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孕妇妊娠期尿路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研究

2020-08-21 06:19胡茂研吴婉华张淑玲
临床护理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尿路感染性生活尿液

胡茂研 吴婉华 张淑玲

妊娠期尿路感染作为妊娠期常见并发症,主要因孕妇排尿速度降低,导致细菌滋生有关,该症状可引起感染性休克、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及妊高症等,若未能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还可导致胎儿出现早产、先天性畸形、发育迟缓甚至死亡等[1],对孕妇及胎儿健康水平均存在严重影响。研究表明[2],随着孕妇年龄的增加,尿路感染及胎儿窘迫等症状的发生几率也逐渐增加。钟君等[3]指出,孕妇每增加10岁,尿路感染的发生几率则提高1%~2%。本研究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进行诊治且出现尿路感染的7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危险因素并以此制定干预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进行诊治且出现尿路感染的70例孕妇作为感染组,年龄35~45岁,平均(39.78±3.49)岁。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治疗,且经检测未出现尿路感染的35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年龄35~44岁,平均(39.49±4.01)岁。纳入标准:(1)年龄≥35岁;(2)感染组经尿液培养及病原菌检测,符合尿路感染相应标准[4];(3)对照组经检测,排除尿路感染;(4)具有正常的认知能力及沟通能力;(5)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参与。排除标准:(1)于本次研究前进行免疫抑制剂治疗;(2)合并其他妇科疾病。

1.2 方法

1.2.1尿液标本取样及检测 对孕妇外阴进行常规清洁,并使用碘伏进行消毒,取中段晨尿,置于无菌试管内,在进行离心及沉淀处理后,将沉淀物涂抹于血琼脂培养皿中,于恒温箱中放置24~48h,观察菌株情况。

1.2.2基础资料的收集 采用我院自制的《患者基础资料调查表》对两组基础资料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年龄、受教育程度、个人尿路感染史、家族尿路感染史、妊娠史、分娩史、妊娠期间性生活情况、月收入、合并疾病(妊娠期贫血[5]、糖尿病[6])等情况。于清晨采集5ml空腹静脉血,对血红蛋白水平进行检测。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基础资料及合并症,对存在显著差异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妊娠期尿路感染单因素分析,表1

结果显示,两组年龄、受教育程度、个人尿路感染史、家族尿路感染史、妊娠期间性生活情况、合并糖尿病及贫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妊娠期尿路感染单因素分析

2.2 妊娠期尿路感染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2

以孕妇出现尿路感染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存在显著差异的影响因素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受教育程度、尿路感染史(个人、家族)、妊娠期间性生活情况、合并糖尿病及贫血均为高龄孕妇妊娠期尿路感染危险因素(P<0.05)。

表2 妊娠期尿路感染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尿路感染作为妊娠期女性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约为10%[7],由于妊娠期妇女其生理功能及内分泌水平的改变,加之因子宫体积的增大引起输尿管压力增加,导致孕妇出现尿流不畅甚至膀胱输尿管尿液返流等情况,加重了该疾病的发生,且由于孕妇尿液中水溶性维生素、氨基酸及葡萄糖等物质高于普通人群,为病原菌的繁殖提供了良好的场所[8]。高龄孕妇由于坐骨、耻骨、骼骨和骰骨相互结合部基本已经骨化,加之机体代谢功能降低,导致胎儿及孕妇危险程度升高。因此,对高龄孕妇妊娠期尿路感染情况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危险因素,进而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成为近年来妇产科医护人员研究的重点。

