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肺胀相关理论探析

2020-08-14 10:15彭晓鹏张彦学王晨琳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病因病机

彭晓鹏 张彦学 王晨琳

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上升,加之气候的变化无常,肺胀病已经成为目前临床常见而多发的疾病之一,病情易反复且进行性加重,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存质量。现代医学将其归属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范畴。承前人对肺胀的思想认识,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对肺胀作了进一步的论述及发挥。笔者依据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关于肺胀的相关记载及论诉展开阐述,从病因病机、辨脉象识预后、治疗及导引法等方面,归纳、总结巢元方对肺胀的认识,以飨同道。

关键词:《诸病源候论》;病因病机;预后;导引

巢元方编著的《诸病源候论》一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弥补了隋代以前在病源证候学方面的缺憾,发展了内、外、妇、儿各学科的证候分类,又将各科从病源、病机、脏腑、症状等进行分类。肺胀的病名最早见于《灵枢·胀论》中记载的:“肺胀者,虚满而喘咳”[1]。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主要论及肺胀病的主症,也涉及该病治法。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主要阐述了肺胀的发生原因机理,提及肺胀病的治疗、预后、养生导引等方面[2],笔者就此展开探析。

1 病因病机

《诸病源候论》作为第一部论述病因病机证候学的专著,对不同疾病的病因病机分析详尽[3],对于肺胀的病因病机认识,巢元方认为肺胀的病因有实证与虚证的不同,提出实证乃肺气有余复感风冷邪气,虚证即肺虚不足感寒。本病发生内在原因责于肺气本虚或肺气郁结,风寒邪气等多该病发生的诱因,本病总归内外合邪而,强调肺虚为发病前提。病机总属肺虚复感风寒外邪,正邪相搏,气聚于肺,气逆上壅,而致肺胀发生。

1.1 实证 外感风寒实邪,是肺胀发生的病因之一。《诸病源候论·病气候》提出:“肺主气,肺气有余,即喘咳上气。若又为风冷所加,即气聚于肺,令肺胀”认为肺经之气有余,可见喘咳上逆,或又遇风冷邪气侵袭,气集聚于肺,故发肺胀。印证了现代有关肺胀急性加重的重要原因是感受外邪,“肺气有余”即肺气盛,为肺实证者。又如《诸源候病论·上气鸣息候》“肺主于气,邪乘于肺则肺胀。” 肺主气,实邪犯肺,则肺气被郁,发生胀满,上气喘逆。由此可见气道不利,气还肺间,气聚于肺上逆也可使肺胀发生。又如《诸病源候论·虚劳上气候》指出:“肺主于气,气为阳,气有余则喘满逆上。”都论及实邪致病。

1.2 虚证 《诸病源候论·咳逆候》言:“咳病由肺虚感微寒所成,寒搏于气,气不得宣,胃逆 聚还肺,肺则胀满,气遂不下,故为咳逆。”《诸病源候论·咳逆短气候》篇提出:“肺虚为微寒所伤,则咳嗽。嗽则气还于肺间,则肺胀。肺胀则气逆,而肺本虚,气为不足,复为邪所乘,壅痞不能宣畅,故咳逆短气也。”《诸病源候论·咳逆上气候》还指出:“肺虚感微寒而成咳。咳而气还聚于肺,肺则胀,是为咳逆也。”认为肺胀病因以肺虚为本,提出“肺本虚”,即肺气不足是肺胀发生的根本原因,复感外邪,本虚标实发而为病。

2 辨脉象识预后

《诸病源候论·肺病候》篇对肺胀的脉象进行了概括,中医注重望、闻、问、切,四诊和参,诊脉对评价肺胀病的转归预后意义重大,根据五行相生、相克总结肺部脉象及转归见表1。

又言:“肺脉来泛泛而轻,如微风吹鸟背上毛。再至曰平,三至曰离经,四至曰夺精,五至曰死,六至曰命尽。” 文中指出:“病肺脉来,上下如循鸡羽,曰肺病。肺病,其色白,身体但寒无热,时时欲咳,其脉微迟,为可治。死肺脉来,如物之浮,如风吹毛,曰肺死。秋胃微毛曰平,胃气少毛多曰肺病,但如毛无胃气曰死。毛有弦曰春病,弦甚曰今病。真肺脉至,大而虚,如毛羽中人肤。其色赤白不泽,毛折乃死。”《诸源候病论·上气鸣息候》指出:“诊其肺脉滑甚,为息奔上气;脉出鱼际者,主喘息。其脉滑者生,快者死也。” 《诸病源候论·上气候》述:“诊寸口脉伏,胸中逆气,是诸气上冲胸中,故上气、面胕肿、膊息,其脉浮大,不治;上气,脉躁而喘者,属肺,肺胀欲作风水,发汗愈;脉洪则为气,其脉虚宁伏匿者生,牢强者死;喘息低仰,其脉滑,手足温者,生也,涩而四末寒者,死也;上气,脉数者死,谓其形损故也。”

