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临床护理带教中存在的新问题及新对策

2020-08-24 11:29金雪花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49期
关键词:带教儿科护士

金雪花

(吉林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吉林 延边 133000)

现代医学与科技的快速发展,生物医学模式已经发生变化,临床护理质量要求不断提升。现如今,大部分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有着独特的沟通与自我认知技巧。儿科是重要的科室,也是临床实习的重要科室[1]。儿科护理对象年龄小,认知行为尚不成熟,同时家长宠爱,护理要求高,不愿展开带教中的各类操作。且儿科病原有一定的季节性,容易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导致护理学生不愿在儿科,出现抵触、懈怠与恐惧等不良心理。本文研究分析儿科临床护理带教中存在的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新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2月~2018年2月来我院儿科实习的护理学生78人作为对象。。学生年龄18~22岁,平均(20.3±1.9)岁。男6人,女72人,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采用随机分组原理分为各分为39人的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性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学生依照传统方式带教,由带教老师向学生讲解护理过程与操作重点,讲解护理过程等传统带教方法。观察组则通过分析护理带教中的问题,采取新的带教策略。主要通过分析儿科护理带教中存在的各类新问题,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新策略,提升护理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可依照这种形式:(1)带教准备。为确保带教质量,带教老师综合素质与医学、护理知识均应良好,并获得护师以上职称。同时带教者应熟悉优质护理的内容与内涵。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提供基础护理服务与专业技术期间,强化沟通。护理学生来院之前,带教者应依据专业护理学生实习的要求,制定具有针对性、具体的教学计划,充分体现优质护理。如每周需掌握的实习内容、集体操作师范教育等[2]。(2)实施带教。护理学生到病房后,需向其介绍环境、带教老师,讲解本科室实习的重点与目标。向护理学生详细讲解儿科常见的疾病与护理措施。宣传优质护理的服务理念,促使学生能够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根据泌尿外科病房患者的情况,均分实习护士。由责任老师带教,促使学生更快熟悉患者的情况,同时保证患者护理的连续性。带教老师还需与护理学生及时沟通,了解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带教质量。在护理学生入组后,跟随其带教老师,与老师共同负责一定数量患者的护理工作,依据患者病情与生活自理能力,展开临床护理工作。综合评估患者的情况,实施治疗、护理、健康教育等各项服务。护士学生每天7点半上班,跟随带教老师负责的患者完成晨间护理,评估患者当时的情况,交班后依据评估情况实施护理工作。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与病情变化。下午4点后,可为患者实施基础性的生活护理。带教老师只负责自己接管的患者,减少交班次数[3]。(3)考核评价。所有的学生实习末期均需接受操作与理论技能考核,了解技能的掌握程度。依照科室带教计划完成集体授课。且护理学生均需交护理记录。

1.3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活动的各类数据均采用SPSS 19.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利用百分比表示,并经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需经t原理检验,如P<0.05,表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对比,观察组学生的带教满意度为94.9%,高于对照组学生的82.1%,两组学生带教满意度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两组学生的技能成绩评分、理论成绩评分、综合能力评分,均显示观察组要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学生带教效果对比[n(%),±s]

表1 两组护理学生带教效果对比[n(%),±s]

组别 带教满意度[n(%)] 技能成绩评分(分) 理论成绩评分(分) 综合能力评分(分)对照组(n=39) 32(82.1) 78.9±6.3 84.3±5.3 22.6±1.6观察组(n=39) 37(94.9) 89.9±5.9 94.2±5.3 28.3±1.2

3 讨 论

临床带教对护理学生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为确保带教质量,需要分析讨论传统带教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才可确保带教针对性与有效性。

3.1 儿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新问题

通过分析不难发现,儿科临床护理带教中存在一定问题。(1)护士生问题。在校学习的过程中,护士生不具备专科的理论知识,忽视儿科理论知识的学习,或只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学习,致使护士生对常见的疾病不是非常理解。且护士生的主动性差,协作精神、主动性和动手能力均存在明显不足。大部分的护士生非自愿从事基础新护理,在适应能力与沟通技巧均不理想的情况下,与儿科患者很难顺畅沟通交流。(2)带教问题。儿科带教的护理人员年龄大,学历不高,缺乏扎实的理论知识,教学能力较为薄弱,教学质量偏差。

3.2 儿科临床护理带教新对策

儿科护理带教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影响着儿科护理带教水平,不利于护士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针对此,就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1)岗前教育。实习护士到陌生的环境,很难再短时间内融入工作状态中。因此,有必要做好环境与科室介绍。展开一带、二看、三讲培训教育,让护士生形成初步的认识。进入实习后实行一对一带教,由带教老师完成培训内容。(2)重视带教老师的选择。带教老师是非常重要角色,老师的行为举止会直接影响护士学生。带教老师竞聘后带教,并且具备本科及以上的学历要求。与此同时还要求带教老师应选择热爱护理事业、具备良好素质与职业道德素质,同时还应有一定的带教技能。工作态度严谨,沟通能力良好,逻辑思维强的护理人员带教。(3)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护士生带教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相互沟通,掌握护士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情绪,正确引导护士学生,提高护士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带教老师还应不断关心和爱护学生,鼓励学生。在护士生犯错时进行有效引导,告知正确的操作流程,讲解差错的危险性,提高安全意识等。加强护士学生与患儿家长之间的沟通,为护士生实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次研究结果,观察组学生的带教满意度为94.9%,高于对照组学生的82.1%,两组学生带教满意度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两组学生的技能成绩评分、理论成绩评分、综合能力评分,均显示观察组要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确定问题的基础上采取具体的策略,可提高儿科带教效果。

综上所述,儿科临床护理带教中采取创新的模式,可有效弥补传统带教的不足,提高实习学生的满意度,改善临床带教效果。

猜你喜欢
带教儿科护士
自主小讲座结合移动教学在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中的应用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中医催乳教学在产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运用
内分泌科临床护理带教中联合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临床路径结合PBL教学法在中医院儿科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体会
圆梦儿科大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