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性研究

2020-09-10 09:23闫虎
学生学习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中语文实践

闫虎

【摘要】教学改革思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融入,更加重视学生学习素养的培养。因此,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传统文化思想的融入,通过传统文化,让学生挖掘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结晶,通过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融合,培养学生的终身语文学习意识,强化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教师要通过方法和策略的更新,主动融入教学改革需求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对方法和策略进行更新,整合课堂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基于此,文章中主要分析了高中语文课堂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实践;策略;分析

前言

在教学改革背景下教师要以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以及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要求出发,就课堂中的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进行优化,通过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课堂中教学内容的融合挖掘素材、总结经验,通过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知识内容,拓宽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渠道,让学生加深对传统文化内容的理解,通过传统文化与语文课堂教学的融合,为学生营造优秀的学习环境和学习空间,保证学生能够高效理解语文知识,全面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

1创建优秀环境,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主动融入传统文化内容,对学生实施传统文化教育,首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构建优秀的学习环境,优秀的学习环境是学生参与学习、参与互动的基础,教师通过优秀教学环境的构建,为学生提供丰硕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和日常学习过程中理解传统文化、理解语文知识,保证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的提升,在优秀的教学环境中让学生完成高效的语文知识和传统文化学习[1]。

例如:在《烛之武退秦师》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内首先讲解相应的知识内容,随后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讨论自己了解的其他历史故事,在课堂内创建学习、探索和分享的学习氛围。最后,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可以融合民族戏剧、京剧等内容与文章中的教学融合,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应的京剧选段,让学生了解国粹的精华,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与国粹的融合,渗透传统文化,实施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2结合信息技术,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信息技术具有涵盖范围广阔的特点。因此,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融入信息技术模式,在信息技术中搜索不同的教学方式、搜索相应的教学内容,通过不同方法为学生提供优秀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平台,保证学生通过不同学习方法的选择提升学习效果,通过延伸拓展教学内容让学生增强认知,强化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和传统文化学习素养,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2]。

例如:在《沁园春·长沙》的教学过程中,《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作品,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回忆初中时期学习过毛泽东的《沁园春·雪》,通过两篇文章的对比教学,让学生了解毛泽东文笔的不同特点。随后,向学生介绍毛泽东的生平和事迹,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毛泽东等其他革命领导人的无私奉献和英明指导,为中国人民的富足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在毛泽东事迹介绍之后,教师可以介绍相应的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如:对联、灯谜、不同的节日等,参照毛泽东等其他革命先辈的浴血奋战,对比当今社会中不同节日的不同庆祝方式、以及节日中中国人民的富足生活,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了解革命先辈的奋斗,强化学生的学习和奉献意识,保证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3开展实践学习,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实践学习过程会强化学生的学习感悟,促进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思考。因此,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实践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学习过程中探索语文学习的其他方式、探索传统文化与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融合点,通过实践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学生形成完整的语文知识脉络,推动学生在学习中强化成果、强化学习信心,为教师的重点知识教学和传统文化教育提供平台条件[3]。

例如:在有关《林黛玉进贾府》讲解过程中,四大名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作品,文学作品中的突出代表。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完成课文学习以后,探索四大名著中的不同故事,以此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随后,教师可以适当进行教学内容的延伸,让学生实际探索儒家、佛家、道家的不同的思想内容,通过四大名著文学作品的诠释,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文学精髓内容,通过儒家、道家、佛家三位一体思想主流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思想意识的逐步变化,在课堂教学内通过实践活动延伸拓展学生的学习内容,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让学生对语文学习内容和传统文化内容加深印象。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探索过程中,教师通过方法和策略的更新,为学生创建优秀的环境基础,让學生认识语文学习的魅力、语文学习的精髓,为学生创建优秀的平台,保证学生语文学习素养和语文学习成果的高效提升,会促进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成长。但是,在取得丰硕的教学成果之后,高中语文教师仍需探索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其他策略,为学生提供更加优秀的环境基础,保证学生终身学习意识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李文,余丽.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文化类综艺节目助力文化传承与理解[J].贵州教育,2020(13):43-44.

[2]邵然.在任务群教学中培育民族审美情趣——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实践[J].江苏教育研究,2020(17):69-71.

[3]夏永豪.借语文学科优势  铸传统文化根基——浅谈将地域优秀传统文化运用到新疆班高中语文课堂[J].学语文,2020(03):53-54.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高中语文实践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