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激趣教学的有效探索

2020-09-10 15:54秦玉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46期
关键词:趣味教学实践小学数学

秦玉

秦 玉 贵州省赫章县财神镇中心小学

摘要:成功的教学不是要强迫学生学习,而是要通过一些方法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学生才能爱上数学并学得好。数学的学习对学生的逻辑思维有一定的要求,复杂的逻辑知识让学生的理解存在障碍。因此,许多学生无法有效地理解数学,并且学习效率很低。学生年纪很小,上课时容易分心,这也增加了数学教学的难度。如果要让小学生很好地学习数学,教师首先需要培养他们的兴趣并开展有趣的教学,以便他们可以在兴趣支持下提高学习成绩。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教学;实践

兴趣是人们探索特定主题或从事特定活动的心理倾向。它基于了解或探索事物的需求,是人们感知事物和探索真理的重要动机。因此,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心理学家认为,学习动机的两个重要要素是学习的目的和对认知的兴趣。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的科目。许多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感到恐惧、无聊和无味,他们对数学不感兴趣,对数学感到头疼。尤其是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差,无法长期集中注意力。这主要原因是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高。这类似于没有食欲时吞下食物,这只会导致消化不良。否则,学生会很乐意接受知识并很好地消化它。同样,成功的教学不应是强制性的,而应侧重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开放式小组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们活跃而充满好奇心。通过与小组成员合作,教师可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提高他们的个性。在教学中及时使用合作方法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中,教师将学生分为4人一组,小组成员分别负责分析、记录、表达和总结。在讨论和优化知识的同时,每个人在收集和整理信息方面相互协作、启发和帮助。作为小组的一员,每个人都充分发挥潜能,取长补短学,并找到最佳解决方案。学生以这种方式获得知识,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得到充分提高,他们将知识有效吸收,他们的思维能力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合作学习有效地消除了学困生的自卑感,不喜欢说话的学生也敢于表达意见,优秀学生也会为能帮助其他学生而感到自豪。所有的学生都在这里得到发展,这样的学习过程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鼓励学生通过动手活动提高学习的兴趣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教会学生通过操作和观察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根据感知材料进行抽象和总结,并做出简单的决定和结论。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降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枯燥性,充分利用各种直观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加深他们的理解。实践是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的重要工具和方式。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去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学生能够剪裁、拼接,找到平行四边形和矩形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能够理解并掌握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又如:在教学圆的相关知识时,学生可以自己测量,发现圆心和直径之间的关系。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绘制、测量、切割和合成过程中感知相关知识,并使用类比、转换和其他方法来探索数学知识,体会数学知识的内部联系,并提高学习兴趣。

三、使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趣味而具体的情况下学习数学”是新课程标准所强调的重要概念之一,也是教师追求的目标。小学生非常活跃,喜欢玩游戏和听故事。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巧妙地设计令人兴奋的情境,让学生学习并适当地进行学习活动(如听故事,观看表演和玩游戏),不仅不会影响教学质量,而且会通过活动激发学生进行学习的兴趣,实现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在游戏中产生兴趣

让学生通过游戏学习知识,他们肯定会在事半功倍的情况下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例如,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可能性”,教师允许学生玩球。学生的学习热情非常高,他们对“公平竞赛,必须有公平竞赛的规则”有更好的理解。实际上,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许多新发现,学生对自己的研究和实践的理解比教师的解释要深刻和丰富得多。

(2)通过儿童歌曲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儿歌的韵律短,音韵和谐,易于学习和记忆,在小学生中很受欢迎。使用儿歌进行教学充分利用了语言的直观作用,使学生保持愉悦。例如,在讲授比大小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儿歌。这样,学生可以快速记住并牢记。

(3)通过展示成果来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富有进取心,喜欢表达自己。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这些特点。教师应该及时将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促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满足感,从而促使学生可以保持学习的兴趣。

(4)对生活情境产生兴趣

数学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没有生活的数学就变成没有源头的水和没有根的树。 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入手,讓学生体验将实际问题分解为数学模型,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学生对生活最熟悉,如果学生可以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就可以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通过联系生活,学生可以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丰富性,同时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内在魅力。

(5)利用问题情境

抽象的数学同文学艺术一样,源于生活,来自具体,在生活中产生了数学,而最终又应用于生活。因此,创设与现实生活有内在联系的问题情境,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恩格斯也说:“数学是从人的需要中产生的。”问题情境应有利于激发学生认知活动的无限期望,使探究新知成为主体的无限需要。问题应包含丰富的内涵,以点带面,逐渐扩展和深入,通过对一个问题的探究,全面触及知识的纵横,使学生从一个问题的解决中,有层次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使课堂教学内容大大紧缩,促使课堂效益的提高。同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学习的乐趣。

简而言之,小学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激趣教学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要求非常高,我们教师要在驾驭教材的同时,博览群书,善于钻研教学艺术。同时,还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祖国的花朵培养成才,从而完成我们教师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黄克华.用轻松活泼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致[J].华夏教师,2017(10):53.

[2]岳义斌.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浅谈[J].才智,2017(31):153.

[3]任凤子.浅谈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开展[J]. 华夏教师,2017(12):44.

猜你喜欢
趣味教学实践小学数学
趣味拉丁之斗牛舞教学实践研究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