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经营业绩与业务结构关系实证研究
——以十一家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例

2020-09-08 04:21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混业利息收入业绩

程 震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商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我国商业银行数量众多,原国有银行陆续完成股份制改革,还有众多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在众多商业银行中,十二家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从经营范围、业务范围、银行模式来看,具备一定代表性。在中国银行协会发布的2018年全国商业银行排名中,十二家银行均榜上有名,除了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招商、兴业、浦发等银行均在前列。[1]以它们为研究对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特点。

一、商业银行经营业绩与业务结构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关于商业银行混业经营与混业监管的研究

关于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的理论研究一直是热点,很多学者就西方国家银行混业经营模式在我国商业银行经营中的借鉴提出建议。黄双蓉针对我国商业银行迎接外资银行进入提出了在符合我国法理情况下商业银行要进行交叉经营,开展银证、银保、银期合作的建议。[2]戴鸿丽提出商业银行要进行业务创新,要联合其他企业进行合作跨界。[3]目前,中信控股集团、中国平安集团都是以股份的形式参与到银行、投资、信托等领域形成的多元综合金融集团。夏秋就我国金融混业经营发展趋势提出借鉴德国、美国、英国的商业银行金融监管模式,并提出以巴赛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对我国的商业银行进行监管。[4]因此,在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未能实现的情况下,在合理监管范围内,多元化创新是新的研究方向。

(二)关于商业银行经营业绩与多元化结构的研究

霍媛分析了商业银行多元化业务经营的原因,并从加强监管、放松经营限制、完善风控、立足创新等方面对商业银行的多元化经营提出建议。[5]商业银行经营业绩与业务多元化的研究早期以理论为主,近年来实证分析比较多,也更客观。张伟以工商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五家大型商业银行和九家全国股份商业银行数据为基础,运用计量经济学分析手段,得出结论:多元化业务对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经营业绩提升效果明显,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业绩提升不明显;这种情况从长期在商业银行发展非利息收入业务时更突出,甚至可能产生负面影响。[6]刘青松运用CAMP和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对地方性商业银行十年的数据进行初始处理,然后运用回归分析,得出结论:多元化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业绩影响比较显著,规模越大越明显,对城市商业银行经营业绩影响不明显;对于城市商业银行,多元化分散风险作用不明显,但风险高的经营业绩比较好。他提出的平衡多元化战略等建议,与霍媛的观点有一定的一致性。[7]赵萍从25家上市银行数据中选取十个指标进行因子分析,提炼出与十个指标对应的盈利、安全、管理三个核心因子对商业银行经营能力的影响,并对25家银行的经营能力进行分析,提出完善风险控制体系、加强多元化、重视中间业务的建议。[8]

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与经营业绩评价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已经有较好的基础,而对商业银行多元化业务对经营业绩的贡献权重及经营业务结构权重研究较少,这是本文实证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商业银行经营业绩与业务结构关系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1.数据来源

本文通过对2018年商业银行年报发布的十一家全国股份制银行数据进行整理(其中一家银行未发布数据而未计入年报),得到商业银行营业收入与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数据(见表1)。

表1 商业银行营业收入结构(单位:百万元)

2.分析方法

本研究采用邓氏灰度关联法(Grey Relational Analysis),因为其可以用于时间和对象不同的关联分析。[9]邓氏关联法分析公式如下:

系统特征行为序列:

X0(k)=(X0(1)X0(2)X0(n))

相关因素行为序列:

Xi(k)=(Xi(1)Xi(2)Xi(n)),i=1,2,3,n

均质无量纲化处理:

XD=[X(1)dX(2)dX(3)dX(n)d]

计算关系数:

(二)数据分析

以营业收入作为“参考值”,研究利息净收入和非息净收入与营业收入的关联关系。运用邓氏灰色关联法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再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关联系数(见表2)。

使用邓氏灰色关联法分析时,分辨系数取0.5。从表2可知,样本的指标关联系数基本符合要求。使用关联度值对11个对象进行评价排序:关联度值介于0~1之间,该值越大表示其与参考值之间的相关性越强,即评价越高。运用SPSS软件对关联系数结果进行加权处理,最终得出关联度值(见表3)。

表2 利息收入、非息收入与营业收入关联系数结果

表3 关联度结果

从表3可以看出:针对本次2个评价项,利息净收入的综合评价最高,关联度为0.727,其次是非息净收入,关联度为0.642,这说明在我国呼吁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和多元化经营的情况下,样本的十一家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仍以利息收入为主。[10]这与我国当前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以利息为主是一致的。

