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自我成长的初心才有广阔未来

2020-08-15 13:36佟新
中华家教 2020年3期
关键词:自主性青少年家长

孩子们如何看待自己

青少年的自主性最核心的表现是他们如何看待自己、看待未来。在调查过程中,常常遇到很多焦虑的家长,在他们的眼中,孩子就是一个大宝贝,但事实上,大概有50%的中学生是有自己想法的,并且能按自己的想法做出决定。但同时我们也会发现,大概有33%的孩子表示他们无法实现自己的想法。所以自主性是有了,但是能不能做出选择,就和我们的社会环境连在一起了。家长、

分享给大家一个初一孩子说的话

“爸爸妈妈,我的确是逆反,我承认我逆反。我就想让你们知道,你们要尊重我,要听听我说的话,我希望得到你们的认可,而不是每件事情都在你们的安排下。”家庭、学校、社会都是孩子的环境,我们要去反思这个环境。另外我们还发现:当家长和老师意见不同时,有接近一半的孩子会表示:“我谁都不听,我听我自己的”。即便有些孩子在父母面前很乖,也不意味着他没有想法,他会有一套自己的想法来与家长应对。

同时,调查结果还显示,51%的中学生有自己的理想,甚至有人生规划,但依然有20%的孩子表示对未来没有什么想法。一个有人生理想、有目标的孩子,他的学业成绩很明显的处在优秀的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所以,如果一个孩子能够树立好人生目标,就代表着他的心智已经趋于成熟。当他心智走向成熟的时候,学习就有动力,成绩也就会处在一个优秀的状态。

孩子们的压力非常大

当今社会,青少年的压力大,并成为严峻的社会热点问题。从积极的角度来讲,压力不可怕,压力就是挑战。当我们敢于面对挑战时,就可以把压力变成动力。但是对于一个青少年而言,他遇到压力的时候,能不能找到适当的解压方法,对其成长也是非常重要的。

调查发现,高中学生的压力是很大的,接近85%的孩子都认为自己有压力,初中生相对好一些,大概有60%左右,这是现在教育的现状。通过数据显示,学生95%的压力来自于学业。当家长盯住成绩的时候,要知道这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压力。如果有压力,却长期得不到倾诉和疏解,会对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

倾诉是青少年的解压方式之一青少年应对不同压力的倾诉对象有所不同。有接近60%的孩子面对学业压力,会去表达和倾诉。也有53%的学生在面对情感、情绪压力的时候,愿意去倾诉。对于这个数据,更引起我们关注的是,有约45%的学生不愿意倾诉。他们认为自己有压力,但不想说,甚至会把这种压力内化,这是家长们应该警惕的。

家长要学会倾听有时候孩子倾诉了,但并没有被家长重视。孩子说没考好的时候,其实他需要的是一句理解,但家长常常回复的是,“你怎么考这么差!”孩子便立刻闭嘴了,这样,一个可以和父母分解压力的途径就被关掉了。我建议家长要学会“听到”孩子的声音,“听到”就是重复一遍,当你重复一遍孩子说的话的时候,很可能就听出了他的焦虑。

休闲可以释放孩子的压力家长曾对我讲:“我家孩子明天就要参加一个重要的考试,可他居然还想去踢球,我都替他着急啊!”其实不用着急,接近70%的孩子认为休闲是可以释放压力的。如果他坐在屋子里一直复习,给他的压力可能反而会更大。很多孩子的自主性超出了父母的想象,要给他们足够的空间。

网络对孩子究竟是福是祸

未来是什么?其实我们不知道,也预想不出来。2019年5月发布的《新媒体时代家庭媒介素养认知现状调查报告》指出,至201 8年底,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为1.69亿,其中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3.7%,近九成的未成年网民会使用互联网从事学习等相关活动。

现在是年轻人的世界,他们出生在遍布网络的环境。我们发现,每天上网已经成为孩子们生活的一部分,近五成的孩子每天使用网络的时间在2-3个小时,个别孩子甚至超过了10个小时。

网络已经是孩子生活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个不上网的孩子,他基本不会有朋友。但几乎所有家长都提出了一个问题:孩子爱玩手机怎么办?手机已经成为孩子社交的一部分,也是他学习的一部分。所以家长们很矛盾也很焦虑,怕孩子接触网络以后,受到不良的影响。可以说手机已经成为亲子关系里面的一个结,这个结一定要打开,按中国文化来讲,所有的事情都是宜疏不宜堵的。

应对未来的三要素

要让孩子立志有研究表明,有理想、有人生规划的孩子成绩会好一些。其实青春期的孩子都是哲学家,对于很多青春期的孩子,最困扰他们的问题是: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我的未来是什么?然而这些问题,得不到正常的、正确的、他们想要的解答时,当他们的苦闷找不到出路的时候,他们可能就会走向我们并不期望的那一面。家长和老师们要从生命的意义上,让孩子有机会去畅谈人生的目标、理想、困惑。我觉得生命教育这门课程,应该纳入日常的课程当中。特别是当社会、学校周边出现了一些极端事件的时候,不要选择掩盖,而是应该及时地回应学生们的困惑。

学会理解孩子当孩子表达自己,对自己不满意的时候,家长不要想着去解答。当孩子和朋友出去游玩的时候,家长也要鼓励他们。要知道,青春期的孩子,他和同辈的关系,可能远胜于父母。

相信互聯网、相信孩子我相信,互联网的产生,它的主要方向是正向的。孩子们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更大的空间。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相信孩子有判断能力。我们用“堵”的方法,是无法堵住互联网不良信息的,但如果孩子具有了选择能力,我相信他所得到的会是正向的、积极的知识。

佟新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自主性青少年家长
自主性数学课堂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无人机自主性分级标准浅析
家长错了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乐学善悟,让数学复习更有效
家长请吃药Ⅱ
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及其教学应用
犯错误找家长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