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展铁路联运节点的必然性与必要性分析

2020-09-10 00:23付夏莲
客联 2020年8期
关键词:必然性必要性

付夏莲

【摘 要】在现代物流的社会化大发展背景下,本文基于现代物流系统的理论思想,提出了铁路联运节点的概念界定与内涵。再结合当前我国铁路货运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对我国铁路联运节点发展的必然性与必要性展开分析,认为铁路联运节点的建设与发展则是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型过程中构建高效的全程物流服务链、拓展国际货运市场、实现内部生产型铁路货运市场导向型现代物流系统升级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铁路联运节点;必然性;必要性

一、铁路联运节点的定义及内涵

在现代物流的社会化大发展背景下,基于现代物流系统的理论思想与我国铁路货运发展实际,铁路联运节点是指以铁路货运枢纽为依托,通过公路、水运、航空等运输方式与铁路运输方式的高效衔接使得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物流基础设施设备与大量物流资源同时在空间上形成集聚,实现社会化的信息平台与专业化的铁路货运信息平台的有效对接,承担着所在区域的货物集散、中转、对外运输等职能的综合性、多功能现代物流节点。

根据铁路联运节点的概念界定,其内涵应包括:

(1)铁路联运节点是以铁路货运枢纽为依托的广义的物流节点;

(2)铁路联运节点具备明显的铁路货运优势指向性;

(3)就性质而言,铁路联运节点具有明显的社会化、市场化等特性,直接表现为铁路联运节点的系统活动主体将直接参与公开、公平的市场竞争,真正成为区域社会物流系统的组成部分。

(4)就功能而言,铁路联运节点属于综合性物流节点,即:铁路联运节点的主要功能为综合货运,不仅能实现不同交通运输方式与铁路运输方式之间的快速转换或铁路运输方式不同类型的快速转换,还具备物流的延伸功能、社会经济功能和改善城市环境功能;

(5)铁路联运节点是铁路货运与社会物流融合的结节处,即:铁路联运节点不仅是铁路物流与社会物流实现资源平台化整合、信息合理有效共享的实体支撑,也越来越多地执行着区域物流系统的指挥调度、信息管理等神经中枢的职能。

二、我国铁路货运发展现状

铁路运输一直是我国国家运输网的骨干和中坚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产业经历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转变过程中,尤其是金融危机后,市场化竞争较为活跃的公路货运取得飞速发展,在货运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的水路货运也继续保持快速稳定增长,铁路货运虽然保持平稳增长,但增长速度已经远远落后于水运与公路货运。2019年,我国铁路货运周转量为30074.7亿吨公里,约占公路货运周转量的一半,不到水路货运周转量的三分之一。而更为严重的是,目前在全国范围内,铁路所承运的物资大部分是大宗的农副产品和各类矿石等原材料,附加值不高,运价较低,而电子电器设备、日用品等高运价货物通常由公路进行长短途运输,铁路在此类高端市场上优势不突出,市场份额较小,从而造成铁路一方面运能紧张,另一方面却出现货运收入不高的现象。

同时,还应注意的是,由于我国能源资源的分布不均匀,导致我国货流空间的分布不均衡,具体表现为:西南、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的供应基地,拥有以新亚欧大陆桥为主干的铁路网络,在大宗货物运输与国际货运市场占有一定的优势。华北、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粮食基地,具有发达的铁路网,大宗物资运输市场相对稳定。华中地区农业发达,轻重工业基础较好,京沪、京广、京九等多条铁路干线汇集,货物中转集散市场发展较好。华东、华南等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以批量小、批次多、附加值高的零散货物运输为主,铁路货运市场占有率偏低。

三、我国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型的必然性

(一)社会物流需求的转变加剧铁路与其他运输方式的市场竞争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2019年我国三次产业调整为7.1:39:53.9,第三产业比重持续高于第二产业,钢铁、水泥等15个传统重点行业的过剩产能持续化解,社会物流由“大批量、长周期、少批次、少品种”的模式向“短周期、小批量、多批次、多品种”的模式转变,社会物流需求也由简单的运输、仓储向涵盖了运输、仓储、装卸、配送、流通加工、信息与金融等内容的多元化、全方位物流服务需求转变,在服务质量方面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与柔性化成为了主要的衡量指标。与以远距离、大批量货运优势为主的铁路相比,灵活机动、速度快的公路物流與航空物流更加吻合“短周期、小批量、多批次、多品种”的物流模式。同时,由于公路物流与航空物流不像铁路物流受到所有制经济残余因素的阻碍,市场化竞争活跃,可以迅速地调整、适应社会的多元化、全方位物流需求,快速占领了大量的社会物流市场,对铁路物流的发展产生了严重威胁。铁路物流的线路与节点数量优势并不足以捍卫其在物流生态系统中的主导地位,亟需通过向现代物流的全面转型,适应与引导社会物流需求,重获市场竞争优势,稳固物流市场地位。

