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主题班会课程化体系的建设探究

2020-08-19 00:26肖芳浩汤伟明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49期
关键词:调动班会思政

肖芳浩 汤伟明

[摘           要]  实现主题班会课程化,有利于最大化发挥主题班会这一教育形式在思政教育方面的内在价值,改善整体思政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与健全的人格。主要对高校开展大学生主题班会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厦门工学院教学改革实例,探究高校建设大学生主题班会课程化体系的具体策略,旨在提供具备一定参考意义的借鉴。

[关    键   词]  大学生主题班会;课程化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49-0096-02

作为班级教育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主题班会是高校教育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1]。厦门工学院为适应“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全力推行通识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主题班会系统化、规范化、课程化,并以主题班会为基础,开设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通过这一课程对学生展开全方位的思政教育,取得了不错的教育实效。

通过对我校开展主题班会课程化实践的经验进行总结,笔者认为,构建主题班会课程化体系,对于高校最大化发挥主题班会在各方面的积极作用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需要通过正确分析、全方位把握主题班会开展现状,正视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采取科学策略开展建设工作,切实有效地推进主题班会课程化体系建设工作。

一、大学生主题班会开展现状分析

(一)整体缺乏重视力度

尽管主题班会在高校中是一项较为普及的集体活动,但较多高校都对大学生主题班会缺乏重视力度,既没有充分认识到主题班会的实质与内涵,又未能精准把握主题班会与思政教育之间的关系,因此没有给予主题班会应有的重视,导致主题班会这一教育方式大部分时间都流于形式,未能发挥实效。根据调查结果,虽然大部分高校各个学院下的各个专业,每周会由辅导员组织一次主题班会,但是在这些主题班会上,大部分时间均由辅导员进行简单的总结与说教式教育,未能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因而无法发挥主题班会的价值与作用,導致主题班会流于形式。

(二)没有将主题班会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要想有效地开展大学生主题班会,高校必须具备明确的目标,以此突出班会课的主题性,将大学生组织起来共同就某一问题展开探讨,有效调动大学生的主体能动性[2]。然而,由于没有将主题班会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因而导致主题班会缺乏明确的开展目标和实质性的内容,缺乏实效性。在这样的主题班会中,组织者往往是“想到什么说什么”,因而缺乏条理性,很难真正发挥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不能真正落实好“课程思政”理念的要求,虽然消耗大量时间与精力成本,却无法真正取得成效。

(三)没有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大学生是主题班会的参与主体,只有将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才能最大化地实现主题班会的作用,真正达成通过主题班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然而,目前高校所开展的主题班会,通常都是由班主任或辅导员所主导,大学生在主题班会中处于极为被动的地位,因而参与热情和讨论兴趣不高,许多大学生在主题班会开展的过程中都出现了分心走神的情况,对于主题班会探讨的主题与内容缺乏了解兴趣,同时也未能展开相应的独立思考。此外,由于未能将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方式有效地引入主题班会开展过程之中,因而主题班会组织者也很难调动学生在主题班会上展开相关讨论。

二、高校有效建设大学生主题班会课程化体系的具体策略

(一)遵循主题班会课程化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在“课程思政”理念的指导下,主题班会课程化体系建设实际上有着明确的指导理念与必须遵循的原则。具体而言,高校在开展大学生主题班会课程化建设工作时,需要重视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以生为本原则:高校应将学生作为主题班会开展的中心,从学生的特征与实际需求出发,根据不同年级、不同阶段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设置班会主题、流程,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围绕班会主题展开思考和讨论。在此方面,高校需要调动学生参与到班会主题选择与班会流程设计过程之中,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在主题班会中的参与度,提高学生的积极性。(2)科学性原则:高校需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及认知规律,从他们的认知规律出发展开主题班会建设,以此增强主题班会的针对性。在此方面,高校还应结合不同年级思政课程的主要特征,进一步确保班会主题与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兴趣爱好。(3)体系化原则:高校需要确保不同的班会主题之间具有内在逻辑上的一致性,以此使主题班会形成一个完备的体系,真正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3]。在此方面,高校可以参考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材的内容,根据教材的整体框架来展开主题班会体系的构建,确保每一个班会主题之间具备密切联系与内在逻辑上的一致性,从而加快主题班会课程化进程[4]。

