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北京市青少年发展现状调查报告》正式发布

2020-08-15 13:36
中华家教 2020年3期
关键词:自主性学业理想

在去年发布的《2019北京市青少年发展现状调查报告》中,特别关注了青少年的学习动力和人生理想、青少年所面临的压力问题、青少年对应外部世界(互联网世界)的方式等问题。此调查问卷在新东方北京地区的初、高中学生中进行调查,共计26994份有效回答,其中初中生占比65%,高中生占比35%。

青少年的自主性与人生理想。通过调查显示,当今青少年有较强的自主性和自主判断力,并有一定的人生理想,但从年龄层次上进行分析,高中阶段相比初中阶段,“大部分事情能够很好地处理,有自己的想法”的学生比例有所下降,而“对事情没有太多自己的想法,都在家长和老师指导下处理事情”的学生比例有所上升;青少年自主判断力和人生理想的相关数据也有同样的显示情况。因此可能存在的理论假设:随着学生课程的增多、学习难度和学习压力的增加,社会、学校和家长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过分关注,使得中学生主体人格发展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从调查数据上可以看出,对生活有思考、有自己的人生理想并按照自己想法安排人生的孩子,其学习情况更优良,这也提醒家长,学生建立明确的人生意义和理想更有可能成为其学习动力,并转化为良好的成绩。

青少年承受较大的学业压力,解压渠道不足。从数据显示,青少年面临较大的压力,尤其是高中阶段,有高达74.8%的学生表示有压力;从压力类型来看,“学业压力”比例最高,达到94.8%,其次是“关于自我的压力(如自我价值)”和“人际压力”,分别是30.2%和26.6%,中学生面临较大的升学压力和对于自己价值的怀疑以及较为复杂的人际关系。然而,在遇到学业压力和情绪困扰时,选择向他人倾诉的学生比例仅占58.3%和53.5%。这意味着有40%多的青少年在遇到压力和困难时,不选择向人表达,困扰会长期积压在心里得不到疏解。

网络生活已经成为青少年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青少年作为互联网新媒体时代的“原住民”,是互联网的主力军。通过数据发现,近五成中学生每天上网时间在3小时以内,占比44.9%,这表明互联网会对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重大影响。青少年主要通过手机的途径进行上网。在关于对“上网主要目的”进行的回答中,有68.9%的学生选择“学习”,其次是“聊天”和“娱乐”分别占66.4%和62.2%,这说明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学生重要的學习、沟通和娱乐的平台,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频繁使用手机也成为亲子矛盾的导火索,近九成青少年表示曾因手机问题与家长发生冲突。

此调查报告为家长们能够营造积极、平等、互相尊重和支持的家庭氛围,助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三点建议:

第一,家长应充分尊重孩子的自主性和人生理想。提升成绩的关键是建立学生的自主性和人生目标。

第二,倾听孩子的声音。关注学生的心理压力,通过建立相互尊重和相互支持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和同辈关系来解除压力;有效增加青少年的休闲时间。

第三,提升家庭媒介素养,共同营造亲子共享新媒体的良好氛围。

来源:“家庭教育与共同成长”课题。

猜你喜欢
自主性学业理想
自主性数学课堂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无人机自主性分级标准浅析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基于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与水平划分
乐学善悟,让数学复习更有效
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调研报告
业精于勤
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及其教学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