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20-09-10 07:22张桂芳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思维导图运用小学数学

张桂芳

摘要: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有着广泛应用。教师要注意优化思维导图的设计,抓住合适投放时机,为学生提供适宜学习契机。概念知识传授时、课例实验讲解时、重点难点突破时、教学训练总结时,都属于思维导图最佳切入时机。教师要做好充分的调研,以提升思维导图设计品质,成功激活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主动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 思维导图 运用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要用四通八达的教育来创造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这里的“四通八达”无疑是一种关联性教育。在数学课堂中引入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看图过程中形成关联思维,对教学内容进行多重内化感知,自然形成学科认知基础。小学生思维比较单一,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需要精选思维导图切入最佳时机。教师准确启动思维导图教学程序,可以让学生顺利进入学习核心。

一、概念知识传授时启用思维导图

数学概念内容丰富多元,教师在具体讲解时,需要借助一些载体。思维导图的适时介入,为教师提供更多选择。数学概念大多比较抽象,教师需要为学生规划清晰路线,让学生在对概念要素的整合性分析中建立相關认知。思维导图能够对数学概念展开清晰分解,形成多种图示,搭配上一些文字,其直观性特征更为鲜明,学生接受更为自然。

如教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直线、射线和角》,教师先对直线、射线等概念进行解读:我们都熟悉线段,将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就可以得到直线;如果只是一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了射线。线段和直线、射线都有关联,它们有哪些异同点呢?我们不妨用一个思维导图进行表示:

在这个思维导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线段、直线、射线定义和特点,学生一目了然掌握了这几种线的基本特征。教师让学生结合思维导图展开学习梳理,学生很快就形成了相关认知。

二、课例实验讲解时运用思维导图

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利用课例和数学实验展开教学引导,让学生掌握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数学原理,自然形成学科认知基础。如果教师单凭口头讲解,学生是很难顺利接受的,挂图、黑板画图、多媒体展示等多种辅学手段的介入,给教师提供更多帮助。在具体运用这些辅助手段时,教师也需要进行科学梳理,对课例进行程序环节优化,让学生在更为简单明了的框架导图中完成思维构建。

在学习《角的分类》相关内容时,教师先为学生投放一些角,让学生利用量角器测量度数,根据度数对这些角进行分类。学生根据教材相关内容,很快就将角分成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周角五种类型。为让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更清晰地认识,教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投放了思维导图:

猜你喜欢
思维导图运用小学数学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