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2020-09-10 07:22张莉
学生学习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有效性策略作文教学新课程

【摘要】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不仅对学生语文水平影响很大,而且还关系到学生思想品德、人格品质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必须找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和方法,为大面积提高学校作文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策略

1研究的意义

本课题研究将改变学生作文教学的现状,完善作文教学有效性的整体训练体系;形成科学合理的作文教学评价机制;形成各学段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及批阅的有效性的教学策略;改变作文应试教学模式,实现教师角色转换,全面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实施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将语文核心素养培养融入作文教学,从而促进小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2研究的操作程序

2.1准备阶段:2020年5月---2020年7月

根据学际情况确立研究课题,组建课题领导小组,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初步确定实验框架;草拟研究方案和研究制度;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收集整理研究资料,明确研究的目的内容,确定研究项目,选定了研究方法,计划课题研究的步骤,准备开始研究,提交立项申报书。

2.2第一阶段:2020年8月---2020年11月

①召开了课题研究教师会议,进一步加强对实验教师的培训,以三至六年级语文教师为主开展各项研究,并认真总结;②收集、考察有关资料,总结出相关的方法、途径;③完成课题规划;④上报开题报告,进一步在实践中反思、验证、提炼出共性的成果。

2.3第二阶段:2020年12月---2021年3月

完善课题研究内容,完善课题实施方案,按计划实施课题研究;②召开学生座谈会,进行问卷调查,对课题实施过程进行动态管理和调控;③定期组织教师动态培训、工作交流和阶段成果汇报观摩活动;④以语文课堂教学作为平台,进行有效习作练习:仿写、扩写、缩写、改写、续写。⑤教师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天地中去丰富作文内容,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尝试,去实践,让他们体验生活,观察事物,搜集材料,力争写出真实、自然、清新的文章。

2.4第三阶段:2021年4月---2021年6月

①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撰写论文;撰写课题研究工作报告;②展示课题成果;③课内外结合、学科间结合,将探究伸向广阔的生活课堂;④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小练笔向校园周报投稿,推广经验;⑤申请结题鉴定。

3研究取得的初步成果

3.1轉变了观念,树立了大作文教学观

课题研究以来,参研的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转变了旧观念,树立大作文教学观,明确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和目的,注重对学生知、情、意、行多方面的培养和塑造。同时,教会他们讲真话、写实话,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从内心出发想写,写自己想写的,所追求的,所欣赏的,从而促进小学生作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3.2作文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其主动性与创造性

学生是作文的主人,作文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1.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①让学生明确写作目的,培养写作意识;②注重平时积累,做到厚积薄发;③开创多种训练形式,提高写作能力。

2.注重学生创造力和发散思维的培养。①老师要有创新意识,树立以培养学生创造力为主导的作文教学思想,给学生营造创新的环境。②大胆放手学生作文,肯定他们的创新意向,给学生广阔的创新空间。③踏踏实实地抓好学生思想素质,语文素养等各项的培养。④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其创设成功机会,激发创造意识。

3.3采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1.加强阅读的指导。梁启超曾说:“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要指导学生作文,首先应教会其如何读书。”的确,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叶圣陶曾把阅读与写作比喻为“吸收”和“倾吐”的关系,不吸收丰富的养料,就写不出好的文章。所以,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多读”是关键所在。

2.指导学生体验生活。作文教学是带有社会性的,课堂教学仅仅是传授和学习作文的一种方式,而更广阔的场所则是整个社会。因此,现在作文教学务必要把课堂与生活相联系,开放式作文教学。语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多参加适合实践活动,多接触社会生活,在实际生活中获得写作灵感。

3.加强课外练笔。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课外练笔很重要。通过形式多样、灵活自由的练笔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会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积累材料,提高组织和表达能力。

4.上好口语交际课。作文教学的实践证明,“说”有助于“写”,经常性的口语训练能锻炼学生选材、构思、语言表达等能力。所以,我们必须改变以往“重书面,轻口头”的观念,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切实上好口语交际课。

3.4改进评改方法,提倡学生自主、自能操作

作文教学一般简化为“指导---习作---评改”三个环节,其中评改作为收尾性工作,在整个作文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据我们了解,目前我校的作文评改,或评语式,或评分式,或评级式,教师的态度多数是敷衍了事。作文的批阅,要么对学生的作文草草批阅,要么对作文字斟句酌。我觉得,这两种做法都对学生有百害而无一利。为了克服这些弊病,老师们在评改时构建并运行“互动”模式,形成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多边多向促进关系,使作文评改日益向学生自主,自能操作的模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喻越.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

[2]赵凤芝.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中华少年,2018(1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固始县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立项编号:JKY202012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主持人:张莉;成员:牛魏、陈晶、胡亚萍、安拓媛、肖福燕。

猜你喜欢
有效性策略作文教学新课程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论初中英语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浅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探讨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性策略
浅析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策略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