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草鱼绿色健康养殖主要模式及展望

2020-09-17 07:35
科学养鱼 2020年8期
关键词:白对虾水槽草鱼

李 凯 徐 涛

(山东省渔业技术推广站,山东 济南 250013)

草鱼是山东省内陆地区养殖主导品种,草鱼养殖已成为内陆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年来,草鱼养殖在规模不成形、环境易污染的组织管理模式下,技术不可靠、病害常发生等问题成为产业发展瓶颈,导致养殖产量不稳定、品质难控制、效益不显著。推广草鱼绿色健康养殖技术已成为全省实施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发展现状

根据《2018 山东渔业统计年鉴》数据,山东省2018 年草鱼养殖总面积近50 万亩,养殖总产量25.7 万吨,养殖产量约占大宗淡水鱼类养殖总产量的19%。养殖主要分布在济宁、滨州、东营、菏泽、济南、德州、聊城、临沂、枣庄和泰安10 个地市(表1)。按区域看,山东省内草鱼养殖主要集中在济宁和滨州两个地市,二者产量约占全省总产量的35.8%(图1)。

表1 2016年山东省草鱼主产区养殖产量情况 吨

图1 2016年山东省草鱼主产区分布

二、主要模式及经济效益分析

1.草鱼、鲢、鳙混养模式

草鱼、鲢、鳙混养业已成为山东省草鱼养殖的主流模式,在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和提高单位水体经济效益等方面效果显著。该模式在济宁、菏泽、聊城和临沂4 个地市14 个县(市、区)进行示范推广。

该模式中以草鱼为主,混养花白鲢,少量搭配鲤、鲫等。投放比例为草鱼60%、鲢鳙30%、鲤鲫和团头鲂10%,投放大规格鱼种。使用商品颗粒饲料为主,适当搭配投喂稗草、芦苇、苦草、菹草等。较单纯投喂沉性颗粒饲料,以膨化饲料+浮床植物(陆生青草)配合投喂,降低草鱼饵料系数7%,提高养殖成活率近10%,增加养殖亩效益1500 元以上。在上市前,浮性膨化饲料改为沉性颗粒饲料投喂,能够有效改善草鱼短粗体形。

2.草鱼、南美白对虾混养模式

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技术突破后,对虾养殖基本覆盖内陆各地市,养殖面积逐年扩大。受制于对虾养殖病害和草鱼单养经济效益等问题,草鱼、南美白对虾混养逐渐兴起。该模式主要在禹城市、齐河县进行示范推广。

该模式中,南美白对虾(规格1厘米以上)放养密度1 万尾/亩,放养时间5 月中旬。20 天后投放草鱼苗,草鱼放养大规格(20尾/千克)鱼苗300尾/亩,搭配鳙鱼20 尾/亩。虾苗投放20 天后饲喂豆浆,80 天后投喂配合饲料。该模式下南美白对虾养殖成活率保持在80%以上,亩产南美白对虾100~275 千克、草鱼150~200 千克,亩纯收入达6 000~8 000元。草鱼、南美白对虾混养模式改变了以南美白对虾养殖为主体、草鱼作为生态防病种配套的养殖模式,该模式比单养草鱼亩均增收30%~40%,较草鱼、鲢、鳙等品种混养亩均增收10%左右。

3.草鱼分段养成模式

传统草鱼养殖方式是在鱼苗体长3~5 厘米时直接定塘养成,养成时间在2.5年。该养成方式存在周期长、风险大、投入高和成活率低等问题,需要缩短养殖周期,将草鱼养成分为鱼种培育、鱼苗培育和成鱼养殖3 个阶段。该模式主要在济宁、临沂、聊城等6 个地市18 个县(市、区)进行示范推广。

该模式中,鱼种培育在4 月底-5 月初,按10 万尾/亩的密度培育体长1 厘米左右鱼苗,6 月中旬体长达3厘米后分塘培育。鱼苗培育于6月中旬-年底或翌年年初,培育密度5 000~10 000尾/亩,规格达到10~20尾/千克。成鱼养殖期间草鱼密度700~1 000 尾/亩,年底养成草鱼规格达到1.25~1.5 千克/尾,亩产草鱼1 000~1 500 千克。分段养成模式拉长产业链条,降低养殖风险,实现多环节增值。较传统养成模式,一龄草鱼养殖死亡率降低20%,总体死亡率能够控制在15%以内。以1万尾草鱼苗为例,分段养成模式提高成活率10%,生产草鱼9 000 千克,养殖产量增加28.6%。

4.草鱼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

该模式主要在济宁、聊城和临沂3个地市示范推广,建立草鱼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水槽83条。

在池塘构筑砖混结构养殖水槽(规格25 米×5 米×3 米),养殖水槽占池塘总面积10%以内,集成池塘污水沉淀区、池塘净化区等功能模块。采取多级放养方式,水槽中鱼类收获时间间隔3~4 个月,放养量根据定塘量150 千克/米3确定。外塘套养花白鲢等滤食性鱼类,密度200~300 尾/亩。单位水体产量在23.4~32.5 千克/米3,单条水槽产值在9.9 万~13.8 万元。饲料系数为1.5,水槽内的鱼成活率在80%~85%,粪便收集率约为30%。

三、前景展望

2019 年,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等十部委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农渔发〔2019〕1号)。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等12 个部门印发《山东省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实施方案》(鲁农渔字〔2019〕43 号),推进绿色兴渔、质量兴渔面临新的发展形势和更高要求。草鱼作为内陆地区主导养殖品种,在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的时代背景下,更需要发挥渔业技术推广队伍优势,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化集成渔业科技创新资源,打造一批智能、精准、高效和绿色发展示范工程,逐步实现养殖技术体系化、环境调控生物化、病害防控综合化和养殖产品绿色化。

猜你喜欢
白对虾水槽草鱼
见证!草鱼再次崛起
河套地区南美白对虾养殖试验
拼品质!拼服务!150万吨草鱼料的湖北,谁能笑到最后?
南美白对虾养殖孢子虫病频发,实战派专家的五点预防建议
高密度养殖南美白对虾或者更容易成功
草鱼出血病的研究进展及免疫防治
可升降折叠的饮水机水槽
可升降折叠的饮水机水槽
盐碱地区南美白对虾、青虾混养技术
屋檐下的小草鱼