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益肺健脾汤辅助治疗哮喘缓解期患儿效果分析

2020-09-08 03:29李婧孙凤平韩雪
中国疗养医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健脾肺部次数

李婧 孙凤平 韩雪

作为一种慢性炎症疾病,哮喘是多种细胞及细胞组分共同参与的结果,临床表现为突发性喘息、胸闷、气促、咳嗽等症状,多于夜间发病,可损伤呼吸系统功能,严重者造成呼吸衰竭,危及生命[1]。临床尚无根治药物,以扩张支气管、解除诱因、抗炎、抗感染、止咳平喘等综合治疗手段为主,但长期疗效不甚理想[2]。中医治疗基于辨证论治理念,强调标本兼治、整体论治,对缓解期哮喘效果显著。因此,本文研究补肾益肺健脾汤辅助治疗哮喘缓解期患儿效果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52例哮喘缓解期患儿,根据电脑随机盲选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研究组男14 例,女12 例,年 龄6 ~15 岁,平 均 年 龄(8.42±2.13)岁。病程2个月~3年,平均病程(1.86±0.84)年,家族哮喘史18例,年发作次数2~8次,平均年发作次数(4.69±1.76)次;对照组男15例,女11例,年龄6~14岁,平均年龄(8.28±2.11)岁,病程3个月~3年,平均病程(1.89±0.86)年,家族哮喘史15例,年发作次数3~10次,平均年发作次数(4.73±1.81)次。两组患儿自然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西医诊断标准:比照《实用儿科学》[3],发作前存在咳嗽、喷嚏、喘息、胸闷等症状,夜间突发,病情反复;发作时喉间哮鸣音明显,呼吸受限;肺部听诊可闻明显湿音,单次呼气时间长,心率加快;经对症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

中医诊断标准:比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中医辨证分型为肺脾气虚证、肺肾气虚证。以发作时呼吸困难、喘息、肺部湿音为主症;以咳嗽、面部涩暗、小便清长、舌苔薄白、脉象虚浮无力为次症。

纳入标准:经肺部CT及病理学检查,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无药物过敏史;对日常生活无明显影响;家属均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合并哮喘急性发作期者;合并毛细支气管炎、淋巴结肿瘤等其他支气管疾病者;合并免疫功能障碍者;合并中途退出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布地奈德(厂家:AstraZeneca Pty Ltd;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40475;规格:2 mL∶1 mg×5支),雾化吸入,0.5~1 mg/次,2次/d。维持剂量:0.25~0.5 mg/次,2次/d。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肾益肺健脾汤辅助治疗。药物配方:白术15 g,补骨脂12 g,党参15 g,麦冬12 g,五味子12 g,肉苁蓉5 g,胡桃肉5 g,灵芝5 g,熟地黄5 g,冬虫夏草2 g。伴有食欲不振者,添加神曲5 g;伴有汗多者,添加防风8 g,黄芪10 g。以水煎服至300 mL后,早晚温服。2~5岁患儿,90 mL/次;6岁以上患儿,120 mL/次。3剂1个疗程,连用4个疗程。

1.3 评价指标 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的年哮喘发作次数。并使用哮喘症状评分比较治疗前后哮喘症状(咳嗽、喘息、哮鸣音、胸闷)。共0~6分,分数越高,症状表现越明显。比较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最大呼气流量(PEF)、1秒用力呼气量(FEV1)。比较临床疗效,治愈:症状及体征均消失,哮喘症状积分降低95%以上;显著改善:症状及体征显著改善,哮喘症状积分降低70%~90%;改善:症状及体征有所好转,哮喘症状积分降低分数30%~69%;无效: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无变化,或哮喘症状积分降低30%以下,或哮喘症状积分增加超过30%。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显著改善率+改善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年哮喘发作次数、哮喘症状评分比较(见表1) 两组患儿治疗后的哮喘发作次数、哮喘症状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下降(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哮喘发作次数、哮喘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见表2)两组患儿治疗后的PEF、FEV1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上升(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PEF、FEV1均高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见表3)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年哮喘发作次数、哮喘症状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年哮喘发作次数、哮喘症状评分比较(±s)

?组别 例数 年哮喘发作次数/(次·年-1) 哮喘症状评分/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26 5.12±1.28 2.24±0.85 8.43±1.89 3.88±1.2研究组 26 4.95±1.39 0.51±0.12 8.45±1.76 2.01±1.07 t值 0.459 10.276 0.040 5.742 P值 >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PEF/(L·min-1) FEV1/Lpm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26 0.72±0.27 0.90±0.25 108.95±23.41 122.13±25.57研究组 26 0.74±0.51 1.19±0.48 107.54±21.87 148.26±26.79 t值 0.177 2.732 0.224 3.598 P值 >0.05 <0.05 >0.05 <0.05?

