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跳绳促进3~6岁幼儿身体协调能力研究

2020-09-10 07:22李姗姗郭梦飞
体育时空 2020年11期
关键词:花样跳绳协调性幼儿

李姗姗 郭梦飞

中图分类号:G89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06-074-02

摘要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花样跳绳的项目特点,结合3~6岁幼儿身体发展的规律特征,提出一套完整的花样跳绳技术动作和教学方法,目的在于促进幼儿身体协调性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幼儿;花样跳绳;协调性

为改善我国老龄化社会的现状,国家自2013年实施单独二胎政策,到2016年国家全面放开二胎政策。随着全面二胎政策的实施,我国总人口数年年上涨,随之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其中最大的算是幼儿数量的逐年上涨问题,紧接着就是幼儿的教育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幼儿体育活动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以及身体健康的的作用不容忽视[1]。花样跳绳运动这几年在我国开展的如火如茶,一方面响应了国家全民健身的号召,另一方面为中小学甚至是幼儿园的体育教师提供了新的教授内容,不仅能够简单有效的的提升幼儿身体协调能力,更为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其运动兴趣的培养。

一、3~6岁幼儿身心发展状况

3~6岁的幼儿正处于体育动作发展期,这一时期幼儿虽然在身高、体重等方面的发展速度不及婴儿时期,但也处于快速增长阶段,身体素质和心理均处于敏感期,身心的发展状况会对以后的生活和工作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此段时期的幼儿感受到走路的魅力之后,对周围的事务充满惊奇感,这对于教师来说既是好事,但最重要的是意味着更大的责任。把握好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制定适合其发展的运动项目,是对其以后的负责。

(一)3~6岁幼儿的身体发育特征

3~6岁幼儿的身体发育处于飞速发展阶段,此时幼儿的生理特征对于所有家长来说至关重要,只有掌握了普遍规律才能让孩子更好的成长。生理学上讲,3~6岁的幼儿骨骼好比人们口中的脆骨,骨骼的可塑性太强,韧性与弹性较大,是有机质含量较高造成的,且有机物含量是年龄越小比例越大,故此时的幼儿容易发生骨骼变形、裂纹或轻微骨折。在心肺功能方面,由于肺泡发育不完全和心脏心肌纤维较细的原因,心脏收缩力过于孱弱,只有通过快速的跳动来提供血液流动的动力,所以运动负荷的把握至关重要。但是这个时期幼儿心脏可谓是大功率的“水泵机器”,每分钟的输出量绝对值甚至超过成年人,这也充分说明幼儿可以进行适当的、低强度的体育活动。

(二)3~6岁幼儿心理特征

心理状态是与心理相关的名词,主要指指人的情感、意志、天性等方面的心理特征。心理发展好似长江奔腾的水,源源不断、滚滚向前地發展过程,每一个心理过程和个性特点均是由低级向高级过渡的复杂过程。处于幼儿阶段,他们对于周围环境的感知和反应均比成年人活跃,对于事务的高低、冷暖、明暗等物理属性更加敏锐,对于感兴趣的东西表现出无限的精力、热情,然而正是由于感知性和实践经验的缺失使其对外界事务充满了探寻的冲动和模仿的欲望。

二、花样跳绳

据相关记载跳绳运动最早起源于汉朝,经过长期发展,由当初简单的“跑、跳”,发展到如今的多摇、多人配合等各种形式的、受人追捧的花样跳绳运动。虽然我国是跳绳的起源国,但是对于此运动的传承发展不及国外做的好,以至于到2007年才在广州市举办第一届“凌电杯”全国跳绳比赛,好在目前国内跳绳比赛以联赛的形式进行,最终选出每个分站赛的单项前三名参加在7月份举办的全国跳绳联赛总决赛。跳绳运动的发展不仅传承了我国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另一方面也响应了全民健身的号召,缓解了体育资源匮乏地区的体育需求状况,是一项集“娱乐、竞技、健身、”于一身的优秀传统体育项目。在跳绳过程中将优美的动作与节奏感强的音乐结合,更好的发展幼儿的律动感,进而提升其协调性。

(一)花样跳绳的项目优势

幼儿的安全是大多数家长担心的问题,更是教学中最为突出的关注点。花样跳绳是使用对人体无毒无害的材料制作的,从珠子、绳柄再到串联珠子的绳体各项检测指标均符合国家安全标准,而且绳子本身也不具有攻击性,可谓是一项从器械材料到运动方式安全系数最高的运动项目。花样跳绳器械简单,能够更好的弥补了3~6岁幼儿动手能力差的短板,且仅使用一根绳子就可以变幻出多种花样,又能满足其对于复杂的事物的好奇心。可谓是一项简单且有趣的运动,再适合幼儿不过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花样跳绳也繁衍出多彩绚丽的变换形式,对于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就不言而喻了。