3 治疗及导引法

针对肺胀的治疗,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肺胀“上气喘而躁者,属肺胀,欲作风水,发汗则愈。”提出汗法的治疗原则。巢元方承仲景观点,又言:“肺气盛,为气有余,则病喘咳上气……是为肺气之实也,则宜泻之;肺气不足,则少气不能报息……是为肺气之虚也,则宜补之。”提出了肺胀肺气有余宜泻之,肺气不足宜补之的治疗总则。但临床中虚实难以划分界限,虚实夹杂兼见者居多,治宜辨证施治。

《诸病源候论》推崇导引养生,其中的养生导引法继承了《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思想,并对其进行了发挥大,提出的导引方法操作明确、形式多样,具体到不同的疾病证候,便于引荐及指导。咳逆、上气为肺胀的主要临床表现,针对不同的症状表现,书中提出了不同的导引方法。

《诸病源候论·上气候》强调呼吸吐纳的功能锻炼,对于上气诸证的导引方法为:“两手向后,合手拓腰向上,急势,振摇臂肘,来去七。始得手不移,直向上向下,尽势,来去二七,去脊、心、肺气,壅闷消散。又言:凡学将息人,先须正坐,并膝头、足;初坐,先足指相对,足跟外扒。坐上,少欲安稳,须两足跟向内相对。坐上,足指外扒,觉闷痛,渐渐举身似款便,坐上。待共两坐相似,不痛,始双竖脚跟向上,坐上,足指并反向外。每坐常学。去膀胱內冷、膝风冷,足疼、上气、腰痛,尽自消适也。再言:两足两指相向,五息止。引心肺,去咳逆,上气。极用力,令两足相向,意止引肺中气出,病人行肺内外,展转屈伸,随适,无有违逆。” 引用《养生方》指出:“肺脏病者,体胸背痛满,四肢烦闷,用嘘气出。又云:以两手据地覆之,口纳气,鼻出之,除胸中、肺中病也。”此处涉及六字气诀之一“嘘”,强调读“嘘”字出气的导引方法[4]。

咳逆为甚者,可行:“先以鼻纳气,乃闭口,还复以鼻纳气,咳则愈。向晨,去枕正偃卧,伸臂胫,瞑目闭口无息,极胀腹两足再息,顷间,吸腹仰两足,倍拳,欲自微息定,复为之。春三、夏五、秋七、冬九。荡涤五脏,津润六腑。所病皆愈。又云:还向反望、倒望,不息七通。治咳逆、胸中病、寒热也。”

4 其他

有学者认为《诸病源候论》就病因而言,“邪动则气奔上,烦闷欲绝”,与现代医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急性加重期,而“邪伏则气静”是稳定期的病机和症状特点[5]。现代医学对于COPD急性期的常规治疗,如抗感染、解痉平喘、止咳祛痰、吸氧等,蔡中立推崇全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指南倡议,认为呼吸康复针对呼吸困难患者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式[6],蔡中立的研究表明[7]:联合腹式和缩唇呼吸、减少耗氧量、扩胸锻炼等呼吸功能锻炼有助于提高COPD患者运动功能及肺功能。

参考文献:

[1]田代华.《灵枢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9.

[2]巢元方.《诸病源候论》[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

[3]张志峰.《诸病源候论》病因学成就探析[J].中医杂志,2011,52(20):1723-1725.

[4]姜文熙.《诸病源候论》中的养生方和导引法[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0,17(4):51-53.

[5]陈宪海,陈召华,周钦荣.《诸病源候论》论治肺胀特色及对现代临床的启示[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3):503-505.

[6]黄叶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功能锻炼及康复效果评价[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24):3378-3381.

[7]蔡中立.呼吸功能锻炼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慢性病学杂志,2018,19(4):466-467.

猜你喜欢
病因病机
经筋理论对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指导意义
中西医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研究进展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进展
傅金英教授治疗脾虚湿热型带下病经验
谭波诊治脑中风恢复期验案2则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医诊疗的对策分析
浅谈黄帝内经对失眠病因病机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