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 名助产士共情能力调查分析

2020-08-15 08:19王金艳吴丽萍邢丽莉龚晶晶
护理学报 2020年14期
关键词:助产士共情条目

王金艳,吴丽萍,邢丽莉,龚晶晶

(1.北京协和医学院 护理学院,北京100144;2.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妇产科,北京100044)

共情又称“移情”“同理心”,是一种能感知并理解他人的内心感受和经历, 并恰当地做出反应的能力[1]。 研究表明共情不仅有助于患者建立积极的情绪体验,提高患者满意度,而且与护士个人的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2]。 助产士是为孕产妇提供服务的重要人员, 工作中除了应对正常分娩, 还需要处理流产、畸胎引产、死产等情况。 无论何种情况对孕产妇来说都是重大的应激事件, 都需要富有同理心的助产士的理解和陪伴。 国外研究显示[3],助产士在分娩过程中给予共情护理会对产妇的分娩过程产生积极的影响,帮助产妇成为一个自信的母亲;国内李幼娟等[4]的研究显示,助产士使用共情,可显著减轻会阴裂伤的程度,增加产妇的满意度。目前国外对于助产士共情能力的调查研究报道不多[5],而国内尚无针对助产士共情能力的调查, 更多关注的是护士的共情能力[6-7]。 因此本研究对助产士的共情能力进行调查分析, 为有针对性的提高助产士的共情能力提供依据,为孕产妇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采用滚雪球抽样的方法,于2019 年3—5 月对全国25 个省市80 余家医院的297 名助产士进行了调查。 纳入标准为:取得母婴保健资格证书(助产士从业资格证)≥1 年的助产士,告知研究目的后自愿加入的研究者;排除标准:有从业资格证,但现在不从事产房助产接生工作,或无法独立完成网络问卷的助产士。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

1.2.1.1 一般情况调查问卷 问卷为研究者本人通过查阅相关文献[8-9]自行设计,包括年龄、护龄、医院等级、文化程度、职称、有无自然分娩经历、是否参加过与共情相关培训、 自感工作满意度和自感工作压力大小等16 个条目。 其中15 个条目为闭合性问题,1 个条目为开放性问题。

1.2.1.2 杰弗逊共情量表中文版(the Jefferson Scale of Empathy Health Professionals, JSE-HP) 我国学者安秀琴[9]对JSE-HP 进行翻译、回译和文化调适,完成了JSE-HP 中文版, 该量表包括20 个条目,包括观点采择(10 个条目)、情感护理(7 个条目)和换位思考(3 个条目)3 个维度。 采用李克特7 点评分制,在量表中,10 题正向计分,10 题反向记分。 由于量表各维度条目数不同, 因此采用得分率对量表的总体得分和各维度得分进行转换,得分率=总体得分(或各维度得分)/量表满分(或各维度满分)×100%。量表总得分即为全部条目得分总和, 得分范围是20~140 分,得分越高,反映共情水平越高。其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 α 系数为0.75,分半信度系数为0.77,重测信度为0.66,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并且简单易行。

1.2.2 资料收集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星网上调查问卷,为保证无漏答,将所有题目设为必答项。 为确保调查质量,每个IP 地址仅限作答1 次,在问卷中设置统一指导语,对研究目的及相关概念进行解释,并增设了从事助产工作年限及目前是否仍从事助产工作两项必答项, 以便后期对不符合的问卷进行排除。研究者系统学习了问卷调查方法后,借助网络将问卷发送到中华助产士专科培训微信群, 并请求群成员将问卷转发至自己所在医院的产房助产士群,对助产士进行调查。数据收集好后,直接在问卷星后台下载数据, 逐个检查问卷, 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数据。 本研究回收问卷297 份, 剔除从事助产工作年限<1 年者11 人,剔除现在不从事助产工作者8 人,剔除选项全部相同或规律作答数据3 份, 有效问卷275 份,有效率92.6%。

