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家政人才培养的现状与策略

2020-09-10 07:22史红改于舒洋
家庭服务 2020年4期
关键词:服务行业家政院校

史红改 于舒洋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的追求在快速地发生变化。生活条件的改善带来了生活品质的提升,人们从过去的仅仅满足于养家糊口变得越来越追求科学健康和舒适的生活。多年来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人们对子女看护、抚养和教育非常重视。再加上工作压力增大、“二孩”政策放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等因素,使得家庭事务的管理负担与日俱增,因此家庭服务市场需求骤增。家政服务已成为城市居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需求。然而,长期以来家政服务行业一直处于发展阶段,家政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数量都无法满足现阶段的市场需求。

为此,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发展家庭服务业的指导意见》,2017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7部委发布了促进家庭服务业规范发展的《家政服务提质扩容行动方案》等指导性文件,把家庭服务业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同年教育部要求每个省份原则上至少有一所本科高校和若干所职业院校开设家政服务相关专业,以完善专业结构,扩大家政服务人才培养的规模和质量。

我国家政人才培养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现在提起高校家政学人才培养,很多人认为这是我国的新兴专业,事实上我国家政人才培养早已有之,了解家政学人才培养的历史和现状有助于家政学教育的传承和发展。

我国的家政人才培养可以分为五个大的阶段:一是家庭自行培养阶段(1907年之前)。那个时候基本上是家庭自我培养,政府不加干预,这一阶段形成了很多家风家教的典范,如诸葛亮的《诫子书》、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朱熹的《朱子家训》等。二是学堂培养阶段或专业化培养萌芽阶段(1908年至1918年)。清朝末年,清政府颁布女子学堂章程,在女子学堂培养女子的家事相关技能。三是大学培养阶段或专业化培养发展阶段(1919年至1950年)。多所大学设立家政系,聘请国内外家政专家,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家政人才。四是专业化培养停滞阶段(1951年至2002年)。家政学被调整、拆分,家政专业人才培养停滞。五是专业化培养复兴阶段或现代化专业人才培养阶段(2003年至今)。从吉林省农业大学率先开设家政学本科开始,到今天教育部要求每个省份原则上至少有一所本科高校和若干所职业院校开设家政服务相关专业,开启了我国现代家政专业人才培养之路。

从家庭服务行业现有从业人员状况来看,目前,我国家庭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以来自农村的“60后”和“70后”剩余劳动力为主,占就业市场的近70%。这部分从业人员绝大部分都是高中以下学历,且以中小学为主,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家政从业人员仅占2.2%。众所周知,我国1951年至2002年之间是没有正规的家政学教育的,因此目前市场上的家政从业人员文化基础非常薄弱,专业素质和技能非常缺乏。但是,就是这样一支几乎没有受过专业的高等教育的服务队伍支撑着几千万个家政岗位。而需要服务的家庭成员的素质却日益提升,对家政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我国现有开设家政学专业的院校情况来看,一方面,从2003年到现在,原有的30多所院校,加上2019年新开设家政相关专业的72家高职院校,我国已有超过百所高校开始着手培养家政专业人才。但是由于每年报考人数很少,甚至有些院校连续几年招不到学生,所以真正培养出具有家政专业素养的学生少之又少。再加上这些家政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基本不在家政服务行业就业,所以家政行业高素质人才缺乏的状况短时间很难改变。另一方面,由于新中国成立以后家政学专业长期停办,造成我国家政学人才储备发生了断崖。虽然有不少高校开始增设家政学专业,但是人才培养需要较长的过程,至少还需要几年的时间。

我国家政人才培养的主要影响因素

当前,随着家政服务行业市场需求的增加和国家对家政服务行业的高度重视,家政学人才培养必然提上日程。然而,家政人才的培养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消除这些因素,分析利弊、扬长避短,方能促进家政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少走甚至不走弯路。

(一)影响家政人才培养的优势因素

市场需求大且与日俱增。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市场研究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截至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超2.3亿,是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过2亿的国家;“二孩”政策的落地,使育儿问题更加突出;此外,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家庭规模的小型化、家庭结构的核心化、中产阶级的扩大化等,都使得家庭服务行业的市场需求快速膨胀。

人口资源丰富,农村剩余劳动力多。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拥有14亿的人口资源。家庭服务行业是人服务于人的行业,所以丰富的人口资源为家庭服务行业提供了巨大的需求市场,同时又为家庭服务行业提供了人才市场。再加上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进程中,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迫切需要转移。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基本素质和家政专业素养又亟须提高,这就对家庭服务行业人才培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国家政策支持,社会资本涌入。由于家庭服务行业关系着国家的安定、社会的和谐和百姓的幸福,从2010年开始,中央和地方政府不断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家庭服务行业发展的扶持力度。2019年,国务院、教育部特別针对家庭服务行业提质扩容中的人才短缺问题,提出了高校要开设家政专业以培养专业的现代高端人才的要求。这意味着对家政学专业的发展全面解禁,并会大力扶持。社会资本具有闻风而动的特点,家庭服务行业扶持政策的出台亦为资金流动指明了方向。

