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思政课教学议题的价值取向

2020-09-10 13:55潘岚
高考·中 2020年11期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价值取向议题

潘岚

摘 要: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方式转变,希望课堂在民主开放、师生互动的氛围中教学,强调学生主体性。这就要求教学方式从教师为主体的传统型教学方式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转变。其中,议题式教学就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本文针对议题式教学中议题设置的目的展开相关研究,结合教学实际,围绕议题的生活价值、学科价值、素养价值三方面分析研究议题设置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议题;议题式教学;课程标准;价值取向

在思政课议题式教学中,议题、情境、活动是三大要素。其中议题是灵魂,情境是载体,活动是关键。一个高质量的议题可以较好地融入课堂中,让学生能够在开放性的学习空间自由思考、讨论,在课堂与社会间架起一座桥梁。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能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也能提高自身的認知水平。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教学设计中的议题。

什么是议题?李晓东教授提出:议题是以活动形式呈现的、承载学科内容的问题。[1]在这个定义中,不难发现两个信息:议题应具有活动性和学科性。这就让教学设计中议题必须具有相应的价值取向,即生活价值、学科价值以及素养价值。

一、议题应该具有生活价值

在议题式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在议题的选择与设计阶段是选定者、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评价者。对于思政课议题设计要注意贴近学生生活,让议题对学生有现实影响力,具有生活价值。所谓生活价值,在思政课的范围来看即在现实生活世界中,适应和满足人们的合理、正当需要。因此,我们在设计议题时要让议题具有时代价值和典型意义,能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切合学生的认知、需要、兴趣和能力,尽可能围绕本地或者学生熟知的、在他们的接触范围内的事项设计,让学生对议题有亲和感,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能说,有话愿说。通过议题的层层分析、讨论,让学生深悟议题的现实意义,甚至本课学习的现实意义。

《文化创新的途径》一课的教学设计中,很多老师都采取了将生活实际融入教学中。其中,陆慕高级中学朱林老师的《文化创新的途径——<流浪地球>如何实现国产科幻电影的逆袭》,以社会热点话题为素材完美演绎《文化创新的途径》这节课。

他的教学设计中,议题设置如下:

议题一:《流浪地球》何以如此打动人心?

议题二:《流浪地球2》如何再创沿承传统的时代新篇?

议题三:《流浪地球》何以做好中国故事的世界表达?

我们可以看到,朱老师所设计的议题源于生活,紧扣当年社会热点话题,通过国产电影的热捧分析原因,寻找到热的关键因素——创作创新,从而折射出文化的创新,同时,又融入生活实际。在这堂课的高潮部分,朱老师精心安排,让同学们自己创编《流浪地球2》剧本,通过体验分析出文化创新的途径。最终将其运用到生活实际中。朱老师让同学们为学校扬名:如何为贯通古今融合中西的学校打造一张文化名片?让学生回归到文化创新的实际运用——融入生活,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体现现实意义,实现生活价值。

二、议题应该具有学科价值

在思政课的教学中,仅仅满足学生的合理生活需要,实现生活价值,这完全不能满足思政课教学的基本要求。思政课课堂教学的目的,不管采用何种方式教学,它都离不开其学科价值。所谓学科价值是以理性人、知识人为人性假设,追求知识的学科性、学术性,将知识视为对客观世界真实、完美的表征与映现,课程意味着学问、学科,即学问为中心的课程观,教学意味着学科知识的传递、讲授。[2]思政课教学运用议题式教学主要是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设置议题,让学生始终根据议题围绕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步步深入,落实学习任务。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创设的议题都必须在围绕核心大概念的基础上,设置若干小概念,运用恰当的议题来分析解决这些小概念,最终达到构建学科核心概念的目的,完成学科教学任务,追求其学科价值。

例如,在《经济生活》中,第十一课第一框题《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议题式教学设计中。教师明确本课核心大概念——经济全球化,将本课内容分为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载体,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对于中国的作用以及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对应小概念分别设置了:

议题一:一带一路的发展,在生活中你实际感受到了吗?请举例。

议题二:从逆经济全球化的呼声看经济全球化真不可取吗?

议题三:结合综合探究《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以及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相互的影响。

议题一的分析让学生理解了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议题二的讨论让学生明确了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议题三的讨论让学生明确经济全球化对于中国的作用以及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这些议题满足了时代性的生活价值,又紧密结合学科知识,让学生通过议题分析讨论明确经济全球化这个大概念,从而完成学科知识教学任务,体现了学科价值。

三、议题应该具有素养价值

在新一轮课改中,“新课标”明确指出要通过议题式教学改变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而议题式教学中议题的核心就在于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标题所指素养价值即核心素养价值。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各学科课程应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目的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具体化、细化到各学科之中,引导各学科教学在传授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科思想、思维方式等,克服重教书轻育人的倾向。[3]陈友芳教授指出,思政课学科核心素养,是指个人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景时,综合运用本课程的学习所孕育出来的学科知识与技能、学科思想与观念,在分析情境、应对挑战、发现问题、确认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参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活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4]新课程改革中强调教育教学活动要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在议题式教学中议题的设计就要在原有教学中注重知识点、知识框架体系的基础上,更多地侧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力、思考力和创造力。2017年“新课标”首次明确了思想政治课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制意识和公共参与。[5]议题设计时必须紧紧围绕核心素养四个方面进行。当然,有时候没有办法将四个方面都囊括在一堂课中。教师就要根据本课特点选择合适的议题体现本课所能体现的核心素养方面。

例如,在这个特别的寒假中,我在线上课堂给学生教授第三课《政府:国家行政机关》时,结合时事情景材料,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探讨三个议题。

议题一:我国政府为什么要积极采取措施?

议题二: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积极有效的措施?

议题三:在过程中,是否政府应该统管统抓?你是否支持政府的各项措施?说说你的理由。

议题一在完成学科任务明确政府的地位、性质和宗旨的同时,通过事件让学生培养了核心素养中的政治认同、法治精神素养,认同我国政府的相关政策,都是在《宪法》规定下,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政府都在为人民、为社会服务。议题二主要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过程中政府的行动了解我國政府的基本职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素养。议题三主要是根据政府的措施,研究政府的作用及政府与公民间的关系。通过议题讨论、分析,让学生积极参与民主决策,从而培养学生公共参与的素养。因此,本课所设议题都是紧紧围绕学科知识,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在议题的价值取向研究中不难发现,议题的生活价值、学科价值和素养价值是紧密相连、层层递进的。议题式教学中议题都是在紧扣生活的情境下,更好地完成学科学习任务,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思政课的核心素养。所以,议题的生活价值、学科价值和素养价值三者缺一不可,少了谁都意味着这一堂课教学的不完整。在议题式教学设计之初,我们就要巧妙的将生活价值、学科价值、素养价值融入议题之中。让议题更具有价值,让议题式教学更具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李晓东.议题式教学设计与实施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2019(1):25-28.

[2]张良.从学科价值走向育人价值——改革开放40年基础教育改革知识价值论的演进与融生[J].课程.教材.教法,2018(12):54-59.

[3]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情况说明[J].基础教育课程,2018(1):11-15.

[4]陈友芳,朱明光.核心素养本位的思想政治学科学业质量评价的策略与指标[J].中国考试,2016(10):32-37.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本文系2018年苏州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性与政策性研究课题《“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校课程体系建构实践研究》(苏教法规[2018]4号)的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议题式教学价值取向议题
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议题式美术教育
让政治议题“活”起来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浅析“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运用
高中政治课堂议题式教学探究
议题与实证:指向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探索
创新教学模式培育核心素养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