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提问技巧探究

2020-09-10 07:22路红军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提问技巧研究小学语文

推荐人语:陶行知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本期《重点推荐》为作者带来的两篇文章均符合陶行知这一理念。路红军的《小学语文提问技巧探究》以教学实例为基础,围绕教学主题、课文矛盾点、课堂留白、学习效果评价等内容,探究如何指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黄新凯的《“问题化课堂”促进教师传授力向学生学习力的转化》则以“问题化课堂”教学模式为核心内容,从学科、学生、教师三方面研究学生学习力的培养策略。希望两篇文章就课堂提问给予读者一定启示。

摘要: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手段,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拉近师生间距离,充分发挥教师引导作用,还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提高教学的质量水平。因此,教师要学会提问技巧,掌握高效提问的方法,发挥提问的作用,让课堂教学效率更上一个台阶。

关键词:小学语文 提问技巧 研究

提问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手段,掌握提问的艺术不仅能够揭示矛盾、引发思考、吸引学生注意力,还能调节课题氛围,增强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凡事都有两面性,所谓“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如果“智问”变成“愚问”,不但发挥不了提问的优势,而且会成为阻碍课堂教学顺利开展的“拦路虎”。因此,如何才能“智巧”提问是每个教师需要思考探索的问题。

一、围绕主题提问,发挥指导作用

为了突出教学主题,保证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实现教学的目标,教师要围绕教学主题展开提问,提出的问题要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不能缺乏实质价值,避免出现为了提问而提问题的情况。课前教师要充分解读教材内容,分析文章主题和核心思想,围绕文章主体设计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分析问题理解课文表达的主题内容和核心思想,保证发挥提问的引导价值。例如,在学习《可贵的沉默》这节课时,教师首先要明确,题目就是文章的主题,围绕题目展开提问:“沉默为什么可贵呢?”学生一边思考问题一边阅读课文,不但理清了文章思路、理解了文本内容,同时还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文章中学生经过教师的引导懂得了关爱父母、感恩父母,用感恩的心回馈生活,因此沉默可贵。随后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父母都记得自己孩子的生日,可你们记得自己父母的生日吗?”大多数学生都沉默了,低下了头,只有几名学生自豪地举起了手。教师一方面要表扬这些举手的学生,另一方面也要鼓励低头的学生多了解一下父母的事情,牢记父母的生日,在父母生日的时候表达对父母的感激。简单的提问突出了文章的主题思想,帮助学生深刻感受作者要表达的核心思想,领会文章中流露出来的精神和情感,拥有了一颗感恩的心。

二、抓课文矛盾点,进行有效提问

很多时候,作者喜欢采用矛盾写法来突出人物的个性品质和性格特点。所以,为了加深对人物的理解,教师要抓住矛盾点进行提问,达到激发学生思维,突破学习难点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将相和》这节课中,教师可以抓住文章中看似矛盾的点进行提问:“蔺相如看到赵王受到了亲王的侮辱,于是在亲王面前说道:‘请您为赵王击缶。’当亲王拒绝后,蔺相如再次提出‘击缶’的要求,看到亲王再次拒绝后,蔺相如出言威胁亲王,但依旧使用了‘您’称呼亲王。为何在这种情况下蔺相如还称呼亲王为‘您’呢?”经过思考,学生明白这是作者为体现蔺相如以理服人的精神品质,从这些“矛盾”中,学生领略了文字的奥妙和魅力。

三、注重教学实效,科学转化提问

为了保证提问的效率,教师要学会合理变通,注重提问“实效”,通过转化提问,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思维,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教师要找到目标和问题最佳的结合点。例如,采用画圈提问的方式,锻炼学生寻找重点字词句的能力,同时可以实现课堂提问向“画圈”训练的转化。又如,操作提问,在学习《詹天佑》这篇文章时,针对文中“火车如何爬上去?”“‘人’字形路线长什么样子?”等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脑海中的铁路线画出来,同时借助铅笔橡皮擦等工具模拟火车下坡、攀爬等操作,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还能降低理解难度,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四、抓住课文留白,进行拓展提问

课文中会在文章的结尾或段落结尾留白,留白可以给读者留出想象的余地,供读者回味思考。为激发学生思维创造性和活跃性,教师要充分利用空白元素,借助文章留白营造思考情境,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养成独立思考探究的习惯和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实现个性化发展。例如,在学习《穷人》这节课时,通过阅读课文,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被桑娜夫妇收留邻居两个孩子的行为打动。为了启发学生思考,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想象一下桑娜一家往后的生活会发生哪些故事。轻松愉快的话题能够充分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通过思考交流,学生踊跃发言,大胆说出了自己的构想。有的学生认为:“自从收养了两个孩子,桑娜夫妇工作更加努力了,孩子们也感恩桑娜夫妇,长大后都取得了成就,回报桑娜夫妇,自此桑娜一家人的生活变得更加幸福快乐了。”还有的学生认为:“开始桑娜一家人虽然生活贫苦,但人们看到了桑娜的善良,纷纷献出自己的爱心,帮助桑娜抚养孩子,最终两个孩子在大家的帮助下快乐成长。”开放性题目没有固定的答案,考查的是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的大胆创编不但使课文更加丰富精彩,同时还实现了思维空间的拓展,对学生个性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好的文章都会给读者留出想象空间,教师要善于挖掘这些空白进行填补,抓住空白处展开提问,从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培养发散思维。

五、鼓励学生参与,开展问题互动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提问就是促进学生主动学、教学生会学,师生沟通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问题互动,提出问题后,教师要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思考时间,在学生思考过程中,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确保学生思路正确,让学生在自己的努力下找到正确答案,从而增强学生自信心。例如,在学习《蔺相如》这节课时,教师设置了思考问题:“蔺相如有哪些特点让人印象深刻?”一段时间后,学生依然面露难色,可见还没理解透彻文章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蔺相如的行为特征,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学生得出答案:谦虚、勇敢、忠诚、机智的形象特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了鼓励和赞赏,这样不但可以鍛炼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而且能调动学生思考的热情和动力。

六、准确评价,增强学生信心

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如果学生给出的答案正确,教师要给予认可和表扬,增强学生成就感和自信心。如果学生回答的答案和教师心中的答案不符,教师也要及时帮助学生纠正。在评价时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切忌打击学生,要批评和鼓励相结合。其次,可以采用教师评价、自己评价和互相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另外,评价内容要坚持开放原则,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方式、学习习惯和课堂行为进行客观评价,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尊重学生,激励学生。最后,教师要多给学生创造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耐心聆听学生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总之,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善用“智巧”提问,启发学生思维,引领学生认知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提问技巧研究小学语文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新闻记者采访的提问艺术
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技巧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