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围生期综合护理干预对自然分娩率、母婴结局及护理质量的影响

2020-08-24 11:29王佳琦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49期
关键词:讨论组生期组间

王佳琦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产房,江苏 南通 226001)

由于受二胎开放政策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的分娩率正在呈逐年增长的趋势[1]。但是,部分产妇易对分娩时的疼痛反应产生恐惧心理,进而主张或者更倾向于选择剖宫产手术。因此,为了提高自然分娩率,优化妊娠结局,缩短机体的康复时间,需要通过围生期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妇进行更好的引导[2]。本组课题从该院妇产科收治的产妇中随机选择64例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笔者所在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从该院妇产科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产妇中随机选择64例进行本次的课题研究。按照信封法的分组原则,将64例产妇分为比对组(n=32例)和讨论组(n=32例)。比对组:产妇的年龄25~40岁,平均(31.29±5.34)岁,孕周3 8~4 2周,平均(3 9.0 8±1.2 1)周,分娩次数为1~3次,平均(1.9 6±0.1 2)次。讨论组:产妇的年龄27~40岁,平均(31.32±5.28)岁,孕周37~42周,平均(39.11±1.19)周,分娩次数1~3次,平均(2.06±0.17)次。从分娩次数、孕周时间、年龄层次等一般资料对两组产妇进行组间比较,其差异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所选产妇均为单胎妊娠;②身体状况较好者;③未发现剖宫产指征者;产妇及家属均知晓本次的研究内容,同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具有高危妊娠因素者;②符合剖宫产术的相关指征者;③患有损伤性或器质性病变者;④具有精神或意识障碍者;⑤具有凝血功能障碍者;⑥中途脱离研究者。

1.2 方法

比对组选择常规护理干预,在产妇住院期间,应定时监测产妇和胎儿的各项生命体征,同时还要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宣教,促使其能够在分娩过程中积极配合助产士和其他医护人员[3]。

讨论组选择围生期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包括:①心理指导:入院后,医护人员应该陪同产妇和家属参观或了解医院环境,详细说明各项注意事项。为了能够尽快掌握产妇的心理变化情况,医护人员应该主动与产妇、家属进行交流和沟通,充分了解产妇的性格、爱好等内容。②环境营造:根据天气的冷暖状况及时调节病区内的温度和湿度,注意清洁走廊及病房内的卫生,进而给产妇提供一个温馨、舒适、干净的住院环境。③知识宣讲:定期组织家属和产妇参加相关讲座,采用浅显易懂的方式向其说明各类分娩方式的优缺点、护理注意事项等内容,从而使产妇对自然分娩产生正确的认知。④生活护理:依照产妇的生活习惯和个体差异,医护人员可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饮食及作息安排表,保证产妇能够摄入充足的营养,保持充沛的精力。⑤产程护理:生产前,医护人员应该配合助产士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生产时,医护人员可帮助产妇按摩腰部,引导其进行拉玛泽呼吸运动,促进宫口扩张的同时,还能调整呼吸频率,缓解疼痛症状。⑥产后护理:胎儿娩出后,医护人员应及时向产妇和家属说明新生儿情况,然后将产妇安全送回病房。如果在产后恢复过程中,有产后出血、排尿困难等并发症的出现,医护人员应在第一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处理。督促产妇定期开展会阴清洁工作,以免诱发产褥期不良反应,增加产妇痛苦。

1.3 观察指标

(1)根据产妇所选的分娩方式,分别计算自然分娩率和剖宫产率。(2)根据新生儿的实际情况,分别对比两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同时还要记录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3)借助本院自制的护理质量评分表,分别请两组产妇对我院的护理工作进行打分。评分维度主要包括护理及时性、护理技能、护理态度和护理方式等。

1.4 统计学方法

经统计学软件SPSS 23.0处理本组课题所得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加减标准差(±s)的方式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的方式表示,经x2检验。如果P<0.05,说明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自然分娩率的比较

比对组有产妇32例,其中有15例自然分娩,17例剖宫产,自然分娩率为46.88%;讨论组有产妇32例,其中有27例自然分娩,5例剖宫产,自然分娩率为84.38%。对比两组的自然分娩率,组间存在统计差异,x2=7.272,P=0.007。

2.2 母婴结局的比较

对比两组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组间均存在统计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的母婴结局(±s)

表1 对比两组的母婴结局(±s)

组别 例数 产后出血量(mL) 新生儿Apgar评分(分)讨论组 32 227.54±40.81 10.28±0.53比对组 32 283.64±43.82 8.12±0.48 t -- 5.299 17.087 P -- 0.000 0.000

2.3 护理质量的比较

对比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组间存在统计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讨论组的自然分娩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护理质量评分等临床相关指标均优于比对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表明:在分娩过程中,给予产妇围生期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获得显著而确切的临床效果。通过心理指导、环境营造、知识宣讲、生活护理、产程护理、产后护理等方法,对产妇进行围生期综合护理干预,可以使产妇正确认识自然分娩,减少情绪波动,提升分娩耐受力,同时还可以促进分娩活动的顺利进行,保障母体及胎儿的健康。

综上所述,通过围生期综合护理干预的照护,不仅能增强产妇的顺产信心,提高自然分娩率,还能改善母婴结局和护理质量,降低产后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值得在产科临床进一步推广及采纳。

猜你喜欢
讨论组生期组间
达格列净对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文献讨论组与康复治疗师继续教育浅谈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更 正
《离散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龄初产妇围生期护理干预的临床观察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围生期母婴并发症的影响
心理护理干预对独生女围生期焦虑、抑郁心理状态的影响
互动式孕晚期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认知、围生期指标与分娩结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