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游戏活动,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2020-09-10 07:22邱雨崔培
学生学习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游戏活动有效性小学语文

邱雨 崔培

【摘要】小学生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中,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的效率不高,还有一些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造成新课改下的教学缺乏有效性,影响基础知识的学习理解,也不利于学习能力和思维的成长。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重学生的年龄特点,应用游戏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习变成积极主动的行为,有深度的理解认识,也有实践性的应用思考,不仅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也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本文介绍了小学语文教学应用游戏活动提升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游戏活动;有效性

前言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的考虑较少,都是以教学大纲在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中,课堂沉闷,学生的思维不活跃,获取到的语文知识内容也都是文字记忆,会使语文学习越来越困难,影响了未来发展。随着新课改的落实,教师需要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所以开展游戏活动就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方式,使学生有效获得知识、保证学习参与,有知识、能力和思维的综合性成长。

1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建立教学游戏

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有所差异,教师在应用游戏活动中就需要结合教学内容,保证游戏活动中可以学习知识内容,而不是把教学变成游戏。教师在课前备课中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游戏的内容、开展时机、具体的方向,以保证游戏活动的教学作用发挥。其中对于基础的语文知识,就应该让学生自主去理解,对于较难的语文知识,则加强教学引导,逐步提升游戏的难度,让学生可以在游戏中完成知识的理解获取和应用吸收。例如,在《四季》的课文教学中,游戏活动的设计就要以文字认识、语言表达为方式,在游戏内容设计上采取情感朗读向组词造句发展,以使一年级学生的基础阅读有探究的方向和方法,也让游戏的开展促进知识的应用吸收。

2进行游戏情境创设促进主动参与

因为学生之间的差异,创建游戏的模式的不同,学生在游戏化的教学中就会出现差异,一些学生无法融入其中,没有参与游戏的方法,在游戏中的思考学习效率也就不高。小学生对于游戏都有着非常高的兴趣,但是教师在进行游戏活动时,需要考虑学生的实时状态,保证游戏活动与学生的年龄喜好契合,以促进主动参与,保证游戏活动下的教学效率[1]。比如在低年级的游戏中尽量采用一些词语应用游戏,而对于高年级的游戏活动就应该采用竞争性的游戏,这使游戏活动有情境的建立,符合学习的情感需要,学生在主观上融入到游戏当中,愿意为了游戏的进行而去探究和应用知识。例如,在《北京的春节》的教学中,游戏活动的开展中就不能简单的开展,应注重游戏活动参与下情境创设。比如采用读写游戏进行教学,让学生依据阅读理解开展趣味写作,以春节写作为内容,以续写接龙为方式,在游戏活动中形成一个读写探究的情境,保证游戏活动开展的教学效果。游戏活动情境的创设主要是将活动内容精细化,并设置具体的规则和方向,由学生的游戏行为变成情境的资源,达成对主动学习的指导。

3关注游戏学习状态保证知识理解

小学生在游戏中都比较忘我,而教师在组织游戏活动的同时要时刻关注学生在游戏中的学习状态,确保游戏可以在正确的方向上进行,把控游戏的实施情况,对于其中的问题作出及时调整。教师在教学中创建教学活动之后,不能脱离游戏之外,要对游戏中学生的参与状态,获得知识的程度进行分析,保证活动的秩序性,使自身的游戏活动教学水平得到不断提升[2]。例如在低年级的词语接龙游戏中,当学生陷入词语匮乏或者组词造句错误的情况,教师应给予一些提示,并做词语解释,让基础知识在学生的活动探知下得到理解和记忆,也让学生可以继续参加游戏。这在形式上保证了愉悦的游戏体验和正确的知识了解。教师的游戏把控关系到游戏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思考方向,應积极引入新的游戏方式,并加强活动上的指导,使学生在游戏中获取到更多的知识,保证游戏活动知识教学作用。

4开展游戏活动总结培养学习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在游戏活动的应用中,普遍存在着缺少总结这部分的内容,语文思想培养和知识了解都没有得到建立,而游戏的过程也没有形成学习的能力,降低了游戏活动的教学效果[3]。教师在教学中应用游戏活动,需要在结束前安排学生进行内容和过程总结,让学生尝试将游戏中获取的知识进行归纳,然后教师再进行一次标准化的总结,并以游戏进程展现学习能力,达成知识内化引导和学习能力培养。比如在《示儿》的古诗教学中,就在诗词内容编写故事的游戏后,让学生总结诗词的知识内容,并将写作背景、分句解释、上下部分的深入作为编故事游戏下的阅读方法培养,促进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活动总结培养学习能力的教学要注意学生的个人游戏感受,组织学生的自主性分析,以使个人认识有所内化。

5运用游戏实践感受提高语文思维

教师在游戏活动中要注意引导教学,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可以从游戏的参与过程当中,挖掘自身知识认知和生活感受,思考游戏的参与方法,以游戏实践让语文思维能够得到成长,并带动审美鉴赏和创新素养的形成。比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教学中,可以开展角色扮演游戏,而在活动实践中让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思想,让语文思维在游戏的需求下得到锻炼,并在角色扮演中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6结论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中游戏活动的开展能够让学生的自主学习变得积极主动,有具体的分析和体会,但是提升有效性作用发挥则需要教师在过程中的设计和引导,让学生在活动中可以完成知识的应用思考,有学习能力和思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苟喜艳.游戏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措施探究[J].考试周刊,2020(89):31-32.

[2]邢学治.浅谈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学习小学语文[J].知识文库,2020(20):171-172.

[3]汪佐虎.快乐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思考[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10):129.

猜你喜欢
游戏活动有效性小学语文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农村幼儿园游戏活动开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浅议游戏在小学体育课中的运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