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创新创业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2020-09-10 16:55王叙雅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0年11期
关键词:案例教学创新创业高职

王叙雅

摘  要: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在落实教育部“延期不延教、停课不停学”要求的背景下,在线教学得到广泛应用。对于高校教师来说,如何利用线上教学手段有效开展教学工作成为其工作重点。本文主要结合疫情期间的教学实际经历,分析案例教学法在线上创新创业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初步提出案例选取应遵循一致性、时效性、本土性的原则,同时指出这一方法符合学习者特点和线上教学环境,对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思想政治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案例教学;创新创业;高职;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0)44-0036-03

一、案例教学法的定义与特点

案例教学法(Case Methods of Teaching)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第一任院长埃德温·盖伊(Edwin F.Gay)于1908年提出,并于1921年正式将该教学法运用在日常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旨在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选取真实的案例将学习者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让学习者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分析这件事的成因和结果,最后提出解决方法,进一步提高其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學法1994年正式引进中国,最开始用于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培训课程,后来国内的教育界开始探究这一教学方法,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接受并使用,目前广泛应用于各级各类课程中,成为常见的教学方法之一 [1]。

值得注意的是,案例教学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举例教学,虽然两种方法都是通过分析事例来讲授某个知识点或某项技能,但举例教学往往先摆出权威性的结论,然后教师用例子来证明这一结论,而案例教学则以学习者为中心,需要学习者个人或集体对具体事件进行思考分析,借助相关理论知识解决问题,充分发掘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意识,教师仅仅起到引导者的角色。因此,举例教学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讲授特定知识点进行的举例,而案例教学则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两者具有明显不同。

二、 案例教学法对创新创业课程的意义

(一)符合学习者的学习特点

疫情期间的教学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虽然师生之间缺少面对面的沟通机会,但是利用线上教学的信息化手段能更充分直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及学习情况。课前,教学团队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对选课学生进行了全面的问卷调查。通过调查问卷可知,有91.8%的选课学生不喜欢理论学习,而对创新创业案例和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兴趣浓厚。因此,教学团队根据高职学生认知特点及问卷调查的学情分析,决定选取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且具有时代特征的案例,将理论知识融入具体的小组任务中,消除学生抵触理论学习的困境。

(二)激发学习者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公共基础课往往偏向知识理论性和系统性的介绍,因此教师往往采用“填鸭式”的讲授法,这就造成了大多数学生课堂参与意识不强、参与度不高的现象,再加上学生对公共基础课本身存在偏见,不够重视,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而案例教学法则通过具体的案例把教材中原本枯燥、抽象的知识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激发了学生学习创新创业理论知识的兴趣,再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使学生站在“当事人”的角度主动参与案例的思考和讨论,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存在的问题,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例如,在“组建创业团队”的学习中,教学团队先让学生线上讨论“团队创业与个人创业相比都具有哪些优势”这一问题。然后,教师借助多媒体播放“霸蛮米粉团队疫情期间如何进行企业自救”的视频,让学生在案例视频观看中直观感受团队的力量。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观看完视频后思考案例中体现了哪些团队精神,并提问个别学生作答。最后,根据学生回答引出知识点“组建创业团队的意义”。

(三)有效实现与课程思政的融合

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创新创业课程可以通过选取融合当前思政热点的案例贯穿教学,关注有关产业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寓价值观引导于理论知识传授和实践能力培养之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工匠精神、职业道德等内容,实现课程思政和创新创业的有机融合。

例如,在“寻找创业机会”一讲的设计过程中,教学团队从“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这一时事热点切入,有意选取传统技艺及老字号品牌发展的案例,将创新创业的相关知识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相结合,让学习者自主发现非遗老产品存在的问题并尝试从问题中发现创业机会,引导其关注“非遗传承”这一热点问题,在激发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的同时坚定文化自信。

三、 创新创业课程中案例的选取与加工原则

(一)案例的选取

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重心,选取恰当的案例是案例教学法能否顺利实施的首要因素,因此案例选取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一致性 [2]。案例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辅助教师进行知识和理论的讲授,目的是使学习者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案例的选取要围绕创新创业课的课程性质来展开,与课程教学的目标一致,体现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难点,不能为了讲案例而讲案例。二是时效性。在飞速发展的时代,每天都有新的事物出现,创新创业课程的性质也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案例,确保选取的案例能体现当前最新的创新创业成果。早期的创新创业案例固然经典,但存在与现今社会环境不相符的问题,加之过于陈旧的案例脱离年轻学习者的现实生活且案例的内容和结果已被大众所熟知,难以激活学习者的关注点、好奇心及兴趣点,无法到达案例教学的初衷和目的。三是本土性。中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和案例教学相比欧美发达国家均起步较晚,大多数教材中选取的案例多为国外成熟的企业案例,结合我国国情和地方实际的案例不多,这就造成案例理解困难、说服力不强等问题。因此创新创业课程的案例选取要立足于中国本土的商业环境和文化环境,多吸收国内最新的创新创业典型案例,同时借助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实现中西方创新创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

教学团队在此次线上课程的教学设计中,根据一致性、时效性、本土性的原则,选取与学习者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并具有时代鲜明特征的创新创业案例,将创新创业的相关知识点与案例的讲解相结合(部分章节案例内容详见图1)。

(二)案例的加工

互联网的发展能够让教师在短时间内收集到大量的案例。创新创业的案例在互联网上不胜枚举,但是大多数案例都是以网页报道、媒体新闻的形式出现的,并不是专门为教学制作和服务的,必然会与实际教学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教师课前对所选案例进行加工 [3]。教学案例加工应考虑以下因素:一是课堂时长。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性要求教师去掉案例中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信息,保证案例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例如,在“组建创业团队”一讲,为了突出团队的凝聚力在创业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应将案例中帮助张天一团队走出困境的外部因素减去,突出教学重点。二是展示形式。案例的展示形式要多样,除了以往单纯的文字阅读或口头讲授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把文字、图片与音频、视频结合,使学习者通过更直观、更便捷的方式接触创新创业案例,有助于增进学生对案例的深入理解和独立思考 [4]。

四、 结语

案例教学法能满足创新创业课程教学的需要,不论是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还是传统的课堂教学都发挥着积极作用,激发学习者创新创业的兴趣和热情,调动学习者主动参与课程活动的积极性,并通過案例自然融入课程思政,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当然,案例教学对教师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需要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特点选取案例、加工编辑案例并不断更新案例,以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心磊,邓珊,于丹,孙静,刘忻汝. 案例教学在普适性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应用策略[J]. 汉字文化,2018(22):115-116.

[2] 刘襄河,孔江红.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案例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J].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9,28(04):29-33.

[3] 蔡晓辉. 案例教学法在基础课教学中的运用[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3(01):129-131.

[4] 朱迪思·H·舒尔曼. 教师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M]. 郅庭瑾,译.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荐稿人:吕玉鹏,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副教授)

(责任编辑:王强)

猜你喜欢
案例教学创新创业高职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EXCEL在《投入产出法》案例教学中的应用
《运筹学》教学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