(二)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提高了社会物流的竞争要求

随着“互联网+”战略的全面实施,以移动互联网为主要内容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不断涌现,全面转变了我国的商贸流通模式,电子商务迅速崛起并快速扩张。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34.81万亿元,其中网上零售额10.63万亿元,同比增长16.5%,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8.52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上升到20.7%。传统零售企业纷纷进军电子商务,如邮政、旅游、保险等也都在已有的信息化建设基础之上,着力发展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市场规模的不断快速扩张为我国现代物流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但以商品代理和配送为主要特征的电商物流也对物流服务提出了更高的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等要求。面对电子商务物流的巨大市场空间,拥有高速铁路线路与节点数量优势的铁路货运并不具备抢占电商物流市场的服务竞争优势,在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公路物流与航空物流,亟需向现代物流全面转型,提升服务竞争优势,抢占电商物流市场空间。

(三)铁路货运组织改革的实施推动铁路货运的全面市场化

面临传统铁路货运发展不振、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不断崛起、市场竞争加剧的状况,铁道部门于2013年开始实施了铁路货运组织改革,这是铁路货运与市场化正式接轨的标志。铁路货运组织改革开始以来,“政企分离”、“一口价、一张票、门到门”等一系列举措先后出台并实施,并通过发展整列運输、整车运输、快运货物班列、集装箱运输、零担货物运输与高铁快递等七大主要业务,对铁路物流的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体现了现代物流的全方位服务思想与市场化竞争理念。虽然由于铁路物流发展思路、业务运作模式、基础设施建设、监督管理机制的系统化变革的不足,铁路货运发展速度与市场份额并未出现明显的提高。但是,在未来,通过“门到门”运输和集装箱多式联运实现“点到点”的网络化物流运输向市场化的现代物流转变已经成为铁路物流的必然趋势。

四、我国发展铁路联运节点的必要性

(一)加速内部生产型铁路货运体系向市场导向型现代物流系统升级的需要

现代物流业务的实现离不开设施环境与信息平台的支撑。铁路货运组织改革不仅包括运营管理体制与业务模式的改革,还应是整个铁路货运体系向现代物流系统的全面升级。铁路线路是铁路货运体系向现代物流系统升级的基础优势,但由于以铁路货运站为主的铁路物流节点基础设施建设不足,规模偏小且综合运输能力差,在物流功能、服务范围、服务标准、经营管理等方面与现代物流的发展要求还有明显的差距。再加上,由于综合性、社会化铁路物流信息系统的缺失,铁路物流与社会现代物流市场的信息流、商流、资金流与人才流的互动仍然存在明显脱节的现象。铁路联运节点是依托铁路线路与节点,集成了实现储存、装卸、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咨询及其他增值服务等多种业务所需的设施设备,并搭建有实现铁路货运信息与社会物流信息对接的综合性铁路物流信息平台,是推动内部生产型铁路货运体系向市场导向型转变现代物流系统升级的载体与神经中枢。

(二)构建高效的全程物流服务链的需要

铁路货运发展“门到门”的全程物流服务受阻是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型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铁路的综合物流服务水平偏低,这与铁路现有的综合物流服务模式尚不完善以及铁路与区域物流系统的业务协同确实等原因紧密相关;另一方面,铁路从事由运输向两端延伸的物流服务的规模效应不高,附加值偏低,这与铁路在高附加值与高端物流市场涉及较少,铁路物流节点尚未形成社会物流供需主体集聚紧密相关。铁路联运节点是以铁路枢纽为核心,并与公路物流设施或航空物流设施紧密联动,通过创新型的综合物流服务模式实现多种运输方式的业务高效协同,提升其在高附加值与高端物流市场的竞争力,通过供需主体在节点平台的集聚实现全程物流服务链的规模效应。

(三)拓展国际货运市场的需要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亚欧经济一体化逐步推进,我国与东北亚、东南亚、中亚、中东及欧洲国家和地区的陆路通道和海上通道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国际货运市场引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铁路物流拥有中长距离运输与集装箱运输成本低、速度快的核心优势,获得了抢占国际货运市场的先机。但是由于铁路现有的物流产品品种有限,缺乏综合性的枢纽节点与高质量的物流品牌,物流线路与节点不能触及所有区县层次的区域,设施设备与业务操作标准与国际通用标准存在差异,很难满足个性化、标准化的国际货运物流需求。从而导致大量的中长距离与集装箱运输的货源流向了公路、水运等运输方式,铁路自身的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在国际货运市场的占有量仍落后于水运。铁路联运节点通过与公路、水运等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优势合作,既提高了社会大物流系统的运转效率,充分利用铁路的核心优势,真正发挥亚欧大陆桥与其他陆上国际通道的国际物流通道职能,全面推动国际货运市场的大发展。

五、结论

对于地域辽阔的大陆性国家而言,铁路是综合货运系统必不可少的骨干,承担构成社会物流需求主体的大部分重质长途物流运输功能,能有效克服资源分布和工业布局不平衡对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我国属于典型大陆性国家,发展铁路物流可以有效克服地域辽阔对国民经济整体性和关联性的空间阻隔,社会物流需求的转变、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与铁路货运组织改革的实施决定了我国铁路货运必然向现代物流转型发展,而铁路联运节点的建设与发展则是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型过程中构建高效的全程物流服务链、拓展国际货运市场、实现内部生产型铁路货运市场导向型现代物流系统升级的迫切需要。

猜你喜欢
必然性必要性
探讨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对外开放的必然与问题分析
试述两种分配制度相结合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个人在国际法中的地位
偶然中的必然——夏娃偷食禁果原因的哲学性分析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