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循证护理对预防白血病患者口腔感染的作用及其产生的影响

2020-08-24 11:29秦婕婕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49期
关键词:白血病循证口腔

秦婕婕

(如皋市人民医院,江苏 南通 226500)

白血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在发病期间患者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发热、贫血、出血、关节疼痛等症状,如若不及时救治,还会危及其生命安全,截止目前,对于该类疾病,临床上多采用化学治疗的方式,然而,在此期间,部分患者由于免疫力低下极易发生口腔感染的现象,进而严重影响治疗的进程[1]。本文主要针对白血病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展开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84例我院在2018年9月~2020年1月接诊治疗的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参考,对其使用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分组,各42例,具体资料如下。比对组:男19例,女23例,年龄4~53岁,平均(28.51±1.17)岁;研究组:男20例,女22例,年龄6~57岁,平均(31.48±1.22)岁。通过对2组白血病患者性别、年龄的比较可以发现,比对组与研究组之间相差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比对组:常规护理,包括:病情监测、健康指导和饮食干预等。

研究组:循证护理。(1)护理小组。由科室内护士长负责组织建立相应的护理小组,为组内成员讲解小组成立的目的、作用等;(2)问题的提出。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问题并查阅文献进行解答,为其量身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3)方案的实施。①心理指导。大部分患者由于受到疾病因素的影响极易出现焦虑、无助等负面的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要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为其讲解白血病、化疗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的认知与了解程度;②环境。定期对患者所在的病房进行紫外线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的原则,防止感染现象的出现。③口腔监测。密切关注患者的口腔黏膜状况,于每日晨起对患者口腔内的PH值进行检测,并根据患者口腔内PH值的具体情况为其选择相应的漱口液,监督患者养成按时漱口的良好习惯[2]。④饮食干预。根据患者自身喜好和疾病发展情况为其制定相应的营养食谱,鼓励患者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等,尽量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在化疗期间,护理人员还可引导患者使用适量大蒜和维生素B2片,从而有效的避免口腔感染的出现。

1.3 观察指标

统计2组白血病患者在经过常规护理、循证护理干预后的口腔感染发生情况,其中,口腔感染可分为:Ⅰ度(黏膜红斑、可进食)、Ⅱ度(疼痛加重、轻微溃疡)、Ⅲ度(溃疡数量增加,疼痛明显,只可摄入半流质食物)、Ⅳ度(疼痛剧烈、难以进食)。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应用SPSS 22.0软件开展,涉及的计数资料以(%)代表,行x2检验,P<0.05。

2 结 果

在常规护理、循证护理干预后,研究组中口腔感染0度34例(80.95%)、I度6例(14.29%)、Ⅱ度2例(4.76%),口腔感染发生率为19.05%。比对组中口腔感染0度22例(52.38%)、I度6例(14.29%)、Ⅱ度5例(11.90%)、Ⅲ度7例(16.67%)、Ⅳ度2例(4.76%),口腔感染发生率为47.62%。2组白血病患者的口腔感染发生率相比较来说,研究组明显低于比对组,差异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1,P<0.05)。如表1。

表1 2组白血病患者在护理干预后口腔感染发生情况的分析与对比(n=42,%)

3 讨 论

口腔感染,作为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溃疡、炎症等,治疗不及时还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对此,医院相关人员必须要引起高度的重视[3-6]。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在常规护理、循证护理干预后,比对组和研究组白血病患者的口腔感染发生率分别为47.62%、19.05%,相比较来说,研究组明显较低,优势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主要原因分析为,对于白血病患者,在对其进行化学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从患者的心理入手,加强与患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告知患者白血病和化疗的相关知识,增强患者的了解程度。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可以通过环境、饮食、口腔监测等方面来进行干预,根据患者口腔内PH值的具体情况来为其选用相应的漱口液,从而有效的避免口腔感染的发生率[7]。

总而言之,对于白血病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循证护理干预的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降低患者口腔感染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猜你喜欢
白血病循证口腔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一例蛋鸡白血病继发细菌感染的诊治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儿童常见的口腔问题解答
阅读理解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