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

2020-09-10 03:29陆友刚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39期
关键词:高中音乐德育环境

陆友刚

摘要:德育是完善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理念的重要途径,而音乐学科是美育的重要分支,在高中教育阶段,要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必须重视教育中德育与美育因素的协调发展。因此,高中音乐作为思想性与艺术性兼备的学科,如何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促进美育与德育的有机结合,是每个高中音乐教师都需要积极思考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中音乐;德育;活动;环境

音乐是培养有感情的人、美育人的艺术,从其艺术性来看,音乐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民族性、文化性、传统性上,而这三个层面则表现在社会层面上。从这个角度看,音乐教育应立足于社会水平,从民族、文化、地域性艺术的特征感知社会音符,最终形成音乐艺术文化的体验过程,是挖掘音乐艺术特征的根本途径,也是全面发展学生心理素质、人文精神的关键。高中音乐作为学生音乐技能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从音乐文化层面构建艺术特征是音乐教育的新目标。从这个角度来看,德育教育和音乐学科的内在联系也得到了强调。另外,从教育改革的现状来看,“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人才培养一定是培养者和培养者统一的过程。育成者是本人。人无德不立,养人基本在立德。因此,在高中音乐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至关重要。一方面要关注音乐学科本身的文化性和民族性等艺术特征,实现内外美育与德育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创新也是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笔者从以下三个角度出发,具体阐述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

一、先入为主——建设德育环境

良好的德育环境是进行德育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从现代教育的现状来看,有意识的说教使学生感到苍白无助。但是,放任学生在没有德育氛围的环境中自由成长,有违教育的特性。因此,要创新德育渗透措施,以和谐的德育环境为德育渗透的前提条件,高中音乐教育具体要求教师仔细设计教学内容,整合教学资源,创设适当的德育方案,使学生能够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深入探索音乐艺术。

例如,在教授《京剧达人梅兰芳》课程内容时,为了让德育渗透到音乐教育中,梅兰芳先生教学生具有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人格情操。首先,精心布置教室环境,展示生旦净丑的画像和名角的演出照片,装饰京剧场景中常用的乐器,播放京胡、京二胡、鼓、钹等,播放传统京剧的唱腔,营造出浓郁的京剧氛围。然后,我想让学生主要学两歌节《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和《海岛冰轮初转腾》的感情。此外,请学生在课堂上讲述梅兰芳老师的理解,利用多媒体进行补充总结。例如播放梅兰芳老师感人的故事,让学生在听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到这种内心的美和艺术的美。最后,有效总结学生的表演风格,学习作品中的人格魅力。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授课教学的效果,还可以达到渗透德育的教育目的。

二、后发制人——优化渗透过程

音乐知识和技能是音乐教育的重点,也是德育渗透的关键。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渗透过程,适当引入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类型,发挥音乐艺术性特征,表现时代特征,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体验,达到陶冶学生情操、改善心理环境的效果。

例如,在教授“贝多芬”课程内容时,为了使德育渗透到教育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首先以贝多芬《命运交响曲》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理解“命运”。之后,我在贝多芬的一生中对抗命运的不公平,向学生介绍最终成为世代音乐大师的感人故事,以此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性,达到了渗透德育的目的。另外,在合唱教育时,学生容易产生困难的心理。为了让学生克服这种心理,我要让学生按照既快又慢、难的原则展开,严格遵守音乐节奏的统一,把握音乐合唱的整体性。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加强学生的音乐技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

三、余音围绕——开展德育活动

教育不仅是为了教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对善恶、美丑的价值判断能力,使学生具有对自己思想和行为的控制能力和反思能力。要达到这个目标,除了基本的教育内容外,课外也要注意。因此,在高中音乐教育中,教师要让学生组织以音乐为主题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欣赏中反省自己的道德观念,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例如,在音乐课上,为了加强德育的渗透,我不仅要为学生讲述基本教材內容,还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德育活动。例如,在音乐作品的鉴赏活动中,《高山流水》和《月光》,前者是中国古典音乐的代表,后者是西方古典音乐的古典作品,引导学生走出社会生活水平,开展音乐作品中美丑、善恶的区别和思考,比重感受到两种不同音乐类型的魅力。再者,我让学生借鉴在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感情,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在反省中有效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和审美体验。另外,只要条件允许,我就会组织学生定期进行歌唱活动,通过歌唱,进一步理解歌曲内容,使自己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音乐素养。

综上所述,将德育教育渗透到高中音乐教育中,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具有显著的促进意义。但要注意的是,德育渗透工作一举开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特别是对于具有美育因素的音乐教育,德育渗透工作是挑战,也是机遇。作为一线高中音乐教师,不仅要有很深的艺术素养,还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兼备德才。因此,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丰富课堂教学效果,在整个音乐课堂上开放精神文明之花,谋求感情与认知的统一,教学与学科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文卿.德育对高中音乐教育的渗透[J].艺术审查,2018(02):129-130.

[2]覃丽丽.新课程背景下高中音乐中教育渗透德育的基本战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02):21-25.

贵州省黔西南州义龙新区第一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音乐德育环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环境清洁工
新课改下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音乐鉴赏课
漫观环境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
论环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