表3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作为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哮喘多见于青少年群体中,具有病情易反复、发作突然、病程长等特点。资料显示,哮喘在我国小儿中的发病率为1%~4%。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愈发严重,哮喘在小儿中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对青少年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5]。有相关研究表明,作为一种慢性气管炎症,哮喘是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共同作用的结果[6]。由于小儿气道功能发育尚不完全,对激发因子敏感性较强,发病后气管急剧收缩,进而影响肺部功能。

临床对于哮喘的治疗有多种方式,以找出过敏原、解除诱因、止咳平喘、抗感染、解除痉挛、吸氧等西医综合治疗为常用的治疗手段,药物治疗常用扩张支气管、抗炎、抗过敏药物如β2受体激动剂、抗组胺药物等,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临床症状,但现有治疗措施仅能减少哮喘发作次数,无法根治,疾病复发率较高,且西药毒副作用较强,使用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加之长期用药机体易产生耐药性,影响药物有效性[7]。

中医将哮喘归为“哮证”范畴。认为宿痰积于肺,加之情志失调、饮食不当、外感风邪等因素影响,肺气上逆,痰气堵塞气道,引发该病。哮喘发作期可分为热哮、寒哮两种,以邪实为主。缓解期可分为肺虚、肾虚、脾虚三种,以正虚为主。而持续发作期哮喘兼具邪实正虚两种。临床治疗应兼顾急性发作期及哮喘缓解期,以扶正固本为目的,达到补脾补肾、益气固表、益肺滋阴等功效[8]。在本次研究中所用的补肾益肺健脾汤,包括白术、肉苁蓉、麦冬、补骨脂、党参、胡桃肉、五味子、冬虫夏草、灵芝等药物。方中,以白术、党参为君药,白术可健脾补肺;党参可益气固表。以肉苁蓉、麦冬、胡桃肉、灵芝、补骨脂、五味子为臣药,肉苁蓉可益精补肾;胡桃肉可温肺固精、补肾定喘;五味子可止咳化痰、生津敛阴;麦冬可润肺养阴、清心解热;补骨脂可补肾助阳、纳气平喘;灵芝可补气养血。以冬虫夏草、熟地黄为佐使药,冬虫夏草可止血化痰、保肺补肾;熟地黄可滋阴平喘。诸药合用,具有扶正固本、养阴生津、补肾益气、润肺化痰、逐瘀之功效。现代药理试验亦证实,补肾益肺健脾汤具有提升机体免疫力,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抑制炎性介质释放,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改善肺部功能等作用[9-10]。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肾益肺健脾汤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后的哮喘发作次数、哮喘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提示补肾益肺健脾汤可有效缓解患儿咳嗽、喘息、肺部哮鸣音等临床症状,减少疾病发作次数,提升患儿生活质量。同时,研究组治疗后的PEF、FEV1及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进一步证实补肾益肺健脾汤对改善肺部功能,减少咳嗽、咳痰、哮喘等症状表现,优化肺部环境、提高临床疗效的积极作用。加之补肾益肺健脾汤中含有的中药成分药效温和,用药安全性高,患儿用药后耐受性较好。

综上所述,补肾益肺健脾汤辅助可有效改善哮喘缓解期患儿的肺部功能,减少其哮喘发作次数,促进临床症状改善,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健脾肺部次数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2020年,我国汽车召回次数同比减少10.8%,召回数量同比增长3.9%
老年健脾操(一)
老年健脾操(二)
老年健脾操(四)
老年健脾操(三)
最后才吃梨
俄罗斯是全球阅兵次数最多的国家吗?
利奈唑胺片剂有效治疗气道支架相关肺部MRSA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