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患者外周血NLR,PLR,MLR和RDW水平表达及在临床分期评估中的价值

2020-09-14 06:50李卿英西安市第三医院泌尿外科西安710082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尿路外周血计数

李卿英(西安市第三医院泌尿外科,西安 710082)

膀胱癌的发病率位于泌尿生殖系肿瘤的前列,在癌症发病率中也排名第9 位,是男性最常见恶性肿瘤,全球年均新发膀胱癌病例可达40 万人[1-2]。临床确诊膀胱癌中,80%以上为上皮细胞癌,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具有早期可治,进展期难愈,终末期具有高致死率的特点,故早期诊断和明确临床分期对于改善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3-4]。目前,临床分期评估仍是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治疗方案制定的重要依据,病理活检为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早期诊断和临床分期评估的金标准,但其有创性限制了临床应用[5]。炎性反应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率(neutrophil count/ lymphocyte count ratiom,NLR)、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率(platelet count/lymphocyte count ratio,PLR)、单核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 率(monocyte count to lymphocyte count,Ratio MLR)、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RDW)等炎性相关指标应用于各种肿瘤临床预后判断,但少见这些指标应用于早期临床分期鉴别[6-7]。鉴于此,本研究通过观察不同临床分期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外周血NLR,PLR,MLR 和RDW 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外周血NLR,PLR,MLR 和RDW 在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临床分期评估中的临床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118 例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病例为回顾性分析对象,纳入标准:①所有病例均为初诊病例;②患者临床资料完整,包括临床基线资料,病理分期资料及研究所需外周血指标。病例组排除标准:有慢性炎症,并发有其他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功能异常及严重贫血病例。118 例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病例基线资料:男性73 例,女性45 例;平均年龄46.83±4.81(41~66)岁;临床分期:TⅠ期34 例,TⅡ期28 例,TⅢ期31 例,TⅣ期25 例。不同临床分期(TⅠ、TⅡ期、TⅢ期、TⅣ期)病例的基线资料(性别分布、平均年龄、体脂指数、吸烟分布、喝酒分布、并发症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临床分期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病例的基线资料分析表[n(%),±s]

表1 不同临床分期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病例的基线资料分析表[n(%),±s]

类 别 TⅠ期(n=34) TⅡ期(n=28) TⅢ期(n=31) TⅣ期(n=25) F/χ2 P性别 男 21(61.76) 17(60.71) 19(61.29) 16(64.00)0.069 0.995女13(38.24) 11(39.29) 12(38.71) 9(36.00)年龄(岁) 48.41±3.84 48.56±3.80 48.38±3.79 48.51±3.86 0.812 0.831体脂指数(kg/m2) 28.12±3.01 28.34±3.03 28.48±3.08 28.52±3.01 0.618 0.914吸烟 吸 13(38.24) 12(42.86) 13(41.94) 8(32.00)6.468 0.091不吸 21(61.76) 16(57.14) 18(58.06) 17(68.00)喝酒 喝 6(17.65) 5(17.86) 5(16.13) 4(16.00)0.435 932不喝 28(82.35) 023(82.14) 26(83.87) 21(84.00)并发症 心脏病 3(8.82) 2(7.14) 2(6.45) 2(8.00)2.455 0.982胃肠道疾病 4(11.76) 3(10.71) 4(12.90) 2(8.00)脑血管疾病 3(8.82) 1(3.57) 2(6.45) 1(4.00)其他 1(2.94) 1(3.57) 0(0.00) 0(0.00)

1.2 仪器与试剂 血细胞分析仪购自维尔医疗器械[型号BC-6800,粤食药监械(准)字2012 第2400134 号];乙二胺四乙酸二钾购自上海抚生实业有限公司[批文号(2018)X-120 号,规格100mg/瓶];人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人抗淋巴细胞胞浆抗体、人抗血小板胞浆抗体、人抗单核细胞胞浆抗体均购自上海彩佑生物发展有限公司。

1.3 检测方法 所有病例均于治疗前清晨空腹采血2ml,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抗凝,然后采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单核细胞计数、RDW 等检测,并计算NLR,PLR 和MLR。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 数据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年龄、RDW 表达水平等连续变化数据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多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重复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异Q 检验分析。采用Spearman 秩相关性法分析外周血NLR,PLR,MLR,RDW 表达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法(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 分 析外周血NLR,PLR,MLR 和RDW 水平表达在临床分期评估中的价值,以ROC 曲线最优临界点(最接近左上角点)的坐标值分别作为敏感度、特异度,以ROC 曲线下面积作为准确度。设定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不同临床分期时外周血NLR,PLR,MLR,RDW 表达水平分析 见表2。随着临床分期的发展(TⅠ、TⅡ期、TⅢ期、TⅣ期),外周血NLR,PLR,RDW 表达水平升高,外周血MLR 表达水平下降,经单因素重复方差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不同临床分期(TⅠ、TⅡ期、TⅢ期、TⅣ期)病例的外周血NLR,PLR,MLR,RDW 表达两两比较,经最小显著差异法Q 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表2 不同临床分期患者的外周血NLR,PLR,MLR,RDW 表达分析

