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在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0-08-24 11:29李蕴奕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49期
关键词:脑炎病毒性肢体

王 珊,戴 莹,王 敏,李蕴奕*

(南京脑科医院神经内科,江苏 南京 210000)

病毒性脑炎,指的是病毒直接侵犯脑实质所引发的脑部炎症性疾病,患者在发病后会出现性格改变、精神行为异常、惊厥、偏瘫、运动障碍等不良的表现,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期间,虽然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病情的恶化,但是,极易造成一系列后遗症的出现,因此,相关的辅助护理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1]。本次研究主要针对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应用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展开分析,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2月我院接收且确诊为重症病毒性脑炎的96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组,各48例,具体资料如下。研究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14~52岁,平均(33.05±2.19)岁。比对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16~55岁,平均(35.49±1.25)岁。对比两组基础资料,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比对组:常规护理,包括:病情监测、健康宣教、用药指导等。

研究组:康复护理。(1)病情评估。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必须要在第一时间掌握患者的各项信息,包括:既往病史、临床表现、症状体征评估等,并为其制定相应的康复护理方案。(2)方案实施。①心理指导。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为其讲解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康复规划等,增强患者的了解程度,取得其理解与配合,为患者传达乐观积极的精神,增强其自信心[2]。②神经功能干预。对于部分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利用患者喜欢的音乐、家属呼唤等措施来刺激其神经系统,促进患者大脑意识的恢复;③肢体按摩。在患者病情稳定的前提下,护理工作人员可以利用专业的中医按摩、针灸、艾灸或中频疗法等方式来进行干预,促进患者体内气血的循环,与此同时,还可对其双下肢关节进行适当牵拉,力度以患者可承受范围为准,循序渐进,每日20~30分钟即可[3]。④语言锻炼。护理人员可以耐心为患者讲解并示范部分简单字词的发音,告知患者喉部发音的技巧并为其制定相应的训练规划,鼓励患者尽量多说话,促进其语言功能的恢复。⑤早期锻炼。在患者病情稳定的前提下,护理人员可以陪伴其进行一系列简单的运动锻炼活动,如:散步、爬楼梯等,根据其适应能力逐渐增强训练的强度,从而提高患者自身的体质与免疫力情况;⑥并发症预防。及时辅助患者进行体位的更换,并对其皮肤进行擦拭,防止压疮、感染等不良事件的出现。

1.3 评价指标

统计2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在护理干预(康复护理、常规护理)后各项不良症状(肢体障碍、意识障碍、惊厥、脑神经障碍)的消失时间、伤残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2.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代表,t检验;计数资料以(%)代表,x2检验,P<0.05。

2 结 果

2.1 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在护理干预后,2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肢体障碍、意识障碍、惊厥、脑神经障碍消失时间相比较,研究组(康复护理)显著低于比对组(常规护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2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临床不良症状消失时间的分析与对比(±s,d)

表1 2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临床不良症状消失时间的分析与对比(±s,d)

组别 例数 肢体障碍 意识障碍 惊厥 脑神经障碍研究组 48 13.29±2.45 1.69±0.23 1.58±0.21 10.09±2.47比对组 48 17.58±2.96 3.72±1.21 3.24±1.11 15.51±2.26 t-7.74 11.42 10.18 11.22 P-0.00 0.00 0.00 0.00

2.2 伤残率

在康复护理、常规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比对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伤残率分别为8.33%(4例)、25%(12例),相比较来说,研究组明显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x2=4.80,P=0.03。

3 讨 论

研究表明:重症病毒性脑炎的出现,极有可能引发患者神经中枢系统感染,导致其脑组织损伤出现智力低下、肢体麻木、瘫痪等不良的症状,一定程度上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4-6]。

在本次研究中,数据显示:在护理干预后,2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肢体障碍、意识障碍、惊厥、脑神经障碍消失时间、伤残率相比较,研究组(康复护理)显著低于比对组(常规护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原因分析为,在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要从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着手,为其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的认知程度,取得其信任与配合。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大脑神经刺激、中医针灸、按摩、语言训练和早期康复锻炼等方式来进行干预,从而帮助患者能够尽早的康复[7]。

综上所述,对于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康复护理干预的措施,一方面,能够较好的缩短患者各项不良症状(肢体障碍、意识障碍、惊厥、脑神经障碍)的持续时间;另一方面,还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在治疗后伤残率的发生情况。

猜你喜欢
脑炎病毒性肢体
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研究进展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肢体语言
六例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肢体写作漫谈
如何防治子猪病毒性腹泻
脑炎早期诊断的脑电图与磁共振成像比较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