1.3 统计分析方法 运用SPSS 22.0 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并录入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最大值和最小值比较,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 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t 检验等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所有P 值均表示双侧概率,P<0.05 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有来自25 个省市的297 名助产士接受调查,有效问卷275 份,全部为女性。 275 名中来自于三级医院者242 名,来自于二级医院者33 名。 在地域分布上,华东地区42 名,中南地区34 名,华北地区136 名,西北地区35 名,西南地区21 名, 东北地区7 名。 年龄22~29 岁92 名,30~40 岁141 名,41~55 岁42 名; 护龄1~10 年134名,11~20 年93 名,21~35 年48 名; 护士长28 名,普通助产士247 名;大专及以下学历65 名,本科及以上学历210 名;护士32 名,护师145 名,主管护师及以上98 名; 正式在编助产士134 名, 合同护士115 名,派遣护士26 名;已婚225 名,未婚50 名;无自然分娩经历者165 名,有自然分娩经历者110 名;参加过共情相关培训者141 名, 未参加过共情相关培训者134 名;对工作满意者146 名,持一般态度者111 名,不满意者18 名;自感工作压力大程度轻者14 名,程度中者116 名,程度重者145 名。

2.2 助产士共情能力总体得分情况 助产士共情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见表1, 助产士共情能力总分为(113.90±13.13)分,总得分率为81.36%。 各维度得分率在79.67%~82.36%, 由高到低依次为观点采择维度,情感护理维度,换位思考维度。

表1 助产士共情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情况(n=275,±S,分)

表1 助产士共情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情况(n=275,±S,分)

项目观点采择情感护理换位思考总分得分57.65±6.96 39.51±5.71 16.73±2.82 113.90±13.13得分率(%)82.36 80.64 79.67 81.36

2.3 不同特征助产士共情能力得分比较 不同特征助产士共情能力得分比较见表2, 参加过共情相关培训的助产士共情能力高于未参加培训者; 对工作满意度不同的助产士共情能力存在差异,LSD-t检验结果显示对工作满意的助产士共情能力高于对工作不满意者和持一般态度者, 而持一般态度者和对工作不满意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不同特征助产士共情能力总分比较(n=275,±S,分)

表2 不同特征助产士共情能力总分比较(n=275,±S,分)

项目年龄(岁)<30 30~40>40护龄(年)1~10 11~20 21~35医院等级二级三级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下本科及以上职称护士护师主管护师及以上自然分娩经历人数得分 统计量F=0.479 P 0.620 92 141 42 114.98±13.48 113.30±13.09 113.50±12.69 F=2.062 0.129 134 93 48 115.22±14.13 111.69±11.86 114.48±12.27 t=0.838 0.403 33 242 115.70±12.51 113.65±13.22 t=0.436 0.663 65 210 113.28±12.32 114.09±13.40 F=2.600 0.076 32 145 98 115.56±12.97 112.20±13.83 115.87±11.85 t=0.581 0.562有无110 165 114.46±13.21 113.52±13.11参加过共情培训t=2.064 0.040有无141 134 115.48±13.46 112.23±12.62自感工作满意度不满意一般满意自感工作压力程度程度轻程度中程度重F=7.326 0.001 18 111 146 109.72±17.27 110.93±12.67 116.67±12.35 F=1.197 0.304 14 116 145 118.43±14.96 114.38±13.21 113.08±12.87