2.2 患者不同临床分期与外周血NLR,PLR,MLR 和RDW 间的相关性 经Spearman 秩相关性分析,外周血NLR(r = 0.813,P=0.016),PLR(r= 0.881,P=0.013),RDW(r = 0.857,P=0.014) 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 <0.05)。外周血NLR(r = -0.853,P=0.014)与临床分期呈负相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3 患者临床分期评估中外周血NLR,PLR,MLR,RDW 表达的意义 ROC 曲线数据见表3。外周血NLR,PLR,MLR,RDW 表达水平鉴别临床分期的曲线位于参考线之上,且外周血NLR,PLR,MLR,RDW 在鉴别TⅠ期与TⅡ期、TⅡ期与TⅢ期、TⅢ期与TⅣ期的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80%。

表3 外周血NLR,PLR,MLR,RDW 表达在临床分期评估中的价值(%)

3 讨论

病理因素和宿主因素均是影响恶性肿瘤病情进展和临床预后的重要因素,其中宿主因素分为肿瘤临床分期及临床病理分型等,而宿主因素分为机体功能状态、病患年龄、并发症等[8]。

在近年恶性肿瘤分子机制研究中,炎性因子与恶性肿瘤病理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多,炎症微环境在恶性肿瘤细胞增殖、肿瘤血管生成、肿瘤细胞免疫逃逸等方面均可起到重要的作用,炎性反应所导致的病变微环境是肿瘤进展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全身性炎性反应与肿瘤病理因素发展密切相关,甚至炎性抑制已经成为恶性肿瘤临床治疗中的潜在靶点[9-10]。

在泌尿系恶性肿瘤研究中显示,炎症介质细胞不仅可诱导膀胱尿路细胞癌的肿瘤细胞增殖,还通过组织肿瘤病理浸润和促进肿瘤血管生成来导致膀胱尿路细胞癌病理转移[11-12]。也有研究显示,膀胱尿路细胞癌病理进展可导致机体微环境破坏崩解,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炎性反应和更多的炎症介质,进而加剧膀胱尿路细胞癌病理进展过程[13]。淋巴细胞在肿瘤病理发展中主要起到免疫监视的作用,其可促进CD4+T 细胞增殖和抑制CD8+T 细胞增殖,故淋巴细胞减少可使机体因炎性反应而导致抗肿瘤能力的下降[16]。中性粒细胞在杀伤肿瘤细胞中可起到关键作用,其可在杀伤肿瘤细胞过程中释放大量活性氧,也可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肿瘤细胞的转移和生长,与肿瘤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7]。单核细胞可在肿瘤免疫逃逸中扮演重要角色,临床高表达可导致恶性肿瘤临床预后不佳[18]。另外血小板也是肿瘤炎性反应的重要指标,其可分泌各种生长因子刺激肿瘤细胞分化,特别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表现通常为血小板计数异常增高[19]。有研究显示,机体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也在肿瘤病理发展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当机体处于高炎性反应时,炎性因子如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 等的大量分泌,可促进机体氧自由基的生成,从而对机体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带来影响,同时也可导致红细胞脆性增加和半衰期缩短,更可促进肿瘤病理发展[20]。

从上述分析来看,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率(NLR)、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率(PLR)、单核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率(MLR)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在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病理进展过程中可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外周血NLR,PLR,MLR 和RDW 在各种恶性肿瘤病理发展和临床预后评估中显示了其临床价值[14-15],但少见这些指标应用于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的早期临床分期鉴别中。本研究中显示随着临床分期提升,外周血NLR,PLR,RDW 表达水平提升,外周血MLR 表达水平下降,且外周血NLR,PLR,RDW 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外周血NLR 与临床分期负相关(P <0.05)。这个研究结果提示着外周血NLR,PLR,MLR 和RDW 表达水平与膀胱尿路细胞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本研究中还显示,外周血NLR,PLR,MLR 和RDW 表达水平鉴别临床分期的曲线位于参考线之上,且外周血NLR,PLR,MLR 和RDW 在鉴别TⅠ期与TⅡ期、TⅡ期与TⅢ期、TⅢ期与TⅣ期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80%,这个研究结果中提示外周血NLR,PLR,MLR 和RDW 在鉴别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临床分期中也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NLR,PLR,RDW 和MLR 均与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其在鉴别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临床分期中也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可为临床医师治疗方案和预后判定提供一定的参考。血细胞检测NLR,MLR,PLR 和RDW 临床获取容易,无创伤性检测,但也有其临床应用局限性,如这些炎性指标获取容易受到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患者其他炎症及血液系统疾病等的影响,本研究作为单中心研究,虽然尽可能排除了其他炎症及血液系统疾病等影响因素,但由于样本量较小,故仍需后续大量样本数据进一步证实和完善。

猜你喜欢
尿路外周血计数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外周血G6PD活性检测对于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癌患者的诊断预后价值
ACS患者血清FSTL-1、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PAR-γ、 MMP-9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上尿路结石微创术后合并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古代的计数方法
古代的人们是如何计数的?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SIRT1 mRNA的表达及氨氯地平对其影响
中医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尿路结石与菠菜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