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牢中国饭碗,彰显国企担当

2020-09-09 02:04
黑龙江粮食 2020年3期
关键词:龙江粮食农业

绿色黑龙江,中华大粮仓。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指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这是对黑龙江的殷切嘱托。黑龙江省委书记张庆伟强调:面对当前国内外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发生的重大变化,黑龙江省作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认真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切实担负起维护国家“五个安全”的重大责任,着力抓好疫情防控,千方百计稳住农业基本盘,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让中国人的饭碗装上更多龙江粮,坚决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龙江农投作为全省农业产业投融资服务平台和农业对外合作承载平台,将自觉承担“农业强省”的重任,使中国饭碗装上更多、更好的龙江粮。

全力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做创新农投

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是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任务。龙江农投作为省委省政府抓农业、强农业的重要抓手,务必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一)勇当“农业强省”的推动者

——实施体制机制创新行动。积极开展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工作,通过开展投资融资、产业培育和资本运作,强化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引领功能,放大国有资本公司运营试点带动效应。大力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推进科改示范行动,提升核心技术竞争力,推动企业和员工共同成长,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实施产业扶贫攻坚行动。推广“海伦精准扶贫模式”,推进“期货+保险”试点,推动农民增产增收。积极参与海伦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通过优一产,接二产,连三产,推动龙江农产品“种得好、产得优、卖得俏”增强贫困户自我造血功能。

——实施科技兴农强农行动。农投集团大数据产业公司、数字农业科技公司、粮食电子交易市场和天猫商城龙江原产地旗舰店,四箭齐发,围绕农产品上行和农业生产资料下行,进行农业全产业链服务,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现代农业向数字农业升级。

——实施农业绿色发展行动。倾情打造“金谷农场”系列品牌,塑造3800万龙江人真正自己的品牌,进一步突显寒地黑土、绿色有机、非转基因的特质。

——实施产业融合发展行动。在七台河市勃利县运行“合作社+村集体+大型国企”融合发展的“社村企”项目,全面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实施基础建设升级行动,依托农投旗下马铃薯原种场5万亩耕地,构建高标准数字农田示范基地,高纬度寒地核心良种繁育基地,现代农业种植技术示范基地,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数字化农服示范基地等集土地、人力资源、资本、技术和数据为一体的全要素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实施产能优化提升行动。促进粮食等农产品市场营销,打造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农产品交易集散中心,争取 5 年实现交易总额1000 亿元以上,仓容1000万吨以上。确保“中国饭碗”更多地装“龙江优质粮”,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二)争做数字农业的引领者

疫情为数字农业发展提供了契机,农投数字化农事服务平台在勃利县20个行政村开展试点;农投数字化“三农”管理平台依托积累的80.25T大数据资源,以及403万农户、2.3亿亩土地信息,开展惠农贷款业务。数字系统已实现手机APP实时操作,提供“秒申秒贷、随贷随还”服务。

根据疫情期间农民宅在家里的新情况,利用广播电台、线上媒体,进行网络直播和线上答疑,指导农民备春耕。依托天猫龙江原产地官方旗舰店,销售各类龙江农产品336万元。3月7日,农投集团旗下“金谷农场”品牌生态玉米油上架淘宝第一主播薇娅直播间,短短三分钟销量突破9.5万桶,销售额超过500万元。集团常玉春总经理两次在网上与网红直播销售集团产品,140万人观看,开辟了网络营销新阵地。粮食交易市场利用网络组织专项成品粮竞价交易会成交248.74万吨,成交金额42.09亿元;市场化网上交易15.7万吨,成交金额达3900万元。

(三)担当“压舱石”的建设者

面对当前国内外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发生的重大变化,发挥黑龙江省作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战略地位,千方百计稳住农业基本盘,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让中国人的饭碗装上更多龙江粮,坚决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依托省粮食产业集团、省储备粮管理公司,构建集团现代粮食收储体系,承担全省粮食收储与粮食安全保障功能,切实做好政策性粮食承储主业,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围绕粮食仓储、配送、物流等流通环节, 做强做优做大市场化粮食流通产业。依托粮食交易中心、大豆交易中心及大米网,面向全国,应用先进的物流技术、现代流通模式及科学的管理手段,不断放大粮食交易总量。

全方位谋划“十四五”,做战略农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要树立战略思维。龙江农投坚持把“让龙江农民更幸福,让龙江农业更强大、让龙江农产品更有市场竞争力”作为谋划改革发展的战略出发点和落脚点,并把农投战略体现在“十四五”规划当中。