(二)影响家政人才培养的劣势因素

家庭服务行业市场潜力巨大,国家也希望能够借助高校的力量快速为行业培养专业的、高质量的人才。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目前国内人才培养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中以下几个方面是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

传统观念的壁垒。由于从古至今,家庭服务在我国都是“下人的营生”,从“家奴、家仆、丫鬟、老妈子、下人”到“保姆、保洁员”,基本上都是没有体面身份的杂役,即使现在流行的“月嫂、小时工、育婴员(师)、保洁员”等依旧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这些家庭服务从业人员的尴尬地位。传统观念是群体意识形态,一时很难改变,因此,必须在家政人力资源管理上探索解决问题的出路。

人才定位不准。从家政企业的人才需求来看,行业需要大量的从事家庭服务工作的一线员工。但是家政学作为一个学科专业,假如只是为满足现阶段的人才需求的话,那只要加大培养一线从业人员的技能即可。这样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应用型的技能人才,而这恰恰是广大职业院校和成人高校的职责。作为高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应该意识到,“家政学”教育的主要目标不是培养入户服务的高级月嫂、高端保姆,而是宣传科学的家庭观、培养每个家庭成员处理家事的能力,使得家庭事务的管理朝着精细化、专业化、科学化、智慧化的方向发展,从而达到家庭幸福、国家安定、社会和谐的目的。

专业师资匮乏。如前所述,我国从1951年开始到21世纪初,全国暂时关停了家政学专业。因此,半个世纪以来没有培养专门的家政专业人才,也就是说没有了所谓的家政专业的师资。目前,国内已有的高校师资队伍基本是由其他院系转来的各种专业的教师组成的。虽然家政学内容包罗万象,但它不是大杂烩,而是有其独特的专业特点、培养目标和教科研工作。专业师资的严重缺乏是制约各院校大力发展家政学的重要因素。

家政学理论研究不足。理论源于实践、高于实践,同时还要指导实践。专业理论研究是科研院所的职责,由于我国科研院所较长时间里没有设置家政学专业,家政学理论的研究自然也一直处于停滞状态。中国知网是国内最主要的科研文献查询平台,以“家政”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可以看到相关的中文期刊论文数量仅有4 207篇(截至2020年2月16日),2015年以后论文数量才增加得比较明显,而高水平高质量的科研文章更是不多。相较于其他成熟的学科来说,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存在很大差距。

我国高等院校家政人才培养策略建议

坚持专业的科学站位。所谓科学站位是指高等院校在开设家政学专业时需要高瞻远瞩,科学定位。家政学是以人类家庭生活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提高家庭生活质量、强化家庭成员素质、造福全人类为目的,指导人们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感情伦理生活的一门综合型应用学科。所以对什么是“家”,什么是“家政”,什么是“家政学”,我们必须有科学的认识,只有具有科学的家政观才能让院校家政学站位高远。各院校开设家政学专业,应该是让每一个社会成员科学认识家庭事务管理,具备科学管理家庭事务的能力,通过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助力国泰民安。

分层分类开展人才培养。开设家政学专业的目的是为家政行业培养有用、实用、好用的人才。但是也要认识到,一个行业的发展既需要技能型人才,也需要产业型人才、科研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高校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该首先分析自己的学科优势和办学特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来重点培养某一方面的人才。比如高职院校,就可以考虑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主,而科研实力雄厚的综合型大学就可以考虑培养科研型人才或管理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形成院校互补、各有所长、各类人才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

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家政学人才培养虽然可以分为技能型、产业型、科研型、管理型等,但鉴于家政专业的强实践性,无论是哪类人才的培养都离不开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因此,高校要与企业联手,深度合作。一方面派学生去企业实习,给学生提供实践、实战和就业的机会。另一方面,让企业参与院校家政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包括招生、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过程的管理、考核,实训和就业等,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专业化、好就业的实用型人才。

融通学历和非学历教育。当前家政行业存在从业人员数量严重不足和服务技能水平较低的问题,而高校培养高学历人才又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高校可以在开展学历教育的同时,与企业合作开办家政相关的技能培训。技能培训具有短、平、快的特点。一个月内的专项技能培训即可帮助学员熟练掌握一项家庭服務技能,很好地为家政服务市场提供大量受过专业训练的一线员工。这样既可解决目前家政服务行业的一线人才短缺的问题,又能充分发挥高校的自身优势、盘活已有资源,还可以给自己院校的学历教育提供学生实习、就业,以及“双师”培养的便利。

(作者史红改系北京开放大学城市管理学院院长、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负责人;作者于舒洋系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北京开放大学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师)

猜你喜欢
服务行业家政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西班牙语职业人才发展分析
坚守与创新
2019年国家级家政服务政策盘点
2019年省级家政服务政策盘点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中介型家政O2O企业价值链优化策略
我国金融贸易服务行业发展现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