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心正念育好种
——根植于北国黑土的“龙科”生机

2020-09-09 02:04张成龙
黑龙江粮食 2020年3期
关键词:种业种子疫情

□ 张成龙

“之前因为新冠疫情,不方便出门采购种子,特别担心家里的地该怎么种。直到听说今年可以在手机线上购买龙科种子,心里悬着的石头才算落了下来。”嫩江县长福乡德胜村农民刘德宝一边打开手机APP一边高兴的告诉记者,只有种子好收成才能好,龙科的种子抗病性和适应性都很强,所以连续多年都在龙科种业买种,很怕今年会受疫情影响买不到。

在黑龙江,像刘德宝一样对龙科种业“情有独钟”的种粮大户数不胜数。这家去年10月刚刚加入省农业投资集团的种业公司借力全国先进种业机构和省内科研机构,凭着口碑相传的高品质良种在北国千里沃野深深扎稳脚根,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春风的吹拂中飞速成长,在促农增收和助推优质高效农业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科技创新双驱 提升龙科种业发展加速度

5 月是播种的季节,在一望无际的蓝天碧野间,一群身着迷彩服的年轻人正埋头于田间播种和测量,这群龙科青年所播撒的是经过重重试验和精筛细选而来的最新良种,在龙科种业哈尔滨科研基地,这一粒粒科技孕育出的“结晶”正待发芽成长。

龙科种业集团研发团队在海南繁种基地调研

“要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对我国种业提出殷切期望。龙科种业集团有限公司自成立起便以致力农科院成果高效转化,成为龙江种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为使命,从植物育种入手,整合全省种业资源,打造完整植物种业产业链条,构建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发展模式和龙江良种科研成果市场转化平台。

为夯实种业发展基础工作,提升公司研发实力和市场竞争力,龙科种业集团有限公司特别设立研发中心,分设玉米育种部、大豆育种部、水稻育种部、测试部。结合黑龙江省各生态区的耕作环境,瞄准玉米、大豆和水稻高产高效的发展目标,制定了中长期科研计划和实施方案。

“依托于省农科院的品种资源、成果技术和人才队伍等优势,我们与省农科院建立了深入合作,并与玉米所、齐齐哈尔分院、绥化分院、黑河分院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为公司种子品种多样化提供有利保障。”据龙科种业集团有限公司研发中心经理浦子钢介绍,自龙科成立以来,已牵头主持了国家玉米、水稻联合体,黑龙江省玉米、大豆、水稻联合体,累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级科研项目5项,获得科研经费1702.13万元。目前,龙科种业拥有玉米、大豆、水稻、高粱等作物品种共计36个,主推品种15个。其中以大豆品种黑河43、黑农84、绥农42和水稻品种龙粳系列品种最具市场代表性。

作为全国首批“育繁推”一体化企业,龙科种业拥有全国范围种子经营权和进出口权,是中国种子协会理事单位。获得过AAA级信用骨干企业、省级农业

龙科种业育种基地

龙头企业等荣誉称号。目前,龙科种业通过直接经营或间接授权等形式对全省76%的大豆种植面积、覆盖67%水稻种植面积上供应的种子资源产生影响。

擦亮特色品牌 打造一粒种子的市场传奇

“在展会转了几圈,对龙科种业集团的种子印象最深,毕竟是国企品质值得信赖,要了宣传资料,买了一批豆种带了回来,相信今年一定会有个好收成。”来自辽宁的王海峰在第25届哈尔滨种业博览会上看到参展的龙科种业集团的产品介绍后“一见倾心”,直接现场下单,购买四袋最新大豆品种“黑河43”。

“好酒也怕巷子深”,近年来龙科种业集团紧紧把握市场脉络,将种业品牌建设作为种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秉承“造福龙江百姓”的使命,以“领航龙江,成为现代种业发展领军企业”为目标,专注寒地早熟粳稻、大豆品种的推广。通过参加各类展会主动出击,并以多种网络媒体方式开展科教宣传、推广农业技术,龙科不断扩大品种知名度、增加农民信任度、提升品牌美誉度,全面擦亮龙科种业品牌。

据龙科种业集团有限公司推广部负责人介绍,龙科品牌的定位思路是致力于打造出育种能力强、生产加工技术先进、市场营销网络健全、技术服务到位的“育繁推”一体化国际化农作物种业集团。形成南有隆平、北有龙科的发展局面,全力打造中国最大的“域外粮仓”,成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大型种业集团品牌。