3 讨论

3.1 助产士共情能力现状 本次调查的275 名助产士共情能力总分为(113.90±13.13)分,高于万群芳等[10]在四川省10 所医院测得的471 名护士的共情能力(111.10±15.26)分;高于高歌[11]报道的200 名重症监护室护士的共情能力(109.69±10.54)分。 总体来看, 助产士的共情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究其原因:(1)本次研究对象助产士均为女性,且服务的对象也都是育龄期女性,这与其他几项研究不同。虽然性别对共情能力的影响仍有争议, 但女性之间相似的情感体验和经历, 更容易激发助产士对分娩过程中的女性的关心和理解。 (2)相对于其他科室,产房中助产士与医生的配合更加密切, 团队协作能力更强。 这种团结和谐的氛围利于助产士在临床中更好的应用共情。 周晶娟[12]在对肿瘤科护士共情能力进行调查时指出, 医护关系和团队合作是肿瘤科护士共情能力的重要预测变量,这也支持了该观点。 (3)同时周晶娟[12]研究中指出人格中的宜人性和开放性是共情能力的重要预测变量。产房快节奏,多变数的工作性质逐渐培养了助产士自信开朗,豁达乐观,直率变通的性格。 这使得助产士与产妇的沟通更加直接有效,可以迅速与产妇建立亲密关系,共情能力更高。

此外, 通过本研究可以看出助产士在换位思考维度得分相较于其他2 个维度略低。 分析原因为:(1) 孕妇从进入产房待产到分娩后离开产房的时间相对较短,这使得助产士对她们的了解不够深入,难以设身处地站在她们的立场来思考问题。(2)助产士在临床工作中常常会涉及到产妇的孕产史、 性生活史甚至是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等隐私, 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助产士换位思考的难度。

3.2 影响助产士共情能力的因素分析

3.2.1 助产士共情能力与有无参加共情相关培训有关 本研究结果显示参加过共情相关培训的助产士共情能力高于未参加培训者。 有学者认为共情可以分成治疗性共情和基本共情2 类[13],治疗性共情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来提升的。 这也证明了共情能力的提高可以通过组织相关的培训来实现。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使用多种培训方法,提高护士共情能力。有学者将其归结为以下3 类:传统课程讲授模式;专业技术培训模式和体验式学习模式[14]。 传统课程讲授模式主要是教授基本理论和基本技巧, 对提升共情能力有一定的作用,程迪等[15]的研究结果证实了这一观点。 焦妙蕊等[16]应用专业技术培训模式,通过开展以职业认知为主的共情能力训练对职业倦怠的护士进行共情培训,效果明显。 王方等[14]结合了情景模拟、角色互换、巴林特小组培训3 类培训方法,使用共情4 步法对护士进行培训, 主要步骤是理论培训、共情应答培训、共情体验、情景模拟演练和经典案例分析。 该方法使得理论,技能和体验融合,发挥每种方法的优势,取得较好效果。 此外,有学者将朋辈教育式实践方案与上述方法相结合[16],也有学者使用阅读疗法对护士的共情能力进行培训[17],效果显著。 提示临床实践可尝试以上方法训练助产士的共情能力,尤其应注重对换位思考维度的训练。

3.2.2 助产士共情能力与工作满意度有关 本研究结果表明, 对工作满意度高的助产士共情能力高于对工作不满意者和持一般态度者。 张霓[18]指出,积极状态下个体可以更多的满足对方的需求, 更容易在观点采择和情感方面产生共情。 对工作满意度高的助产士,凭借着对助产工作的热爱,全身心的投入到保障母婴安全的工作中,在产程中关心理解支持患者,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为其提供服务;同时,组织氛围可以对护士的同理心产生影响,提示护理管理者需竭力创建支持性的科室氛围,营造和谐包容的科室文化,恰当满足助产士的合理要求,关注助产士的情绪变化,提供心理支持,充分调动助产士的工作积极性。 李欣等[19]的研究指出通过在护士群体中开展量化岗位管理,明确岗位职责,按照护士层级合理排班,发挥绩效考核的作用并以小组为单位建立护理团队,可以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度,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猜你喜欢
助产士共情条目
研究分娩室助产士职业暴露的易感染因素及护理措施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COSMIN-RoB清单中测量工具内容效度研究的偏倚风险清单解读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助产士分级授权管理对产房质量控制的影响分析
全球还需900万护士和助产士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