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管理系统对社区妇女乳腺癌知识知晓率及筛查行为的影响

2020-08-21 06:19
临床护理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知晓率筛查管理系统

文 莹

乳腺癌是目前全球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而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近年乳腺癌发病率最快的国家之一[1]。据报道[2],乳腺癌发病年龄逐渐趋向年轻化,而目前临床对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因此,早期预防及筛查是应对乳腺癌的有效手段之一。开展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乳腺癌相关知识,是辅助早期预防及筛查的重要方法,但传统的健康宣教模式存在内容枯燥、形式单一等问题,未能有效达到宣教作用[3]。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在医疗卫生领域被广泛应用。研究显示[4,5],移动信息技术应用于患者身份识别、肿瘤及各种慢性疾病具有较好的优势。本研究以社区654名妇女为研究对象,探讨健康教育管理系统对社区妇女乳腺癌相关知识知晓率及乳腺癌筛查行为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6月~2018年12月本社区的654名妇女。纳入标准:(1)年龄25~73岁,均未患过乳腺癌的女性;(2)无药物或酒精依赖史;(3)具备基本沟通与理解能力;(4)无危及生命的严重合并症;(5)长期居住本社区且未来两年没有搬离计划;(6)本研究经伦理主管部门批准,均知情并同意,且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1)妊娠或哺乳期妇女;(2)伴严重躯体疾病;(3)合并精神障碍、严重心理疾病;(4)因身体状态、家庭等原因中途要求退出,研究期间失联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30名和对照组324名。观察组平均年龄(40.23±4.38)岁;文化程度:小学61名,初中及高中172名,大专及以上97名;生育次数:<2次295名,≥2次35名;基础疾病:糖尿病115名,高血压97名,其它128名。对照组平均年龄(40.48±4.31)岁;文化程度:小学63名,初中及高中170名,大专及以上91名;生育次数:<2次291名,≥2次33名;基础疾病:糖尿病111名,高血压98名,其它125名。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APP客户端建立健康教育管理系统进行宣教。

1.2.1建立健康教育管理系统APP 主要分为调查问卷及乳腺癌相关知识宣教两个板块,可借助无线局域网传输至智能手机、移动平板电脑及电视。

1.2.2设计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乳腺癌相关知识及乳腺癌筛查行为,参考李银平等[6]、沙蕊等[7]设计的调查问卷,并通过分析本社区自身情况加以改进。其中,乳腺癌相关知识问卷设8个项目,筛查行为调查问卷设5个项目,每个项目下设5个选项,点击“√”则代表选中该选项,点击“其他”可输入文字,每个项目均可多选。

1.2.3制作乳腺癌相关知识宣教内容 (1)将乳房及腋下可能出现的病变部位标出,并由护理人员或相关专业人员制作成时间为1min的动漫视频,使研究对象了解乳腺癌的具体部位及病变症状,如乳腺肿块、乳头回缩及腋下淋巴结肿大等。(2)由护理人员或相关专业人员将筛查乳腺癌的各项行为及具体方式制作成2min的3D动画,帮助研究对象明确各类筛查方法。(3)由护理人员录制乳腺癌的预防和应对措施视频,如保持适量运动、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等,时间约为1min,以帮助研究对象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将相关视频及动画储存于健康教育管理系统APP相对应的分类中。

1.2.4应用健康教育管理系统APP 通过无线局域网传输APP至研究对象的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并由护理人员告知使用方法,纳入研究的第1d按照健康教育管理系统APP中调查问卷的问题依次询问其各项情况,完成后由护理人员及研究对象直接在APP内签名,调查问卷将自动保存。点击乳腺癌相关知识宣教内容,向研究对象展示疾病相关视频及筛查行为动画等,并保证研究对象及其家属能自行操作。与研究对象沟通后设置闹钟并做到每日定点提醒,使其进行乳腺癌相关知识学习。两组均进行为期3个月的健康教育干预。

1.3 观察指标

乳腺癌相关知识知晓率:参考相关文献[6]并结合本社区自身情况制定调查问卷表,包括乳腺癌的常规检查方法、相关危险因素、早期临床症状等8个项目,采用0~4分评分法,每项得分>2分为知晓。筛查行为:调查问卷制定参考相关文献[7]并根据本社区自身情况进行相应修改,包括自我观察、自我检查及临床筛查3个维度,共5个条目,取每个条目得分的平均值进行比较。均于两组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各评估一次,如有不能独立完成,可在护理人员或家属协助下完成。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乳腺癌相关知识知晓率的比较,表1

表1 两组乳腺癌相关知识知晓率的比较 n(%)

2.2 两组乳腺癌筛查行为评分的比较,表2

表2 两组乳腺癌筛查行为评分的比较 (分,

3 讨论

目前,乳腺癌已成为全球女性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8]。据文献显示[9],发达国家通过长期开展大规模乳腺癌筛查,使近3年乳腺癌死亡率显著下降。由此可见,早期筛查行为对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影响。但目前我国大多数妇女因缺乏对乳腺癌相关知识的了解及早期筛查的意识,往往在首次就诊时便已处于中晚期,延误了救治的重要时期。因此,提高乳腺癌相关知识知晓率,培养乳腺癌筛查行为对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发现[10],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宣教的乳腺癌手术患者(91.43%)对乳腺癌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对照组(65.14%)显著提高;王靓等[3]通过对乳腺癌术后患者采取个体化健康教育也发现,根据不同患者制订个体化健康教育方案有利于提高患者乳腺癌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治疗依从性。表明传统宣教模式已难以达到预期宣教效果。本研究观察组通过APP客户端建立健康教育管理系统,以多元化、全面性的方式进行健康宣教。结果显示,观察组乳腺癌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健康教育管理系统有利于提高乳腺癌相关知识知晓率。原因为健康教育管理系统APP可通过动漫视频帮助研究对象直观的获取其所需信息,避免因沟通不便或理解能力不足等问题,影响对乳腺癌相关知识的知晓度。此外,健康教育管理系统中对于乳腺癌相关知识的宣教方式与传统健康教育模式中的口头及书面讲解相比具有一定新颖性,更易引起研究对象对乳腺癌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从而加深对相关知识的记忆程度。王佳等[11]对乳腺癌术后输液港化疗患者延伸护理的研究也表明,应用微信平台进行宣教有利于提高患者对输液港知识的知晓度。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经健康宣教后乳腺癌筛查行为较干预前均有所提高,表明积极进行乳腺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对乳腺癌筛查具有重要意义。但本研究应用健康管理系统的观察组筛查行为较对照组更高,Bert F等[12]研究结果也显示,应用智能手机及应用程序能有效提高乳腺癌筛查依从性。这是由于健康教育管理系统中借助3D动画模拟各项筛查行为的具体操作方式,加之护理人员的解说使学习过程更生动形象[13]。3D动画讲解较传统宣教的口头讲解更为具体,通过同时刺激研究对象的视觉和听觉,更易加深其印象。且动漫视频及3D动画可反复播放,加之可传输至智能手机、移动平板电脑等便于携带,方便随时学习[14]。此外,健康教育管理系统能在研究对象允许的情况下设置每日定点闹钟,可有效督促研究对象每日学习以加深记忆。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管理系统能通过直观、具体的宣教方式,有利于提高社区妇女乳腺癌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改善乳腺癌筛查行为。

猜你喜欢
知晓率筛查管理系统
点赞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体检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NRS2002和MNA-SF在COPD合并营养不良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智力筛查,靠不靠谱?
基于LED联动显示的违停管理系统
海盾压载水管理系统
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知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