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成长

2020-08-23 07:36李金梅
江苏教育 2020年14期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实践活动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学生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项目化学习是基于问题的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并执行项目的教学和学习方法。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化实施于德育活动中,基于学生视角开展项目活动、基于本地资源挖掘活动价值、基于社会实际聚焦真实问题组织实施,探索德育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化实施的有效路径,延伸道德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元认知、批判性思维、合作与沟通等关键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健康成长。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实践活动;自主成长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50-0033-03

【作者简介】李金梅,江苏省宿迁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江苏宿迁,223800)教研员,高级教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对学生而言,综合实践活动能引导他们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激发他们对事物的探究欲望,培养其实践学习的能力。然而,在这些积极作用发挥的同时,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也存在一些隐性弊端,比如具有明确的任务指向性,这多少偏离了思想品德实践教学的本质。当然,不是说这不好,但对学生来说,只是在学校的组织下亲身体验一下后便上交活动总结,或在校园网宣传报道一番,后面几乎不再有实际活动的跟进。因而,这种类似完成任务式的实践活动很难真正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使真善美的种子在学生的内心深处生根发芽。

从综合实践活动的隐性弊端来看,关键是要使实践性主旨既成为思想品德学科建设和课程实施的活力源泉,又以此成为学校德育体系内涵构建与拓展的基石。而以项目化学习重塑社会实践活动,不失为彰显思想品德课程实践性主旨的有效路径。项目化学习能够促进学科教育与道德教育的互融共进,旨在使综合实践活动从学校层面的“形象工程”转化为学生层面的自我需求,将德育的学校品牌效应转化为学生个体内化效应。本文结合“迎中秋,庆国庆”项目设计及实践活动,对项目化学习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实施进行分析。此项活动是在传统中秋佳节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为了让学生感受中秋文化和祖国幸福生活的美好。笔者特地组织了这次实践活动,让学生和家长们共同分享幸福时刻,充分感受参与、体验、创作的快乐,并且引导学生爱国从爱家、爱父母做起,全面提升学生的家国意识和爱国情怀。

一、“迎中秋,庆国庆”综合实践活动项目设计

1.主题内容设计。

在家庭中,以“爱祖国,常感恩,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主题开展实践活动。一是做一个快乐的“分享者”,查询有关中秋节的相关资料,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各地过中秋的习俗等,利用中秋节看望长辈,给长辈献月饼并送上祝福;二是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在家阅读关于“感恩”的书籍或经典红色书籍;三是做一个快乐的“小帮手”,利用节假日主动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体会父母的不易,当好父母的小助手。

在社会中,以“爱祖国,常感悟,发现身边的美”为主题开展实践活动。一是去社区、商场、街道等地方看一看国庆节的场景,访一访红色革命的胜地,追忆家乡的红色英雄,传承弘扬革命精神;二是观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并写观后感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增强民族荣誉感与自豪感;三是鼓励学生以不同方式去探索、学习、交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四是与家人一起到郊外走走,寻找秋天色彩中祖国发展的美。

2.项目实施回顾。

8天假期结束后,学生们回到了学校,校园里顿时充满了欢声笑语。这次假期综合实践活动记录表也收录了学生们这8天假期中点点滴滴的快乐与收获。在这次活动中,大部分学生参与了活动并完成了作业,以手抄报、图画等方式表达了对中秋佳节及传统文化的了解,以及对祖国母亲的热爱与祝福。家长们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帮助学生一起完成作品,与孩子共同成长。这次实践活动弘扬了中华文化,丰富了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内涵,而且激发了学生们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从以上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选取紧贴学生现实生活的课题,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方式,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等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情感,提升了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二、“三措并举”探索项目化学习路径

1.基于学生视角,开展活动项目。

学生是思品课堂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双重主体,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策划与设计,根據不同学生的观察和经验以及对社会资讯的感知,将活动的主题、设计与课堂学习的内容相结合,使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生的需求相契合,尽量通过对学生观察与感知等视角的挖掘,形成不同形态的、充满个性的活动项目。

通过学生对不同视角下社会实践活动的策划,丰富了学校道德教育活动的层次和内涵,从而将课堂学习与学生个体的社会化思辨衔接,实现了思品课堂学习与社会化思辨的衔接,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例如,交通志愿者活动和环保公益活动就是这样的项目化综合实践活动,在不同学生的眼里具有个性鲜明的探究意义。如“环保文明靠公益还是靠法治”“面对环境污染我们应该怎么做”“维护交通秩序,方便你我他”“我是小小交通指挥员”,这样的主题,策划得越细致,考虑得越周全,学生就会对主题式的项目化学习更有兴趣。

2.基于本地资源,挖掘活动价值。

综合实践活动是综合性、开放性的活动,教师可根据本地的地域优势,充分开发和利用好当地各种资源,开设主题鲜明的综合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应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立足学生身边的真实情境,充分利用当地独特资源,从地方性资源的特色内容中解读并提取出实践活动相对应的主题,由此成为项目化学习的支点,帮助和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挖掘出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

教师应充分利用本地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开发活动主题,认真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宿迁市周边有项羽故里、骆马湖湿地、三台山国家森林公园及乾隆行宫等自然和人文景观,笔者便引导学生开展“今天我是小导游”“我美丽的家乡”等主题活动,让学生近距离地感受家乡,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组织学生参观自然及人文景观的过程中,学生们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得到了提升。他们主动参与设计活动,组织调查小组,表达调查的感受,从而更好地认识到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形成“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的环保意识,增强综合实践活动的针对性。

除此之外,笔者还带领学生瞻仰马陵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参观雪枫公园。通过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革命先烈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激励学生不忘历史,牢记使命,努力学习。由此可见,这样的实践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了他们的实践探究能力,由此形成的项目化学习从一开始就彰显了课堂学习与学生个体的社会化思辨的衔接。

3.基于社会实际,聚焦真实问题。

教师要引导学生把现实生活的真实问题作为服务社会的学习项目,从而使综合实践活动的策划从始至终都具有推动学生社会化思辨的功效。比如,学生在学习了“噪声的危害”一课后,笔者很快联想到学校周围的汽车噪音给教学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那么,每天校门口究竟有多少辆过往的汽车,要发出多少次刺耳的噪音,这些噪音究竟有多少分贝……学生们对这一系列的问题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于是,在笔者的引导下,我们开展了一次题为“拒绝噪音污染,共享幸福美好生活”的综合实践调查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们非常积极主动,表现出浓厚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究欲。

此外,笔者还将评价反思作为学生项目化学习的提升阶段,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教师及家长也参与其中,引导学生全面评估行动体验中的感性认知。因为这次活动主题抓取了实用性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问题点,符合他们的兴趣,所以他们才有了不断探究和参与的内在动力。

猜你喜欢
项目化学习实践活动
STEM教育视野下信息技术学科项目化活动设计与思考
数学“项目化学习”与“STEAM教育”的深度融合
以项目化学习为推力的初中思想品德实践教学策略研究
当项目化学习遇见STEAM课程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研究
在过程中体验 在体验中发展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项目化学习·多元呈现”教学模式的探究
项目化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