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单体检测对发生冠心病的诊断意义

2020-09-14 06:50热孜万古丽阿布都拉阿地拉阿布里孜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凝血因子稳定型产物

热孜万古丽·阿布都拉,宋 雪,阿地拉·阿布里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肾病科,乌鲁木齐 830001)

近年来血液透析患者冠心病的二级预防越来越得到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因为透析患者血液普遍处于高凝状态,反复的透析会加大凝血和纤溶状态的异常变化,继而最终诱发心肌梗死事件发生,故血栓前状态检测显得尤为重要。D-二聚体(D-dimer,D-D)是以往最被认可的检测指标之一,其实它主要视为血栓后标志物[1]。而纤维蛋白单体(fibrin monomer ,FM)才是即将发生血栓的标志物。本研究对透析患者检测纤维蛋白单体含量,发现该指标与透析患者是否发生冠心病,特别是有心肌梗死的风险有很好的关联性,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8年5月~2019年6月本院血液透析患者100 例。男性52 例,女性48 例,年龄41~78 岁,平均年龄65.1±4.1 岁。正常对照组50 例,男性26 例,女性24 例,年龄50~77 岁,平均年龄64.9±3.9 岁。100 例血液透析患者依据国际心脏协会制定的诊断标准,以及冠脉造影后管腔直径狭窄程度不低于50%者定为发生冠心病。该病群总计60例,分为三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8 例,稳定型心绞痛(UAP)组20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SAP)组12 例。

1.2 仪器和试剂 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及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I)和纤维蛋白单体(FM)试剂均为法国Stago 公司产品。

1.3 检测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在透析前空腹采集静脉血6ml,置枸橼酸钠9NC3.2g/dl 抗凝真空采血管。在进行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相关降解产物(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单体)测定前标本要稳定离心(转速为3 000×g /min,离心半径为15cm)10min。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用SPSS13.0 软件。采用t 检验和方差分析。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液透析患者有无发生冠心病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相关降解产物水平比较 见表1。正常对照组、血液透析者无冠心病组和血液透析者有冠心病组这三组间凝血因子以及纤维蛋白相关降解产物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25,P <0.05)。正常对照组分别与血液透析患者有无冠心病组的TT,PT,APTT 和FDP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4~0.48,均P >0.05)。而D-D 和FM 指标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7~8.68,均P<0.05)。血液透析患者有无冠心病组间TT,PT,APTT,FDP 和D-D 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7~0.58,均P >0.05)。而FM 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5,P <0.05)。

表1 各组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相关降解产物水平比较

2.2 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冠心病各组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相关降解产物水平比较 见表2。可见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冠心病群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和稳定型心绞痛(UAP)组的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相关降解产物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5~11.75,均P <0.05)。其中血液透析患者AMI 组比SAP 和UAP 组的D-D 和FM水平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9~13.75,均P <0.01)。SAP 和UAP 组D-D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P <0.05)。而FM 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06,P <0.01),且随着透析患者发生冠心病的病变程度加剧FM 水平有上升趋势。

表2 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冠心病各组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相关降解产物水平比较(±s)

表2 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冠心病各组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相关降解产物水平比较(±s)

项目 SAP 组(n=20) UAP(n=12) AMI 组(n=28)TT(s) 18.31±0.92 18.52±0.91 18.49±0.96 PT(s) 12.94±0.98 12.95±1.01 13.02±0.99 APTT(s) 38.89±4.21 38.82±4.19 39.05±4.16 FDP(mg/L) 3.17±1.02 3.19±1.01 3.20±1.05 D-D (mg/L) 0.52±0.12 0.53±0.13 0.58±0.15 FM(µg/ml) 14.23±0.72 18.14±0.81 21.01±0.79

3 讨论

血液透析患者维持生命的主要手段就是肾透析。透析本身把患者体内一系列水溶性毒性分子清除出去,同时会带来很多潜在的并发症[2]。究其原因是患者透析后体内处于长期的高凝状态。而且透析过程中使用肝素会导致患者出现凝血功能障碍,由于高凝和继发性纤溶亢进以及血小板活化,会使血管的通透性出现异常[3]。这些都将导致透析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加大。故尽早预防患者血栓发生有利于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冠心病发生的风险。

有文献报道在心肌梗死发生前24 h FM 水平比D-D 升高的快,且比心肌梗死发生48 h 严重程度要显著。可见FM 可作为心肌梗死发生早期敏感的指标要优于D-D[4]。更多的研究显示D-D 较好地反映患者凝血块的变化,而针对血管内凝集状况不能很好地预判[5]。FM 在这方面优势明显,它可以反映血管内凝血和血栓状况的发生[6]。特别对于监测患者溶栓效果方面,FM 在溶栓后上升的速度及强度比D-D 既快又高[7]。本研究发现透析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组FM 水平比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都高。且它比D-D 能很好界定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可见FM 是冠心病发生界定其严重程度的可靠指标。

总之,FM 通常被认为是血栓前状态的指标,本研究发现其对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冠心病的早期监测意义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猜你喜欢
凝血因子稳定型产物
控制冷沉淀凝血因子在室温下制备时长的临床意义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型与血脂和炎症指标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血栓弹力图常用参数与凝血因子及凝血象间的相关性
集束化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对产后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凝血因子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32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慢性稳定型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球形三氧化钼还原产物形貌
孤独是现代产物,了解其历史或有助抗疫克艰 精读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美联储加息的产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