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放射性物质人员肺部CT影像变化的临床研究

2020-09-08 03:29李基根林勤燕熊毅史晓艳杨俊
中国疗养医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放射性物质纹理亮度

李基根 林勤燕 熊毅 史晓艳 杨俊

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中存在各种各样的物质,放射线就是其中一种,一般情况下,人体受微量的辐射线对健康的影响甚微,只有受辐射达到一定剂量时,才会出现有害作用。有文献报道[1]当全身一次性受到0.5~1 Gy外照射剂量时可出现头痛、头晕、食欲不振、睡眠障碍以及呼吸不适等症状,继而出现白细胞降低、肺肝等影像学改变。因此,生活工作中应尽量避免接触放射线,如因工作需要无法避免接触,就要严格按标准做好安全防护。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19年6月来我院疗养的83例接触放射性物质人员的肺部CT图像资料,均为男性,年龄32~50岁,平时未有不适表现,无气喘气急,无恶心呕吐,饮食睡眠好,自感身体健康,作为试验组;对照组为未接触过放射性物质的85例健康体检人员的肺部CT图像资料,均为男性,年龄34~51岁。

1.2 方法 采用GE Optima CT660 64排128层螺旋CT进行扫描,范围为肺尖至肺底水平。管电压120 kV,自动mAS,视野(FOV)330 mm,肺窗窗位-700 HU,窗宽1 400 HU,矩阵512 mm,层厚7.5 mm,图像后处理时减薄图像至1.25 mm,并行多平面重建(MPR)对细微病灶进行观察。

1.3 诊断标准 <30 mm以下的肺内病变称为肺结节,可分为实性、非实性和混杂密度三种类型,实性为软组织密度,非实性为磨玻璃样密度,混杂为两种密度混合[2]。肺纹理增粗增多和肺透亮度减低没有一个客观的、可以量化的标准,通过与同龄人正常的胸部CT图像对比分析后得出一致结果。本次研究肺纹理中度以上增粗增多才纳入观察范围。

1.4 资料分析 由两名具备多年工作经验的高年资放射诊断医师统一诊断确认,对两组胸部CT原始图像和重建后图像进行系统分析比较后做出诊断意见。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资料录入、整理及统计学分析处理,应用非参数检验Mann-Whiney U检验比较两组数据是否有差异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见表1~2)

试验组83例中,10例发现有肺内结节,其中3例为多发结节,肺结节发生率约为12.0%;11例肺纹理增粗增多;7例肺透亮度减低(其中3例减低较明显)。对照组85例中,19例发现有肺内结节,其中6例为多发结节,肺结节发生率约为22.4%;15例肺纹理增粗增多;5例肺透亮度减低(其中1例减低较明显)。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92,P=0.058)。因此认为,试验组接触放射性物质人员肺部CT影像变化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显著性,说明肺部受放射性物质影响程度很低,这与其防护措施得当,个人防护实施严密相关。个别试验组人员肺透亮度减低较明显,需要结合其自身体质状况、吸烟史以及家族史等因素综合考虑。

表1 两组对象观察因子阳性值(n)

表2 两组对象观察因子比较[n(%)]

3 讨论

多层螺旋CT是肺部检查的最佳影像设备[3],对肺内2 mm以上的结节均能检出并清晰分辨它的影像学特征,对肺纹理变化和肺透亮度改变的显示显著高于胸部DR检查[4]。肺部经多层螺旋CT扫描后,经过图像后处理技术(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和最小密度投影)处理[5],肺部能发现一些细微的表现和征象,能为临床提供很多有价值的参考信息[6-7]。

本试验组发现的肺部结节均为实性结节,有3例表现为多发结节,直径2~7 mm,密度比较均匀,边界较光滑,无明显恶性CT征象表现,诊断上多考虑为良性结节。对照组健康体检人员肺部CT发现的肺结节,亦多考虑为良性结节,只有一例有可疑恶性CT征象,且直径约6 mm,建议密切随访观察。两者对比在统计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发现的结节,根据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肺结节诊治指南要求,有些需定期安排多层螺旋CT检查随访观察[7-8]。国外多项大型肺癌筛查研究文献报道,CT筛查发现的肺结节96.4%是良性的,只有不到4%的肺结节是恶性的[6-7,9-10]。有文献数据报道肺内部分实性结节甚至可以超过3年无明显变化[11],因此肺结节CT定期随访的时间必须3~5年以上。再有,对肺结节的管理还可以有更好的评价比较方法,合并使用肺癌生物标志物检测可能会更有意义,可以更准确地预测结节的恶性风险[12]。肺结节发生的影响因素很多,如遗传、空气污染、粉尘、电离辐射以及吸烟等,有高危人群存在,其发生概率相对较高[13]。试验组人员接触放射性物质,存在有肺结节发生的高危因素,因此有必要进行肺部CT筛查了解肺结节情况,以便于对肺结节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

肺部影像学检查显示的肺纹理主要由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以及淋巴管、神经和结缔组织构成,形如树枝状。在通常情况下,决定其影像形状的主要是肺血管,当支气管发生炎症时,血管充血增粗,肺纹理就会随之增粗[4]。老年人肺间质相对较丰富从而在影像上表现为肺纹理增粗增多。吸烟者导致的肺纹理增粗增多主要是由于长期吸烟引起的炭末沉着所致。CT检查能非常明确显示出肺纹理的改变情况[14]。肺透亮度是肺CT扫描后肺组织的影像表现,有报道说可以用定量CT值来客观地评价肺透亮度改变[15-16]。试验组中发现的肺纹理增粗增多和肺透亮度减低者其影像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大致相似,统计学上也没有明显差异,说明试验组人员肺部受放射性物质影响程度很低。这与其防护措施得当,个人防护实施严密直接相关。个别试验组人员肺透亮度减低较明显,需要结合其自身体质状况、吸烟史以及家族史等因素综合考虑,有待我们进一步对试验组进行跟踪随访观察。通过螺旋CT检查了解肺纹理增粗增多和肺透亮度改变,这两者的诊断比较依靠影像诊断医师的临床经验,结果显示不是那么直接客观,我们还可以通过给试验组人员进行肺功能检测得到肺功能的客观指标,再综合CT和肺功能两项检查结果去评价肺部的总体情况效果会更好[16-17]。这为我们以后的科研实验指明了更好的方向。

通过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对比分析,接触放射性物质人员肺部CT影像有一些改变,但总体变化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接触放射性物质人员的主要疾病发生与其职业、年龄、外界环境、吸烟史和部队卫生体系的完善等有关,应通过对接触放射性物质人员身体状况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结合其所从事工作和所处环境的不同特点,分析总结影响肺部CT影像变化的主要因素,在住院疗养期间有针对性地选择和组织不同疗养方案,对疗养人员进行宣讲和康复,以便其回到部队后能更好地恢复自身战斗力,从而为部队的发展建设多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放射性物质纹理亮度
用于遥感影像亮度均衡的亮度补偿方法
远不止DCI色域,轻量级机身中更蕴含强悍的亮度表现 光峰(Appptronics)C800
基于BM3D的复杂纹理区域图像去噪
肺纹理增多是病吗?
本本亮度巧调节,工作护眼两不误
食物被放射性物质污染了还能吃吗
TEXTURE ON TEXTURE质地上的纹理
亮度一样吗?
食物
消除凹凸纹理有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