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浴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价值分析

2020-09-08 03:29王曙晖张云梅毕忠艳周波
中国疗养医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风湿性关节炎例数关节

王曙晖 张云梅 毕忠艳 周波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疾病,主要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临床特征,患者在发病初期,可见明显的关节晨僵、肿胀、疼痛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最终丧失关节功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1]。中医将其归于“痹症”范畴,形成外因为受到风寒湿热之邪,临床治疗原则应以祛风、散寒、除湿、清热、疏经通络为主[2]。目前,临床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包括药物、物理、手术等方式,其中,温泉浴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具有物理化学等双重意义[3]。温泉水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因此,本次研究选取我院实际病例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来我院疗养的104例类风湿关节炎疗养员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红蓝双色球法分组:对照组52例,男20例,女32例,年龄30~72岁,平均年龄(50.82±6.78)岁;观察组52例,男18例,女34例,年龄31~72岁,平均年龄(50.91±6.82)岁。纳入标准:均符合《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2018)》中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诊断标准[4];认知能力正常,可配合研究;自身免疫功能正常。排除标准:合并心、肝、肾等重要器质性功能障碍;血液、淋巴等系统循环疾病;妊娠及哺乳期女性。本次研究属自愿参与,参与者及家属获知情权,组间基线资料保持同质性(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物理干预:对病变部位应用中频电疗,单次持续20 min,1次/d;采用红外线照射病变位置,单次持续15 min,1次/d;治疗期间注意保护患处皮肤。

观察组在物理治疗基础上,实施温泉浴干预,内容为:在皮肤无破损、过敏等前提下,实施温泉浴;浸浴方式为坐式,水位不超过乳头水平线;根据患者的机体状态设置温泉水温度及浸浴时间,例如,轻、中度疼痛无合并原发性高血压、心脏病者,设置水温为40 ℃左右,浸浴时间:20 min,1次/d;若患者为轻、中度疼痛且存在原发性高血压或心脏病,设置水温为38 ℃左右,浸浴时间:15 min,1次/d;重度疼痛无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或心脏病者,设置水温为40 ℃左右,浸浴时间:30 min,2次/d。

1.3 观察指标 评估两组临床效果、关节疼痛程度及关节功能等。①临床效果。根据临床表现评估,划分等级为显效:关节疼痛、肿胀等临床症状消失,关节曲度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关节曲度基本恢复正常;无效:症状改善不明显或出现恶化。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52×100%。②关节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5]评估,选择10 cm标度尺,在两端标注0和10,0代表无痛,10代表重度疼痛,根据患者的自评,划分等级。Ⅰ级:0~3分,无痛或痛感轻微;Ⅱ级:4~6分,疼痛明显,尚可以忍受;Ⅲ级:≥7分,疼痛感剧烈,需服用镇痛药物,分值越高,疼痛感越明显。③关节功能:根据Lequesen评估量表[6]评定关节功能,评估内容包括晨僵、关节肿胀、休息痛、运动痛等内容,评估分值越高,关节功能越差。

1.4 统计学处理 将数据资料输入SPSS 20.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关节疼痛程度比较 两组患者Ⅱ级例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Ⅰ级例数多于对照组,Ⅲ级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关节疼痛程度比较[n(%)]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关节功能比较 干预前,两组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关节功能比较 单位:分

3 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疾病,患者在病发后,除活动受限外,患处往往存在疼痛感。研究指出,该疾病与患者的自身免疫、遗传、感染、吸烟等因素具有相关性[7]。结合其病理基础分析可知,作为全身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主要以关节病变为主,滑膜可见明显炎症,在炎性因子作用下,影响关节功能,导致患者出现活动受限的状况。临床多项研究证实,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进行早期、规范的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阻止或减缓软骨、骨组织、关节滑膜等结构的病变,预后良好[8-10]。

物理疗法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应用中,具有良好功效;而温泉疗法的应用,主要运用了温泉浴的医疗作用,通过温泉水温度、浮力、压力、化学成分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对人体产生理化干预,起到保健疗病等积极作用。本次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在临床治疗中接受温泉浴干预后,关节疼痛得到明显缓解,关节功能改善,临床疗效显著。考虑原因在于,温泉浴的应用可以增强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和抑制体液免疫,调节免疫反应,促进免疫系统功能正常化,改善机体内环境。结合温泉浴的作用机制分析,温泉的温热作用可以明显提高痛阈,消除局部肿胀,增加结缔组织的伸展性,以松弛肌肉、肌腱挛缩,改善关节活动功能;在水的浮力和压力作用下,肌肉和韧带的紧张度下降,使疼痛减轻,也有利于机体的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选择温泉浴作为疾病干预治疗方式,可有效缓解关节疼痛,促进关节功能恢复,临床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风湿性关节炎例数关节
蒙医温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蒙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应用及临床有效性分析
下腰椎关节突关节形态学分析及年龄相关性研究
盆腔灌注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全血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分析
膝盖有异响 警惕“关节鼠”
关节突关节比在退行性腰椎滑脱中的应用价值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观察糖尿病足护理“五部曲”的健康教育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的效果
孕晚期经会阴超声评价宫颈各参数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