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态学一体化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2020-09-10 16:55全先奎张全智王兴昌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0年11期
关键词:双一流教学改革创新

全先奎 张全智 王兴昌

摘  要:“森林生态学”是林学一流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为了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水平,本文分析了目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以东北林业大学为例,提出了理论、实验和实习一体化教学的方法。该方法不仅可以解决因理论课时不足而导致的教学内容讲授不完整的问题,又加强了实践和理论结合的程度。这种教学模式也突出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本文旨在通过对一体化教学的探索和实践,促进一流学科建设,并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森林生态学;教学改革;双一流;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0)44-0133-03

根据国家“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要求,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1],而本科教学课程是一流本科教育的基础 [2]。

“森林生态学”是高等农林院校众多学科的基础课程之一,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与探讨,“森林生态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 [3],但是,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最为突出的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理论教学课时不足。这是很多高校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很难全面、系统地进行课程内容的讲解,例如,东北林业大学的“森林生态学”理论课为32学时,其中还包括8学时的实验课,课时非常有限。二是实验课授课时间和内容受限。“森林生态学”强调环境和森林的时空变异,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将理论知识点通过实验进行验证,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存在一定困难,例如,东北林业大学开课时间为每年9月,此时的树木处于生长季末期,影响了实验课的开展。三是理论和实习教学脱节。实习一般安排在理论和实验课结束的第二年夏季进行,间隔时间较长,如何将理论、实验和实习有机结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是授课教师需要解决的难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需要在授课过程中对理论、实验和实习教学进行深入改革,将三者合理地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教学体系,进而增加学生理论学习的深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4-7]。

一、理论教学

(一)突出重点,加强辅导

针对课堂学时有限的问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授课学生的专业和课程学时数,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优化结构,突出重点 [8]。例如,森林生态学的核心内容应侧重种群、群落及其和环境间的关系,对于一些经典的理论应着重讲解,例如:“最小因子定律”“耐受性定律”“限制因子定律”等。对于一般的知识点,可以将教学材料发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在课堂上以问答的形式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由于前期接受教育的条件不同,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接收能力存在差异。因此,在课后要加强对部分学生的辅导。例如,本科留学生受到语言的影响,对一些知识点在课上不能十分理解,课后自我学习又存在困难,对该部分同学应该在课后及时沟通、加强辅导。此外,可以通过课堂小测验的形式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差异,对理解能力不足的学生加强课后辅导。

(二)学用结合,培养兴趣

在讲授重点知识点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而有所侧重。例如,在给生态学专业讲课时,内容应结合森林生态学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开展,采用的教学案例均为学生今后要接触的生态学问题;在给林学专业讲课时,内容应侧重如何将生态学原理运用到森林的培育、经营、恢复过程中;在给森林保护专业讲课时,应重点强调在森林保护过程中如何运用生态学理论。

在授课前做一个问卷调查来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以便在讲解知识点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例如,在讲解中国森林的地带性时,可以让来自不同地区的同学描述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森林类型,然后进行总结归纳,让学生加深印象。为了学以致用,在授课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将家乡存在的生态学问题放到课堂讨论,尝试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

二、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可以通过更为直观的方式验证理论知识,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9]。针对实验课程时间和内容受限的问题,可以根据理论教学内容和授课时间,合理地设计实验课程。首先,理论课一般是按照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不同层次进行的,可以随着课程的开展及时进行相应的实验,避免理论和实验的脱节。其次,受到季节的影响,可以提前进行实验的准备,例如,研究光对叶片形态的影响时(表1),可以在落叶前将树冠不同位置的叶片取回放在控温冰箱内保存。

实验内容据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设计。可以在个体、种群和群落3个层数进行验证型、设计型和创新型3个水平设计不同的实验(表1),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其中,验证型实验强调学生基本操作和分析能力的培养;设计型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综合、系统掌握课程知识的能力;创新型实验主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实习教学

实习课程应围绕拓展专业内涵、拓宽专业面以及加强基础进行构建,将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与所需知识、能力、素质一一对应 [10]。首先,要在上理论课的时候就做好铺垫,将适合在实习的过程中验证或者实践的内容告诉学生,让学生提前意识到该内容的重要性;其次,要在实习课前进行一次理论温习课;再次,应根据理论知识出版相应的实习手册,例如,东北林业大学生态学科教师撰写了《生态学野外实习手册》以备实习使用 [11]。此外,实习过程中受到降雨等突发事件的影响时,可以考虑进行以下几方面内容:首先,在原来基础上增加一些野外和室内结合的实习内容;其次,增加一些科研基地考察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再次,尝試将实习时间进行调整,可以在理论和实验课结束后,随即进行一部分实习,例如,增加冬季生态学实习内容。

四、结语

通过将理论、实验、实习三个教学内容一体化,可以解决因课时不够而导致的教学内容讲授不完整的问题,同时又对重点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加强了实践和理论结合的程度,突出了实践教学的作用。这种教学模式也体现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不仅可以让学生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钟秉林,方芳. 一流本科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涵[J]. 中国大学教学,2016(04): 4-8.

[2] 马陆亭. “双一流”建设不能缺失本科教育[J]. 中国大学教学,2016(05):9-14.

[3] 吴永波. 农林院校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林业教育,2010,28(02):43-45.

[4] 侯继华,张春雨. 以人为本的“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J]. 中国林业教育,2015(33): 49-52.

[5] 康东伟,李俊清. “森林生态学”课程改革探讨——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 甘肃科技,2017(33):127-128.

[6] 张璐,苏志尧. 高等院校创新性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林业教育, 2014(32):76-78.

[7] 于水强. 林业院校生态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J]. 大学教育,2017(04):85-87.

[8] 哈图. 森林生态学课程体系的科学管理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7(01):120-122.

[9] 许恒,李俊清. “森林生态学”课程改革思考[J]. 林区教育, 2017(06): 28-30.

[10] 国庆喜,孙龙. 生态学野外实习手册[M]. 哈尔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11] 孙慧珍,国庆喜,李雷鸿,等. 森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方法探索——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为例[J]. 继续教育研究,2008(08):151-152.

(责任编辑:王强)

猜你喜欢
双一流教学改革创新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