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实验教学的分析和研究

2020-09-10 07:22裘子煦
客联 2020年8期
关键词:程序设计理论实验教学

裘子煦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实验教学的现状,阐述了大学计算机类课程普遍存在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关系。研究实验教学的改革,体会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是量变,教学模式的改革是质变。落实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是保证实验教学成果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实验教学现状;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关系;教改研究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是计算机教育普及偏向文科专业的公共基础必修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厘清计算机程序设计的思想与方法,掌握VB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语法与常用算法,完善在VB集成开发环境下上机编制、调试程序的过程,使学生具备Windows可视化开发环境下的程序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素养。本课程为进一步学习后继相关课程做铺垫,也为将来从事软件设计与开发奠定坚实的实战基础。VB的实验环节是学生对课程认知和理解的重要手段,对学生在实验活动中的表现进行研究,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丰富课程的讲授方法,规范课程体系的建设。

一、实验教学的现状

(一)实验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

VB的实验教学属于理论教学课时中的一部分,一般不单独设置。理论教学可以由一个任课教师单独授课,实验教学却常常由理论教师和多个实验教师共同完成。实验教学作为对理论教学内容的一种验证,注重实验结果,教师对实验的内容、过程、步骤、要求以及应该得到的结果有非常细致的设计和全面的指导,并不强调实验过程,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只是被动的操作者,缺乏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利于对学生能力的养成。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膨胀,学校教学资源越来越短缺的情况尤为醒目,实验教学环节更容易受到冲击,流于形式,随意变更实验教学内容和进度的现象时有发生。实验在部分学生的心目中成了可有可无,实验活动的重视程度在逐渐淡化,缺乏像理论教学那样的严谨性。

(二)实验的认识过程

熟悉VB环境、顺序结构程序设计、选择结构程序设计、循环结构程序设计、数组程序设计、过程程序设计、界面设计和综合程序设计通常是VB实验必做的8个实验项目。每个实验项目2学时,项目内容由3个较为经典的编程案例组成。学生开始编程时,信心足效率高,程序测试可以一次通过。到了循环结构就开始发蒙,信心受挫,错误率显著上升。随着后面的实验内容难度递增,复制粘贴他人程序运行,交差应付成了实验的某种插曲。一些学生编程理念的转化时间加长,个别学生甚至直接选择了放弃。由于学生对实验的认知理解周期延长,就难以满足阶段性教学考核的要求,与理论教学的目标达成度很难形成高度的融合。

(三)选课班的人数偏多

VB的选课班人数多在100以上,还是偏多。实验中学生提出的问题难点集中在程序的结构,控件的属性、事件和方法上,教师的解惑答疑往往应接不暇。点对点个别辅导,点对面锁屏讲解,都是实验教学过程中不能缺失的手段,从整体看,收效有限。另外逐份检查学生的预习报告,批阅他们上交的实验报告,登记实验成绩,教师已经身心疲惫。维持课堂次序,减轻教师的辅导压力,维系学生的上机热情,始终是不易调和的矛盾。

(四)实验成绩的评定

学生成绩的评定以理论考试为主,实验成绩来自于8个实验项目的加权平均。评定、计算、记录每次实验的结果是件繁琐细致的工作。学生不能认真对待实验,抄袭他人实验报告的现象比比皆是,成绩评定的水分较大。

二、正确认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关系

理论教学是科学地总结前人已有的创新成果和已经发现的社会、自然规律,在课堂上明晰要点、指导预习、重点讲解、组织讨论和小结讲评,把知识传承给学生。实验教学是指实践性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学生利用仪器设备,在人为控制条件下,引起实验对象的变化,通过观察、测定和分析,获得知识与发展的能力。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动手与动脑相结合,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实验教学既包含与理论教学相关联的环节,也包含一系列自成体系的独立环节。实验教学是让学生加深对理论教学的理解,巩固和固化理论教学的效果,解决课堂上的遗留问题。在设计制定实验项目的教学法活动中,要充分听取理论教师和实验教师双方的意见,不能单纯强调自己方面的重要性而轻视对方,导致理论与实验教学的脱节。实验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教学而存在的,离开了理论教学孤立地谈实验教学是难以表述清楚的,实验教学应该是理论教学的延伸。实验教学在纵向上与理论教学交替进行,在横向上与理论教学相互渗透,形成上下贯通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个相互平行、融合交叉的教学体系。

創新源于实践,是教学经验量变积累后的质变。实验教学进程中,融入并贯穿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指导思想,能从根本上改变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形成理论与实验协调并重的概念。目前VB程序设计实验大多为验证性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占比很低。如何变被动为主动,破解实验课越上越沉闷的困局,或许在学生自拟实验题目和内容,增加学生的参与程度,增强学生在实验教学活动中的热情里找到答案。

三、实验教学改革

大学的计算机课程环环相扣,深度逐级升高。程序设计类课程是基础,例如C、JAVA、VB、Python等。数据结构、微机原理、操作系统是在有先修课程保证下的进阶课程,其他计算机方面的课程还有很多,这些课程的教学特点大多是由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通过分析VB实验教学的典型案例,可以知晓实验教学的进程。教学改革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VB的教学改革走过了十几年,实验学时、项目、内容、计分方式都在变,变化最大的是从黑板板书跨越到多媒体综合应用。但是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矛盾依然存在,有时还会激化。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是量变,教学模式的改革是质变。VB程序设计转为实验必修课,教学活动全部在机房完成,将理论教学融入每个实验项目中,使学生在实验中领会书本课件的描述;在实验中变幻程序设计的技巧;在实验中演绎创新思维的梦想。

四、结束语

VB程序设计实验虽然普通而且式微,却能折射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辩证关系。程序设计类课程变身为实验课,需要学校加大投入,优化教学资源。增进学生的动手能力,培育应用型人才,是我们教学改革的目标,也是我们教学改革的动力源泉。

【参考文献】

[1]罗朝盛, Visual Basic 6.0 程序设计教程(第3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年2月

[2]冯向东, 周洪元, 创新源于实践, 华中科技大学, 2006年6月.

猜你喜欢
程序设计理论实验教学
基于OBE的Java程序设计个性化教学研究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项目化教学在Python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医学专业“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总结与思考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