(二)花样跳绳的项目分类

对于花样跳绳的分类有许多种分法,总结起来有两种。一种是根据绳子的条数来分,分为个人绳、车轮跳、交互绳、网绳等;另外一种是根据跳绳的性质来分,分为竞速类、花样类和趣味跳绳等。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适合用他们是个人花样类和大绳类。所谓的个人类就是一人拿一根绳子来跳简单的花样变换;大绳类是使用一根比个人绳长(大概在5米左右,适合幼儿使用的长度均可),两人摇绳,其他人可以依次进出,即所谓的“下饺子”或“长绳八字”,或者是几个人一块进。大绳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幼儿间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的意识,最重要的是提高幼儿跳绳的绳感。

三、制定发展幼儿协调性的跳绳项目

(一)左右侧甩

两手臂向前摇绳至一边体侧甩绳,绳子不过脚;接着甩绳至另外一边体侧,一拍一动,左右边各四次,完成左右甩绳。左右甩绳是大众等级规定动作中的第一个,其简单的做法,强烈的律动感可以使幼儿第一时间集中注意力,进而对于培养幼儿花样跳绳的兴趣再好不过了。左右甩绳的同时要注意膝盖配合节奏微屈,目的在于让幼儿建立起跳跃动作落地阶段的缓冲概念,为之后的教学提供安全保障。

(二)双脚交换跳

双手摇绳,双脚以轮换跳的方法跳绳,每跳起一次,绳体跃过头顶并通过脚下绕身体一周(360°),称作双脚交换跳。幼儿在双脚交换跳过程中,一只脚抬起另一只脚撑地,这大大考验了其平衡能力和手脚的配合默契度,人只有在保持了身体平衡和手脚高度配合才能跳的更好,这样一来就提高了幼儿手脚协调的能力。这是第一个教授学生跳过绳子的动作,所以大多数幼儿会比较兴奋,作为老师一定要控制好课程的密度与强度,摒弃重复无谓的教学方式,运用多样的方法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以达到最佳的状态。

(三)基本交叉跳

两手持绳摇,此动作分成两拍完成,第一拍两手为直摇绳,第二拍两手为交叉摇绳,一拍一动,开与合各四次,完成基本交叉跳。基本交叉跳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最考验其手脚协调能力的动作,跳绳者不仅要考虑绳子是否过脚,更要操心上肢手臂交叉形成的“交叉圈”是否正好将身体套过,正是所谓的“一心两用”,有利于幼儿大脑的开发。这个交叉动作时第一个需要手、脚同时做变换的动作,所以对有幼儿的协调性能力开发效果极佳,教师在教授过程中要心存耐性,一步一步来,这样对幼儿的情绪也有积极的催化作用。

(四)教学方法

花样跳绳的教学对于教师综合素养的要求极高,教师不仅仅要从事体育工作,而且对于要对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熟知于心。对于幼儿的教学,教师一定要摆正心态,开发特色化的教学手段来刺激学生,集中其注意力,做到学中玩、玩中学,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变化。简单来讲,花样跳绳的教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无绳教授、有绳教授和结合音乐练习,循序渐进是学习跳绳最好的教学方法。无绳教学阶段,教师首先介绍花样跳绳的基本知识和注意事项,其次就是徒手教授花样动作,学生无绳模仿。這样一来既能让学生产生基本的印象,避免了错误动作的出现。有绳阶段。教师先让学生单手持绳,结合无绳时的动作,找到跳绳感觉。然后双手持绳,逐渐开始正确的跳绳。双手持绳阶段教师要告诉学生一定是在眼前看到绳子的时候才开始做花样动作,做到左右平衡。

结合音乐练习阶段。音乐强烈的节奏感有助于学生协调性的提升,而且通过音乐的运用也起到了集中幼儿注意力的目的。慢慢地会发现幼儿从千姿百态变得熟练从容,而且对于身体的控制也逐渐提升。在学习期间,幼儿往往会对反复的动作产生疲劳、乏味感,教师要把握好课堂节奏,审时度势,做出适当的变化,提升课堂的活跃度,避免出现学生厌学的情况。

四、结论

可见幼儿阶段对于一个人一生的重要意义,该阶段的体育教学对于其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发展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花样跳绳融入到幼儿体育教学内容更好的针对幼儿协调能力进行培养,这既是对课程内容的丰富,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更好地满足了幼儿对游戏的冲动感。

参考文献:

[1]邢丽琴.幼儿园体育活动指导初探[J].运动,2015(14):85-86.

[2]李淑卉.幼儿八项运动能力的实验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1992(03):81-84.

[3]王雪芹,陈士强,丁焕香,司明.体育活动模块对3~6岁幼儿身体素质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19,40(07):1036-1039+1042.

[4]潘幕元.运动游戏对幼儿身体素质影响的实证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8.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体育科学研究所

猜你喜欢
花样跳绳协调性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博物馆扩建设计的环境协调性
《跳绳速度训练——30秒单摇》教学案例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关于开展农村小学花样跳绳运动的实践研究
一种基于非协调性跳频通信的高效密钥协商方法
创建“花样跳绳”特色学校攻略
中西医联合治疗头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