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六大解放”思想与经典诵读教学探究

2020-09-10 07:22蔡颜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六大解放经典诵读作用

蔡颜

摘要: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当下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了“六大解放”思想,与现在的素质教育不谋而合。通过充分解放学生的束缚,使其能够摆脱应试教育的枷锁,充分获得发展的空间,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学生通过动脑思考、动手做、用眼睛观察、用语言描述来学习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文章通过将“六大解放”思想与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内容相结合,探究其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策略及效果。

关键词:“六大解放” 经典诵读 作用 策略

新课改中指出,语文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更好地学习民族文化和智慧。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方式需要发生转变,以提高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综合素质为目的。语文课程中的经典诵读恰恰能够起到弘扬民族文化的作用,而且经典诵读还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情感,促进心理健康的良性发展。在经典诵读的教育过程中,运用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思想,能够发挥充分解放小学阶段孩子的天性,促使他们愿意学习,热爱学习,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情怀的目的。

一、“六大解放”思想在经典诵读中的作用

1.解放思想,激发思维的潜力

如果说身体的束缚限制了人的行为,那么思想的枷锁则是禁锢了人的灵魂。“六大解放”思想首先要做的就是解放思想。小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建立情感体系的关键时期。传统的教育思想在这一时期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过早地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天性被抑制,思维潜力无法充分发挥出来。通过解放学生的思想,学生在经典诵读课程中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思考,从而有了求知和探索的欲望。在思想的驱动下,学生才能更愿意学习和接受传统文化。

2.解放双手,用行动感受生活

小学的语文课程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生能够在其中发现很多生活中的影子。如果过于束缚学生学习方式,就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打消。在经典诵读的文章中,有很多与生活有关的内容,学生可以通过亲身的体验来获得更好的理解。通过解放学生的双手,让他们手中拿着的不仅是课本,还有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触摸“语文”,从而获得更好的语文学习体验,让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经典的魅力。

3.解放眼睛,学会观察事物变化

观察能力的提高不仅意味着学生具备更强的学习能力,同时也有了更加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所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就要解放他们的眼睛。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眼睛里只有文字和书本,小学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不强,接触的事物不多,导致他们无法理解课本中的内容到底在说什么。只有通过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们去观察,去看和思考,才能够与文章中的文字产生情感的联系和精神的共鸣。例如,在《两小儿辩日》的经典诵读之中,这本身就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但是学生没有意识到,也从来没有观察过。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就会有观察事物变化的欲望,通过教师的引导,就能够培养学生对于事物的观察能力,从而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体会到人文J情话和文字之美。

4.解放嘴巴,学会质疑和表达

语文教会学生的不仅是读书写字的能力,同时还是语言的運用。通过语文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和别人交流的能力,能够更好地沟通。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威严的形象深深地刻印在学生的心中,学生不敢提出疑问,也没有勇气去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解放学生的嘴巴,让学生能够提出自己的疑问,主张自己的观点。在经典诵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活力,通过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和思维模式,及时发现思想上的问题进行纠正,也能够发现学生的奇思妙想并加以鼓励,使其真正爱上学习语文。

二、“六大解放”思想在经典诵读中的应用策略

1.营造全新的课堂环境

在小学阶段的经典诵读课堂中,“六大解放”思想的运用可以充分解放学生的学习潜力,从而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为了将这样的理念和思想代人课堂中,首先就是要营造全新的课堂环境。只有环境改变了才能从根本上进行教学方式的革新。由于需要解放学生,所以就要在课堂中给学生更大的自由,让其在学习过程中有自己的选择和思考。这就需要课堂是民主和和谐的。教师不再是以往讲台上威严的形象,而是与学生互动起来,成为学习中的朋友。通过教师的引导,可以让不愿意“张口”的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让没有兴趣的学生因为自己的疑问去思考。对于胆子大的学生,可以采用单人诵读的方式,让其在同学面前展示自己,而胆子小的学生可以通过齐读和与同学分段合读的方式,锻炼自己与他人配合交流的能力,达到语文教学育人的目的,以提高学生基础能力为目标的教学。

2.充分利用学习资源

在解放学生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走出教室,寻找经典文章与生活的联系,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抽丝剥茧,学生能够发现文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对于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场景和文字,教室可以带领学生去观察和体验,从而找到创作者的情感历程。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是对学生能力的开发,同时也是传授学生生活技能。把经典阅读课堂创造成为学生探索生活,揭开文学秘密的基地,让学生从原本枯燥的文字中找到文化的魅力。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需要教师观念的变化,同时也需要更多的教学资源支持。通过学习资源的充分利用,增加教师教学辅助渠道。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摆脱传统的教学方式,有了思想和执行能力的支持,才能给小学阶段的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体验。

3.减少冗余课堂任务

在小学阶段,学生除了正常的课程外,还要培养很多课外拓展能力,大量的时间被占用,学习的空间局限在几十平方米的教室,从这样的学习环境和方式中,学习到的知识文字和理论,完全和生活实际脱节。所以,教师要充分考虑到解放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只有用了更多的时间,学生才有时间去思考,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去动手,去观察事物的变化。教师要适当减少学生的冗余任务,在布置学习任务的时候更有针对性,为学生节省时间。同时在开展教学时,也可以通过学习环境的改变,为学生带来新的学习体验,从而加强学习互动的欲望,找到经典阅读的乐趣。如通过课堂的布置,使其环境更加适合进行阅读,改变课堂死板的教学空间。有了环境的介入,能够使学生走进文章之中,通过与文字的感情共鸣,体会到阅读的乐趣。

三、结语

综上所述,语文是解放学生思想和行动的课程,通过给予学生更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挖掘自己的潜力,从而提高自身面对生活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体会语文的魅力,从传统文化的瑰宝中汲取力量,获得人文素养和感知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六大解放经典诵读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诵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及其研究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唤醒、发掘、传达
陶行知“六大解放”之快乐游戏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幼儿园开展小班区域游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