得启迪,然后投入到实践活动中。通过这种实践过程,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内涵,在快乐的氛围中掌握音乐的本质,也学会欣赏音乐的科学途径,让学生感受到学习音乐的无穷乐趣。经过真实的表演过程,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所提升,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真正地理解了音乐的旋律,对于音乐的表现力有了全新的认识。当完成基本的实践活动后,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三、结语

在现代教学实践中,主张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以构建高效的课堂为根本。为了更好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需要采取相对丰富的举措,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从而更好地启发他们的思维,使其艺术素养稳步提升。欣赏能力是艺术素养的关键组成部分,因此要重视欣赏能力的培养,通过多种多样的途径和方式使小学生对音乐教学具有全新的认识,在具体的学习实践中,真正掌握提高欣赏能力的方法,配合教师的教学指导,在不懈的努力下认识音乐的学习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倩.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欣赏教学与歌唱教学的关系研究[J].北方音乐,2019(15):151.

[2]郁燕娜.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论坛,2019(19):18.

[3]夏玲玲.让音乐把耳朵叫醒——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J].北方音乐,2019(11):94.

[4]张珊珊.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J].艺术评鉴,2019(10):111.

作者簡介:芦晓娜(1983.8— ),女,汉族,浙江东阳人,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音乐教学。

猜你喜欢
欣赏能力小学音乐培养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