(一)对标ABCD四大国际粮商,做强“六大板块”

结合省委省政府、省国资委对农投集团的战略定向、功能定调和主业定位,龙江农投确定省内对标北大荒、国内对标中粮、国际对标四大粮商,打造龙江版的ABCD的战略目标,确立了大科技、大粮贸、大食品、大数据、大资本、大产融等六大板块“施工图”。

(二)实施“双L行动”,启动四个百亿工程

农投集团将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赋予的黑龙江省农业产业投融资服务平台和对外农业合作承载平台定位,完善在农业领域的战略布局,承担“农业强省”重任,启动“双L”(list)行动,实施“四个百亿”工程,推动龙江农业产业升级。农投集团以大科技板块、大数据板块为依托,力争在种业和数字农服领域培育两个上市公司,即黑龙江省龙科种业集团有限公司上市和黑龙江农投大数据产业有限公司上市。同时,实施粮食贸易升级工程,年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实施远东国际贸易升级工程,年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实施资本运营升级工程,年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实施品牌培育升级工程,“金谷农场”品牌价值突破100亿元。

全面践行国企使命,做担当农投

龙江农投作为全省农业产业投融资的服务平台和对外合作承载平台,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全国上下团结一致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履行社会责任,彰显国企担当。

——抓“两端”全力支援“抗疫”。在原粮端,集团全面加强国家政策性粮食和省级储备粮监管,确保“调得动、顶得住”;并调配6.9万吨玉米第一时间保障防疫酒精企业原料供应;在市场端,集团所有粮油产品坚守“不涨价”承诺,保供稳价。

——聚焦“两难”保农民。突发疫情造成农民阶段性“卖粮难”和“备春耕难”。集团敞开收购,应收尽收,到3月底共收购粮食142万吨;农投开通线上订货、线下送达服务,销售种子2.78万吨、化肥1.4万吨,让农民足不出户就能买到种子和化肥。

——对接“两县”精准扶贫。农投集团积极与刚刚摘帽的国家级贫困县海伦市和拜泉县对接,探讨建设海伦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和拜泉县生猪养殖项目,巩固两市县脱贫攻坚成果。

——推“两改”进一步推动改革。全力推进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改革,以科改示范行动为契机,规范大数据公司运营管理,筹划企业上市。

——分担“两忧”做抗疫后盾。解决医护后顾之忧,农投集团向黑龙江省“小汤山”模式医疗救治中心、医大一、二、三院和疫情期间支援湖北的456位医护人员家属,以及在哈防疫一线医护人员家属捐赠价值181.97万元的粮油产品和生活物资;并组建援鄂医生家属群,根据需要帮助家属解决生活物资、精神文化关爱、交通便利等问题。解决政府防控之忧,金谷大厦主动承担境外人员隔离任务,先后安置接待385名境外人员隔离。

全速奔跑抢时间、补业绩,做高效农投

虽然疫情影响了农投集团一季度的工作,但我们仍要坚持既定目标不动摇,“半年当做一年干”,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把落下的业绩补回来。

——以“等不起、坐不住”的紧迫,站起来抓改革。紧紧围绕省国资委改革工作要点和改革任务台账,以落实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和科改示范行动为抓手,积极寻找战略投资者,开展老企业混改工作,进一步推动改革改向深处、落到实处。

——以“火上房、贼上梁”的急切,跑起来抓经营。集团党委对全年目标进行再分解,压缩时间表,压担子提效率抢时间;细化施工图,二三级板块拿真招,出实招。

——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力度,狠起来抓管理。强化担当、压实责任,切实发挥风险管理委员会职能,完善两级风险防控体系。针对粮食产业集团历史问题,以“应收尽收、锱铢必取”的标准,严抓贸易占款、定利上缴。

——以“敢较真、动真格”的态度,严起来抓考核。全面推行“市场化薪酬、跨越式指标、断崖式考核”。以国有资本投资改革试点与三项制度改革为契机,全力推动农投体制、机制、管理创新,确保实现全年目标。

“十四五”期间,龙江农投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断壮大集团实力,进一步放大国有资本投资效能,全面提升龙江农投的核心竞争力,为巩固我省粮食安全“压舱石”地位,为龙江农业高质量发展,为我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农投力量。

猜你喜欢
龙江粮食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珍惜粮食
龙江少年爱冰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2021年3月国有粮食企业粮食购销量初步统计
勇于担当 主动作为 积极打造龙江人民调解工作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