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情绪”进入低年级的数学课堂

2020-09-10 07:22蒋秀英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27期
关键词:低年级情绪数学教学

蒋秀英

摘要: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情绪和内心的波动是不稳定的,我们要给予重视,通过多种方式,获得学生的信任,才能减少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心理,从而能用愉悦的情绪上好每一节课。本文分为两部分:1学生的情绪有哪些、2如何利用情绪教学以及培养良好的教师情感修养。从而初步探索如何在低年级教学中进行情绪教学。

关键词:数学教学;低年级;情绪教学

美国心理学家莫维尔认为,情绪是智慧的高级组织者,情绪能够指导认知过程和影响推理。心理学认为,“人的情绪和心里会受到外部事物的影响。”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心智还暂不健全,调控情绪能力和认知能力都还没成熟。所以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调控掌握课堂情绪,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课堂情绪,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与水平。

在數学课堂中,随着学习的深入与拓展,因为认知或理解水平的差异,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学生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与感受。一般来说,会有以下几点:

一、愉悦

这是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来说的,数学是一门有趣的学科,那些美丽的图形、深奥的算理、巧妙的算法,总能吸引着这些学生。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前进,好奇心驱使他们进步,同时也得到了满足。比如有些学生认为数学中的应用题很有趣,不仅能够与平时的生活先系,思维的推理过程也是颇有意思,他们很喜欢解决应用题。

二、焦虑

对于基础不够好的学生来说,对于数学考试和测试是存在一定的焦虑感的。由于不同的原因,或许是因为不理解题目或者读不懂题目,在考试的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紧张程度。比如有的学生,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很高,但是上课老师说的题目有些不理解,考试考不出来。有的学生在考试中因为粗心大意,计算结果总出错,对成绩很担心,所以充满了焦虑感。

三、厌倦

也不乏有一些学生对于数学不感兴趣的,对于数学活动感到厌倦。在数学课堂上表现为无精打采,在课后讨厌写数学题目,对于新的知识怠倦,得过且过,没有上进心。比如有的学生一做数学题就头痛,感觉有一座山压在身上,喘不过气。还比如有的学生学习数学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对数学了无兴趣。

课堂情绪如何对课堂的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积极的情绪可以使学生提高注意力,充分理解所学知识。反之,消极的情绪则会使学业荒废,知识不能很好消化,无法完成教师以及学校布置的学习任务。所以作为一名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师,如果能使学生保持一种良好的课堂情绪和良好心态,让课堂保持在一种积极主动、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学生的各方面成绩都会有所提高。如何利用情绪教学,可以参考一下几点建议:

一、作为教师,让自己爱上数学

俗话说,爱屋及乌。一个热爱数学的小学老师同样热爱自己的学生,才有更多的激情和兴趣去教导学生,让数学变成生活中的一部分。反之。如果一个教师自己都不热爱数学,怎么样都无法讲出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的课堂内容。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对教材冷淡的态度会影响学生的情绪,使其所讲述的材料好象和学生之间隔着一堵墙。”如果对数学缺乏良好的情感修养,对于思维培养方面也是没有太大成就的,也无法在数学课堂中大放光彩。所以,只有一个热爱数学的教师才能在课堂上与学生产生共鸣,在思想与情感上与学生产生共鸣。

二、以最好的情绪面对每一节课

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都有喜怒哀乐,但是聪明的教师会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子最好的情绪状态去上好每一节课。当然,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情绪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与质量。教学固然需要一种严谨的态度面对,但是过于压抑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对课堂产生压抑感,思维会受到阻碍,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的发挥。相反,轻松欢快的氛围更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在情感上与教师得到共鸣,激发学生乐学爱学的兴趣,更开心的面对每一节课。所以,只有教师以一种正确的情绪状态,满怀热情,有感情地教学,学生才能被老师带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促进各方面的发展。

三、像上语文课一样上数学课

相对于语文教学,数学的课堂显得比较枯燥与乏味,情感因素不突出,但如果深入探究,数学教材中的隐性情感因素也会被发现。

随着新课标的改革,教材中的变化也有很多,比如情景化、生活化和实际化。数学也更接近生活,与学生身边的事物息息相关。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材多联系生活实际,像上语文课一样上数学课,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学生也会感受到数学的无处不在,提高对数学的依赖性,在课堂上产生积极的课堂情绪。

语文课堂的要求之一就是艺术美,主要包括在教师的语言、形态以及板书设计等方面。当然,这些对于数学教学同样适用,灵活生动的课堂语言,得体大方的教态,简洁美观的板书设计等等,带给学生的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心灵上的享受,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积极的情绪状态。

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主体,面对不同的主体,各种情绪在所难免,但是教师如果能够善于掌握调解课堂情绪的方法,多管齐下,带着积极的情绪,满怀热情地深入到课堂当中去,学生也会更乐学,自觉抵制消极情绪。如此,想象力和创造力也会得到快速的发展,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林良平.从心理学角度看赏识教育[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2):48.

[2]冯华容.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2013.

猜你喜欢
低年级情绪数学教学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