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不打无准备之战”

2020-09-10 07:22钟春霞
学生学习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体育课内容体育

钟春霞

先列举几个小学体育课准备活动教学的案例:

案例一:一位体育老师上四年级的一节体育课,整理队伍完后做准备活动:他让学生绕操场跑两圈,自己双手叉腰,若无其事的看着学生跑,学生连说带笑、稀稀拉拉跑完两圈…

案例二:三年级的一节体育课,上课老师等体育委员报告人数后,便让体育委员组织学生做提踵运动、伸展运动、弓步运动…自己则在一边看,学生的动作随意,有气无力…

案例三:…体育老师很卖力的教学生做准备活动,让学生模仿动物行走的各种动作,场面煞是活跃、热闹,接下去,体育课的内容是“学跳绳”…

可以说,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准备活动是体育课教学的正式内容,是保证体育课的基本教学内容实施、预防伤害事故发生的基础,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同时能尽快把学生的思想注意力集中到体育课堂上来,把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是体育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但是,目前体育课堂教学的准备活动的确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不重视准备活动,认为准备活动可有可无,组织的比较简单,内容、方法和手段上少了创新,如单纯采用“一跑一操”的模式,这些准备活动缺乏趣味性,忽视学生的主体需要,学生学习动机不明确,应付的成分较大,活动效果甚微,如案例(一)(二)。

二是教师对体育课的内容没有深入理解,以个人的价值认识和个人喜好选择准备活动的内容,忽视了准备活动对新课内容的铺垫、帮助作用,却在教学中为了引起关注,追求时尚流行元素,过多地关注学生因练习内容的新奇而产生的短暂的兴趣,准备活动与新课内容牛头不对马嘴(这一点在许多体育公开课中特别明显),如案例(三)。

的确,准备活动的完成好坏直接关系到整堂体育课的任务完成。所以,我们在思想上首先要提高认识,不仅老师自己要重视准备活动的教学,还要让学生有积极参与准备活动的动机;其次要根据教学内容,有的放矢,精心设计准备活动,这样,才能为体育课堂教学“打一个有准备之战”,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提高认识,激发动机。

在实际体育课堂的教学中,有很多学生思想活跃,好奇心强,只重视基本部分的学习,对准备活动认识不足,不认真对待、配合,对准备活动懒懒散散,动作不到位,甚至把它作为形式走过场。所以要切实让学生认识到准备活动不仅能让自己通过热身把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预防运动损伤,而且能让自己熟悉体育教学内容,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素质的全面发展。从而引导学生知道做好准备活动是极其重要的。那该如何引导呢?

1、我们要认真钻研教材、教法,在体育理论课的教学中,专门介绍准备活动在体育课中的意义和作用。

2、在平时的教学中,结合各种体育项目技术技能的学习,见缝插针地讲授体育准备活动的科学原理和对身心发展的作用,让学生接受和理解,让学生从理论上认识到准备活动的重要性。

3、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一些体育明星在比赛或训练前做准备活动的片段:如我省的羽毛球选手林丹、跨栏选手刘翔、篮球明星姚明等都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利用明星效应引导学生重视准备活动,促使学生上课时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养成运动前做准备活动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在思想上真正认识并理解体育准备活动重要性和科学性,认识到体育准备活动对身心的保护和促进作用,从而主动学、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4、巧妙地安排一些与主教材相关的准备性练习或模仿性练习,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并产生相应的内部学习动机之后,我们为主教材铺设的准备活动就有了“用武之地”。

2精心设计,贴合年龄。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看到很多准备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的确具有活动身心的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好的准备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都适合小学生。我们实施的是体育课堂教学而非体育运动训练,体育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而不是运动员,小学生体育课准备活动的“成人化”、“公式化”等现象必须摒弃。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出更加适合小学生不同年龄、内容全面丰富、形式多样的准备活动。笔者结合日常教学,尝试出了以下的一些准备活动:

1.設计一些游戏:

游戏具有趣味性和竞争性,对低年级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是低年级学生喜爱的内容之一。如:低年级的“前滚翻”教学中,准备活动选择了“抢占位置”的游戏,把小海绵垫拼成两个小圆圈(比学生数少几个),游戏开始时学生按哨声分成两路纵队,分别沿两个圆圈慢跑,哨声一停,学生每人抢占一海绵垫,看谁反应快,如此重复几次,再接着做有针对性的徒手操,显然,同样是慢跑,但效果却是显而易见的;又如低年级立定跳远的教学前进行模仿各种动物跳的游戏等。设计一些游戏有利于调动学生全身心投入。

2、创设一种情境:

体育教学的情境创设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一些身临其境的感觉,从心理上给学生以情绪的满足,长时间坚持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水平一中“投掷与游戏”中,让学生用彩圈做方向盘,沿着跑道“开车”,教师用语言提示“左转弯”“右转弯”“红灯亮”等情境,让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学生既得到了热身,又激发了兴趣,为课的内容做出了很好的铺垫;而高年级的准备活动可以创设“抢占阵地”、 “过独木桥”“跳跃障碍”等情境。

3、开展一场比赛:

小学生好胜心强,喜欢对抗,因此采用比赛的方法,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情感,如“ 合理冲撞” 、“ 跳跃障碍”、“报号接力”等。

4、扮演一种角色:

善于模仿、乐于表现自己的才能,是孩子们的天性,利用这一特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热身活动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赢得孩子们的喜爱。如扮演“小白兔”跳、“大象”走、“小鱼”游、“飞机”飞等;而高年级的学生高年级学生尤其六年级学生身心发育处于青春期初期,对流行时尚的运动项目比较期待,同时已具备一定的自控能力和自学自练能力,可以让他们扮演体育、演艺等明星去主动进行准备活动。

5、发挥一些想象:

准备活动不仅是要发展儿童的身体,利用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来做准备活动还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其智力的发展。如让学生模仿解放军叔叔骑马动作,就会凭借自己对骑马姿势的了解,结合自己头脑中的解放军的英姿,想象,设计,创设出许多骑马姿势:上马,慢行,快骑,加鞭,疾驰,战斗等动作,并连贯做出来,小骑兵的形象呼之欲出,不仅课堂气氛热烈,学习兴趣高涨,而且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3紧扣教材,服务内容。

案例(3)中,教师选择的准备活动完全是为了迎合学生的喜好,有哗众取宠的感觉,反而忽视了准备活动对课的内容的铺垫、帮助。我们选择准备活动,应该联系后续即将学习的体育运动技能,有针对性选择内容,紧扣教材,为教材的主要内容的学习做好服务准备。

准备活动有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门性准备活动。在实际教学中专门性准备活动是在一般性准备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般采用动作性质相似、结构与基本部分教材相类似的练习,使各种专项体育运动有关的肌肉群、关节和韧带都得到充分的活动。其中多是一些模仿性、辅助诱导性练习,准备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要尽量做到灵活多样、新颖别致,能迅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如低年级立定跳远的准备活动,可采用模仿各种动物跳的针对性练习,武术基本步法教学前的准备活动,可采用双脚猜拳的针对性游戏等。总之,准备活动内容的设计要服务与教材,为学生对主教材的学习做好知识、技术技能和心理准备。

所以,准备活动的内容应全面、丰富、新颖,注重科学性,起到运动热身的作用,而且应根据学生身体年龄差异、教材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这样准备活动才会有好效果,一堂体育课才会是“有准备的战争”!

猜你喜欢
体育课内容体育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体育课上的“意外”
讨厌的理由
我们的“体育梦”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