(二)优化主题班会开展方案设计

对大学生主题班会的开展方案进行完善,优化大学生主题班会的内容与形式,是大学生主题班会课程化体系建设的一个关键性环节[5]。为此,高校需要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丰富主题班会的内容:高校应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合理规划班会主题,同时借助互联网等多种工具,围绕主题对班会内容进行丰富和完善。比如,将大学入学教育、大学生军事理论、心理健康教育、养成教育、人身安全教育等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课程内容融入其中,拓宽知识面,有效地引导学生展开思考与实践。根据目标的不同,主题班会主要包含学习能力、人格培养、生活能力、职业能力、团队管理协作能力等方面的内容,以此全方位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渗透至主题班会之中,进一步落实好主题班会课程化建设应遵循的体系化原则。(2)拓展主题班会的形式:除传统的讲授、观看视频等形式外,教师在班会中还应引入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创新性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比如,在开展“诚信”主题班会时,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模拟相关情境,让不同的学生分别在情境中扮演不同角色,然后从角色心理出发,按照“诚信”这一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展开交流讨论,以此增进他们对于“诚信”的理解,推动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践行这一价值观的要求。又如,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学生在主题班会上围绕某一核心价值观内容展开即兴主题表演,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有效调动起来,增强主题班会实效。(3)调动学生参与到主题班会开展方案设计之中:高校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组织学生展开对于班会讨论主题的投票与探讨,同时调动学生围绕班会主题,自主搜集整合相关材料,以此调动学生参与到主题班会之中,进一步实现对学生主体能动性的高效调动。

(三)重视发挥学生实践主体作用

唯有充分发挥学生在主题班会中的实践主体作用,高校才能真正将主题班会以课程的形式固定下来,有效建设相应课程体系[6]。为此,高校需要推动教师在开展主题班会的过程中为学生创造充分的思考与探究空间,调动学生主动围绕班会主题展开讨论。与此同时,教师还应推动学生在课外展开相应实践,以此有效实现主题班会这一形式向学生生活的延伸,切实增强学生的实践主体性。在此方面,高校可以组织学生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选出班干部,将主题班会组织权交给班干部,推动班干部参与到主题班会的开办之中,由班干部来负责协调主题班会的讨论过程与活动过程,进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更好地对学生进行调动。在讨论活动之外,高校还应重视进一步丰富主题班会的形式,以此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实践主体作用。除在主题班会上组织学生展开角色模拟等活动之外,高校还应重视与本地社区、企业等社会组织進行合作,以此拓展主题班会的发展空间[7]。

三、结语

总之,“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必须更新教育理念,突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之局限性,重视开展主题班会课程化建设活动,以此有效应用主题班会这一形式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合力。为此,高校需要遵循主题班会建设的一系列原则,对主题班会的内容与形式进行优化设计,重视发挥学生的实践主体作用,从而真正落实好“课程思政”理念的要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倩,张朋刚.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9(21):210-212.

[2]郑云云.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实施的必要性研究[J].才智,2017(15):194-195.

[3]陈小容.高职院校主题班会课程化的探索与实践[J].新丝路:上旬,2019(5):92-93.

[4]曾慧.高职院校主题班会课程化体系的构建[J].青春岁月,2018(1):105.

[5]黄芳萍,吴小荣.高职院校主题班会课程化建设的实践探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0):98-100.

[6]陈晓娇.浅议高职院校主题班会课程化建设[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19(21):54.

[7]邓忠.高职学院主题班会课程化建设[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7(5):92-94.

◎编辑 李 争

猜你喜欢
调动班会思政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浅谈调动学生数学学习动力
妈妈画上老年妆出席班会孩子落泪
浅谈如何发挥主题班会作用提高高中德育教育时效性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数独驾到
响鼓
微班会:管窥班会的现实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