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

2020-09-06 14:12党光彩
写真地理 2020年21期
关键词:培养策略数学教学创新能力

党光彩

摘 要: 在现代教学中,片面的追求升学率,对学生的教育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方式,是长期以来在我们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一大弊端,它使得我们学生思维僵化、缺乏创新意识和创造力,不会举一反三。因此,在我们的教学模式中探寻一种科学的、 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这是我们广大的教育者们所要面对的一个很严峻的问题。

关键词: 创新能力;培养策略;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21-0257-01

创新能力在智力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在现代教学中,片面的追求升学率,对学生的教育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方式,是长期以来在我们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一大弊端,它使得我们学生思维僵化、知識面窄、应变能力差、缺乏创新意识和创造力,不会举一反三。因此,在我们的教学模式中探寻一种科学的、 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这是我们广大的教育者们所要面对的一个很严峻的问题。下面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谈谈我个人的几点看法:

1 教师要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让学生对自己充满自信

老师首先要有爱心,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老师的一个动作、一个微笑,对学生都是一个很大的鼓励。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老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要用赞许的目光关注每一个学生,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消除学生对老师的恐惧感,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一点也很重要,良好的心理氛围能使学生产生创造欲望和志向,要在课堂里营造出一种民主、平等、和谐团结的气氛,不搞“一言堂”,对学生错误的回答不能讽刺和严厉的批评,而要心平气和地耐心引导,然后再归类总结找出正确的解题方法。这样才能使学生们在考虑问题的是是非非中加深理解问题的能力,从而调动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创新意识。

2 新课要精心导入,巧设“悬念”,激发学生积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学“圆柱体面积的计算”一课中,我事先预备了一只圆柱形的水桶,上课时我把圆桶放在讲台上,学生们开始纳闷:老师把水桶放在讲台上干什么呢?看着学生迷惑不解的目光,我说:“今天,领居家打造水桶的大爷接到一家单位的订货,要求他在周内给他们打造好20个这样的水桶,大爷要去城里买铁皮原料,问我做20个水桶得要买多少铁皮?同学们能帮我算一下吗?”这不,实际问题出来了,学生们开始饶有兴趣地议论。讨论了一会儿后,我总结学生们的观点:首先要求出一只水桶需要多少铁皮,“怎样求出来呢?”学生们一起摇了摇头。我接着说:“今天我们这节课的目的,就是来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来求圆住体的表面积。”由于急于找到答案,解开悬念,学生们都聚精会神地听讲。虽然大爷求我的这件事是杜撰的,但是课堂上的教学效果却是非常好。

3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强化发散思维的训练。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往往是教师讲例题后,再让学生比葫芦画瓢去做与例题相仿的习题,这种方法使学生很少有独立探索和发现的机会,不利于知识的消化与巩固。因此,我在教课中注意变式练习,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强化发散思维的训练,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如:要挖一条800米的水渠,第一天挖了全长的20%,第二天挖了全长的25%,还剩多少米没挖完?全班同学开动脑筋,共同思考讨论出了五种方法解答:

①800X (1-20% - 25%)②800X[1- (20% +25%) ]③800- 800X 20%一800X25%④800一(800X 20%+ 800X25%)⑤800- 800X (20% + 25%)

这样,一道题有五种不同的解答方法。我先肯定这五种方法都正确,然后让学生们分别说出每种解法的思路。这样在无形中就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4 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突出知识的内在联系

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突出知识的内在联系,例如:我在讲“7加几”的加法时,着重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画一画“”想一想”,如“7加6”想7加3得10,10加3得13等等,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自己总结、找出其内在的联系从而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5 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应用能力

我们学数学的目的,就是能在生活中得到应用。数学从生产生活中来,又服务于生产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更需要在生活中去实践,去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学生学比例尺寸时,带学生去量操场,花坛,教室等,学实际测量后,利用标杆测旗杆高度等等。这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6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新的源泉,是最好的学习动力。教师应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动力,把“让我学”变成“我要学”,让学生根据情景图中的信息提出相关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因此为了提高小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加入一些游戏化环节,或者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来调动整堂课的学习氛围,这样能够调动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引发他们动脑思考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逐渐形成创新意识与能力。[1]如:在学习元角分的加减法时,运用学生们强烈的好奇心,在教室让学生们进行买方卖方的角色扮演游戏,指定一个学生当售货员,其他同学当顾客,亲身体会元角分加减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一个很简单的游戏就把这部分内容轻轻松松的学会了,并且同学们掌握的都很牢固。通过游戏,培养了学生们的实际运用能力,把原本课本上抽象枯燥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激发了学生们强烈的求知欲,引起了学生们浓厚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在当前素质教育大背景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对于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小学数学属于基础性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紧跟时代发展,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对教学理念与方法进行创新,设计与教学相关的问题情景,指导学生提出质疑,让学生在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创新意识,真正做到与时俱进。[2]其次,我们要结合小学生成长阶段的心理特点,从实际出发,在吸取众多优秀教师先进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为祖国培养大量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何菊英.浅谈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策略[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长沙会场)论文集(一).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120-123.

[2] 旦增曲珍.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探讨[N].西藏日报(汉),2020-07-07(006).

猜你喜欢
培养策略数学教学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