为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推动龙江种业走出国门,打破市场壁垒擦亮龙科品牌,龙科种业集团还将在布局国内市场的同时着眼于国际市场,进一步深耕俄罗斯远东大豆种子市场,首推八大品种,推进龙科种子走出去战略,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与国际国内行业内优势企业合作,实行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目前已获得国家农业农村部和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支持和肯定。

抗疫售种双行 多向助力龙江春耕创新绩

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农业的‘芯片’和粮食安全的根基。越是艰难时刻,越要确保根基稳固。面对疫情,黑龙江省龙科种业集团有限公司积极响应中央、省政府号召,在省农投集团党委的统一部署下,高度重视,紧急动员,积极行动,把防控疫情和保证销量作为首要任务来抓。

“为保障春耕用种需求,疫情期间我们联合专业团队,开通了便民‘线上服务’平台。同时在‘农田管家’‘大嶑农资’‘智种网app’等小程序上线公司产品,农民不出门、不见面就能轻松网上选购、电话定购,解决了购种难问题。”据龙科种业集团推广部负责人介绍,目前龙科种业可以向市场线上供应玉米、水稻、大豆品种18个,销售种子面积覆盖全省。因公司生产加工基地都在主产区周边,确保了种子可以更加便利送达农户手中。疫情期间,龙科种业还利用微信、直播等创新营销模式,组织销售人员与种植户、经销商召开视频会议讲解防疫知识、推介优良品种、开展农业信息咨询。

面对疫情冲击,止损至关重要。受新冠疫情影响,龙科种业销售量同比去年有所下降。为尽量减小疫情带来的损失,争取尽早复产复工,保障农业生产工作有序开展,龙科种业集团有限公司积极与松北区疫情防控指挥中心协商沟通,于2月20日进入全员动员、保障春耕的复工复产状态。与此同时,控股子公司龙粳种业也在佳木斯市全面复工,并将首批水稻种子发到三江地区,早于其他种子企业率先开启“发运快车”,保障当地用种需求。

龙科种业集团总经理谭春平说,复工期间龙科集团多次以视频会议、现场会议等形式召开疫情防控精神传达、种子繁育销售工作研讨会议,在保障复工人员自身安全防护的前提下,对各区域销售任务、种子繁育计划等情况进行科学部署安排,为保证我省粮食生产再夺丰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龙科”力量。

把握机遇挑战 锚定目标任务全方位发力

龙科种业董事长李铭丰向农投集团汇报公司发展情况

龙科种业集团总经理谭春平参展时接受媒体采访

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加入省农投集团后的龙科种业正焕发前所未有的全新活力。在立足黑龙江大市场,辐射吉黑辽大东北近2亿亩耕地组建粳稻、玉米、大豆三个专业公司,在黑河、绥化、佳木斯、牡丹江及建三江等区域分布设立推广事业部或分支机构的同时,龙科种业还将充分借助农投集团全产业链优势,整合资源,通过与农投云产业公司合作共同建立大户数据库,与农投粮食产业、投融资产业、国内先进的农资、农机企业合作共同打造农业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平台。

目前龙科种业集团已经形成了科研分工合理、产学研相结合、资源集中、运行高效的育种新机制,培育了一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建设了具有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优势的种子生产基地。未来将以黑龙江地区为据点,辐射全国,走向国际,打造出育种能力强、生产加工技术先进、市场营销网络健全、技术服务到位的“育繁推一体化”国际化农作物种业集团。

“我们计划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犹太州分院达成战略联盟,设立合资公司。依托其技术优势早日实现技术、产品和人才的本土化,提升公司在俄远东地区种业话语权,加快促进公司与俄在种子育、繁、推和粮食进出口贸易等农业领域的强强合作。”在谈到推动龙科“走出去”时,龙科种业总经理谭春平兴奋说道。

“下一步我们将在农投集团领导下,全力推进龙科种业的‘三项制度’改革,优化龙科管理与运营。重点开展‘种产联收’项目,将以种子生产、大田种植为牵引,实现规模化、智能化生产,通过农投集团各板间联动、与各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种业企业、农业合作社、种植大户间联合,最终实现农业生产订单收购,优质优价。积极探索龙科种业发展新思路,提升市场竞争力,用现代种业思维,全力推进龙科种业公司向更高更强发展。”提到龙科种业集团未来发展前景时,董事长李铭丰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无论时代风云如何变幻,在助力龙江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龙科种业集团有限公司都将秉持“正心正念做好种子企业”的信心和理念奋力前行,为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做贡献。

农投集团领导展会期间参观龙科种业展台

猜你喜欢
种业种子疫情
登海种业
登海种业
战疫情
五个方面着手 打好种业翻身仗
打好水产种业翻身仗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桃种子
可怜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