本研究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受教育程度、尿路感染史(个人、家族)、妊娠期间性生活情况、合并糖尿病及贫血均为高龄孕妇妊娠期尿路感染危险因素(P<0.05)。其原因,(1)年龄: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代谢能力及对外界病原菌的抵抗能力逐渐减退,孕妇对自身健康及胎儿生长发育等情况的关注程度及焦虑程度也显著提高,进而导致孕妇出现不良情绪,而不良情绪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孕妇内分泌系统及免疫功能,进而增加感染几率[9];(2)受教育程度:最新流调显示,我国孕妇高龄化趋势显著,且以具有高学历的高龄孕妇为主[10],但由于该类孕妇多数受教育程度高,能够自行了解相关妊娠及尿路感染等相关知识及自我保健方式,因此患尿路感染几率较低。对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高龄孕妇,其妊娠较晚的原因常为2次或3次妊娠,加之受教育程度较低或居住地区信息相对闭塞,导致其难以自行查阅相关信息,多依靠经验进行自我护理,进而引起尿路感染的发生;(3)尿路感染史:刘娇[11]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参与了尿路感染的发病过程。陈磊[12]研究具有家族病史的女性频发膀胱炎和肾盂肾炎的发病情况,认为频发尿路感染是可遗传的。本研究结果显示,有尿路感染史患者发病率更高。分析原因,可能为曾患过尿路感染的孕妇,因妊娠后机体内分泌功能的改变及免疫功能的降低,可导致体内存在的非致病性病原菌转变为具有致病性的病原菌,进而导致感染的发生,且以往尿路感染尚未完全康复,潜伏的细菌可在此情况下引起尿路感染;(4)妊娠期性生活:性生活可导致尿道口周围的病原微生物因挤压原因进入膀胱,进而引起膀胱炎等症状,之后病原菌随尿液下行,在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导致尿路感染;(5)糖尿病:糖尿病的发生可导致孕妇血浆渗透压升高,同时降低白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功能,影响了机体免疫功能,同时糖尿病孕妇尿液中糖分增加,高糖环境提高了细菌的繁殖能力,引发尿路感染;(6)贫血:伴有贫血的孕妇普遍存在营养水平低及免疫功能障碍等症状,因此难以抵御外界病原菌的入侵。

4 护理对策

4.1 加强健康宣教

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发布健康知识,提倡女性适龄生育,以降低因年龄因素导致不良情况的发生。

4.2 加强妊娠期间外阴卫生

(1)指导孕妇每日更换内裤,并对外阴进行清洗,保证每日充足的饮水量,且每隔2~3h排尿1次,以达到冲洗膀胱及尿道的作用;(2)在日常生活中及睡眠时应避免处于仰卧位,尽可能保持左侧卧位,以降低因体位及生理结构导致的尿液返流,促进尿液排出;(3)解泽强等[13]研究发现,导致高龄孕妇妊娠期出现尿路感染的病原菌以大肠杆菌为主,占全部病原菌的60%以上,大肠杆菌作为广泛分布于肠道内菌群,导致尿路感染的原因可能与排便后清洁肛门方式不正确有关,由于肛门与会阴处距离较短,加之孕妇因肢体活动程度受到明显影响等,在清洁肛门时极易导致粪便污染会阴部,进而导致尿路感染。因此,应指导孕妇在妊娠期间排便后,通过改变擦拭肛门的方向,使用纸巾由前向后擦拭肛门,以避免大肠杆菌的侵入。

4.3 节制性生活

在妊娠期间,应避免或节制性生活,同时在进行性生活后,应通过立即排尿等方式对尿道进行冲洗,以避免病原菌的侵入。

4.4 加强特殊人群的护理干预

在孕妇入院后,应通过有效沟通及评估,了解孕妇发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对既往史、现病史及家族史进行了解。(1)对存在个人或家族尿路感染的患者,应通过采取强化健康教育及护理监护等措施,提高孕妇对尿路感染发生原因、相关危险因素、预防措施的认知水平,开展有效的自我护理干预。同时,护理人员每日对孕妇情况进行巡护,了解并督促孕妇每日会阴处清洁情况,以避免感染的发生;(2)对伴有糖尿病或贫血的孕妇,应密切监测其血糖水平及血红蛋白水平,并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孕妇相应指标,以避免因血糖或血红蛋白等因素影响孕妇免疫功能。

4.5 提高孕妇营养水平

了解孕妇饮食习惯及对食物的喜好,通过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营养干预方案,指导孕妇多食用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对伴有糖尿病的孕妇,指导其多食用富含蛋白质且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低的食物,以提高孕妇免疫功能[14]。

4.6 对已出现尿路感染的孕妇,应行病原菌检测

选择具有针对性,且无法通过胎盘屏障、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刘梅云等[15]指出,可采用阿莫西林、氨苄青霉素等药物对孕妇进行治疗,同时应注意药物对胎儿发育的影响。

综上所述,高龄孕妇妊娠期尿路感染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受教育程度、尿路感染史、妊娠期间性生活情况、合并糖尿病及贫血等,针对该类孕妇,应通过提高其认知水平、加强妊娠期间外阴卫生、避免或节制性生活、加强营养等方式避免尿路感染的发生。

猜你喜欢
尿路感染性生活尿液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没听错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尿液检测可能会发现侵袭性前列腺癌
老年尿路感染的抗生素合理应用
性爱和谐有秘诀
性生活有“ 八 忌 ”
跟踪导练(三)
尿路感染 用药不同
几个月没有夫妻生活正常吗
尿液NT-proBNP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