三、商业银行业务结构权重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1.数据来源

数据同样来源于对2018年商业银行年报的整理,商业银行经营收入具体数据见表4。

表4 商业银行营业收入与业务收入①

2.分析方法

CRITIC方法是Diakoulaki提出的一种客观权重赋权法,适用于业务结构相对于经营业绩的分析。它以对比强度和评价指标的冲突性两个基本概念来确定指标的客观权重。[11]

第j个指标与其他指标的量化指标公式为:

其中rij表示指标i与j之间的相关关系系数。设Cj表示第j个指标所包括的信息量,则:

CRITIC权重分析法计算公式为:

(二)数据分析

1.利息收入、非息收入权重结构分析

根据CRITIC的计算公式,对表4数据运用SPSS软件对营业收入中利息收入与非息收入权重结构进行分析,得到结果如表5所示。

从表5可知,利息收入的权重占到62.6%,比全国的70%低接近10个点。[12]可见,运用权重分析法与灰色关联分析法获得的结果是一致的,利息收入对商业银行经营业绩的贡献是最多的。

表5 利息、非息收入权重计算结果

2.营业收入各业务权重结构分析

根据CRITIC的计算公式,对表4数据运用SPSS软件对营业收入各业务权重结构进行分析,得到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银行业务结构权重计算结果

从表6可知,利息收入的企业贷款、零售贷款、贴现等三项业务的权重和非息收入的业务手续费及佣金、投资收益、汇兑收益、其他收益等四项业务的权重与前面的分析结果是一致的。这十一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零售业务和对公业务占主要,其次是手续费及佣金,投资收益排在第四。总体上利息收入虽然占主体,但是非息收入业务也在提升,表明商业银行多元化业务结构在逐渐完善。[13]

3.利息收入各业务权重结构分析

根据CRITIC的计算公式,对表4数据运用SPSS软件对利息收入各业务权重结构进行分析,得到结果如表7所示。

表7 利息收入业务权重计算结果

从表7可知,企业贷款利息收入和零售贷款利息收入的权重比较接近,与前面的分析结果有一定的误差。具体原因在于这里的利息收入并不是利息净收入的收益,商业银行的对公业务的收益率平均比零售业务要高0.2个百分点。对公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传统重点业务,零售业务在互联网时代由于技术的进步得到长足的发展。

4.非息收入各业务权重结构分析

根据CRITIC的计算公式,对表4数据运用SPSS软件对非息收入各业务权重结构进行分析,得到结果如表8所示。

表8 非息收入业务权重计算结果

由表8可知,在非息收入中,手续费及佣金作为中间业务仍是商业银行非息收入的主要部分;投资收益是一个亮点,说明商业银行多元化业务结构得到拓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汇兑收益随着开放经济的持续,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其他业务收益因2018年统计口径的变化,把资产公允值变化、处理资产损益、其他业务收益等项目合并在一起,不同银行的口径有所不同,所以分析的意义不大。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根据以上实证分析结果,即便在混业经营理念提出多年的情况下,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仍停留在以存贷款业务为主的时代。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我国商业银行经营业绩、改革创新等方面走在前列,多元化业务不断发展。在未来一段时间,利息收入仍是商业银行经营业绩收益主要来源,但利息收入在权重结构中逐步下降。在利息收入结构中,针对消费者的个人零售业务的占比不断提升,今后会得到进一步发展。非息收入的比重在商业银行收入中不断增加,但非息收入的增加对银行经营业绩没有明显的效果。[14]在本研究的案例中,非息收入占比较高的广发银行、民生银行没有表现出特别亮眼的业绩水平。虽然如此,非息收入业务的开展是商业银行在互联网时代开展多元化业务、拓展数据资源、开拓新的收益方向的重要渠道。

(二)建议

鉴于多元化对商业银行经营业绩的影响未有定论,且对不同商业银行的影响有所不同。[7]因此,对商业银行经营提出两点建议:一是,正确对待多元化经营。要根据自身实力和所处的发展阶段,量力而行,不要盲目为了多元化而使银行陷入资本危机。[5]二是,坚持持续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极为显著。以互联网金融为例,商业银行早期对其较为忽略,导致自身在这一方面相对落后,但是商业银行的基础和资源相对比较雄厚,一旦介入互联网金融也能获得不错的收益。

注释:

①本表的利息收入不同于上表的利息净收入。部分商业银行的指标结构因监管要求和统计口径改变的原因进行了转换。华夏、浙商、广发进行了单位转换。浙商的交易性收益根据2018年前的年报进行了转换。

猜你喜欢
混业利息收入业绩
一图读懂业绩说明会
中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现状及发展建议
从牙行至混业钱庄:民国清水江的木行
对我国金融保险混业经营问题的思考
广西JG集团绩效考核现状及评析
新时代下财税体制改革对金融企业的影响
2018年三季报业绩预告
2018年一季报业绩预告
本周公布2017年业绩大幅预增预告
国内外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发展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